唐咨
三国时期将领
唐咨(生卒年不详),利城(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西)人,三国时期将领。
人物生平
叛魏入吴
唐咨,是利城郡人。
魏黄初六年(225年)六月,利城郡兵蔡方起兵,杀太守徐质(一作徐箕),并推举唐咨为主。曹魏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等诸军共同讨伐唐咨,最终平定利城,唐咨逃到海上,之后投靠了东吴。
屡有功劳
贼帅董嗣凭借险阻抢劫抄掠,豫章等地皆受其害。唐咨与吾粲以三千兵马攻守数月,始终不能击败董嗣,最终董嗣被周鲂设计诱杀。
嘉禾四年(235年),庐陵贼李桓、路合、会稽东冶贼随春、南海贼罗厉等一同起兵反吴,吴主孙权吕岱刘纂、唐咨等分部讨击。
嘉禾五年(236年),唐咨擒杀罗厉,并将他的首级送到都城。
赤乌二年(239年),蒋秘所领都督廖式起兵作乱,杀临贺太守严纲,自称平南将军,与其弟廖潜攻打零陵、桂阳,摇动交州诸郡,众有数万人。孙权遣吕岱、唐咨等讨伐廖式,一年多后,吕岱、唐咨击破叛军,斩杀廖式及其所设临贺太守费杨等,郡县平定。
建兴元年(252年)冬,曹魏发动东兴之战,三路攻打东吴,魏将胡遵诸葛诞等率众七万围攻东兴两坞。吴太傅诸葛恪亲自救援,并遣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部。诸将沿着山向西面进发,丁奉乘船进击,大破魏军前屯,吕据等人也赶到,大破魏军,杀伤数万。
太平元年(256年)八月,权臣孙峻用征北大将军文钦之计,遣文钦及骠骑将军吕据、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自江都入淮、泗,以图青、徐二州。九月,孙峻去世,他的从弟孙綝代他统领朝政,并令吕据等回军。吕据得知孙綝掌政后大怒,与唐咨、文钦等诸将连名共表荐滕胤为丞相,孙綝不从,以滕胤为大司马。吕据引军退还,决定讨伐孙綝,孙綝派使者带着诏书告喻文钦、刘纂、唐咨等人,让他们合兵攻击吕据。十月,孙綝派从兄孙宪与丁奉、施宽等逆击吕据于江都,吕据事败自杀。
唐咨在东吴,官至将军,封侯、持节
回归曹魏
太平二年(257年),魏将诸葛诞起兵反抗司马昭,举寿春之地投降东吴,孙綝遣文钦、唐咨、全端全怿王祚等率步骑三万救援诸葛诞。当时魏将王基督诸军包围寿春,围势未成,唐咨、文钦军从寿春东北而来,凭借山势冲入寿春,曹魏诸将引兵逆击,不能成功,唐咨等人顺利进入城内。孙綝亲自出兵,遣朱异为前部攻魏,朱异大败而回,被孙綝斩杀。不久后,孙綝引兵退回建业,寿春孤立无援。诸葛诞部将蒋班焦彝、吴将全端、全怿先后投降。
太平三年(258年),文钦对诸葛诞、唐咨等人说:“蒋班、焦彝因为我军不能突围而出走,全端、全怿又率众出降,现在正是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可以与他们一战了。”众人都很赞同,于是制造出很多攻具,连续五、六天猛攻南围,欲图突围而出。南围诸军站在高处,用发石车和火箭摧毁了诸葛诞军的攻具,魏军箭石如雨,诸葛诞军死伤遍野,血盈堑壕,只得退回城内。不久后,诸葛诞杀死文钦,文钦的儿子文鸯文虎也投降了司马昭,城中日渐饥困,诸葛诞、唐咨等人计穷力竭,再也无力抵抗。魏军趁机对寿春发动猛攻,成功杀入城内,诸葛诞率其麾下从小城门逃走,却被魏将胡奋击杀。
诸葛诞死后,唐咨、王祚、孙弥孙曼等皆面缚而降,司马昭上表为他们封爵,并赐粮充饥,唐咨被拜为安远将军。当时投降的吴将都受到任命,人心悦服,东吴感念魏国的做法,也没有诛戮他们的家属。
景元三年(262年)冬,司马昭即将派大军伐蜀,令青、徐、兖、豫、荆、扬诸州作船,并令唐咨作浮海大船,做出打算伐吴的样子。
人物评价
曹奂:“钦、咨逋罪,同恶相济,帅其蝥贼,以入寿春,凭阻淮山,敢距王命。”
钟会:“文钦、唐咨为国大害,叛主仇贼,还为戎首。”
官职争议
《三国志·诸葛诞传》记载唐咨在东吴官至左将军。
根据《三嗣主传》、《孙峻传》记载,太平元年(256年)唐咨任前将军。太平二年(257年)唐咨进入寿春城救援诸葛诞;次年城陷投降。而吴将丁奉在太平二年(257年)被拜为左将军,因此唐咨在吴可能并非官至左将军。
文学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中,唐咨生平与正史大同小异。东兴之战时,诸葛恪令丁奉引兵先行,并派吕据、唐咨、留赞各引一万马步兵分三路接应。诸葛诞起兵时,孙綝令唐咨为先锋,与全怿、全端等率军救援寿春。寿春陷落后,司马昭用钟会之计,将擒获的吴人放回江东。唐咨畏惧孙綝,不敢回吴,因此降魏,得到司马昭重用。孙綝得知唐咨、全端等人降魏后,将他们的家眷尽皆处死。后来司马昭决定伐蜀,又用钟会之计,令青、兖、豫、荆、扬等五处各造大船,又遣唐咨于登、莱等州傍海之处,拘集海船,做出伐吴的样子,一方面牵制东吴,一方面为日后真正伐吴做准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6 18:3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