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
唐山市市区广场
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是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市中心文化路和新华道交叉处西南侧的广场,占地面积5.44公顷。为纪念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和抗震救灾的光辉业绩,唐山市人民政府建立了此广场。广场于1985年6月开工,1986年7月建成。
简介
为了永远铭记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一带发生的7.8级强烈地震这一巨大的自然灾害,纪念唐山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光辉业绩,悼念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和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而牺牲的烈士,唐山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纪念碑广场。广场于1985年6月开始施工,1986年7月,在抗震救灾10周年前夕建成。
规模
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四周是绿地,总绿化面积达1.5万平方米。绿地以外的广场全部用水泥方砖铺地。广场西边还建有喷水池。
在广场的中心偏东侧,矗立着闻名全国的抗震纪念碑。为兴建这一纪念碑,唐山市人民政府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143个设计方案,经过评选委员会认真评定,最后选定了河北省建筑设计院李拱辰、齐志达、张玉立3人合作的设计方案。
纪念碑由台基、副碑、主碑和浮雕4部分组成。
台基为正方形,底边长69米,总高度为2.8米,共分4层,每层7级台阶,寓意大地震发生在7月;4层台阶共28级,寓意大地震发生在28日。台阶全部由花岗岩条石铺成,朴实凝重。
副碑建在台基最上层的北侧,它高2.96米、宽6.5米,其外缘用花岗岩石块砌成废墟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出,这是一座关于地震的纪念碑。碑芯为黑色磨光大理石,正面镌刻的碑文记述了唐山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害以及唐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业绩。碑文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夏湘平书写,为汉隶字体,古朴苍劲(碑文见附录)。副碑的背面为英文碑文。
主碑位于台基正中,高30米,造型为4根独立的梯形柱,由4个不同的方向集聚于一个中心。它犹如4只伸向天际的巨手,象征着唐山人民不屈不挠的抗震精神,象征着全国四面八方大力支援唐山的抗震救灾和恢复建设,还象征着人类对地震灾害不懈地探求及人定胜天的精神。整个碑身造型独特、简洁流畅,庄严雄伟,稳重挺拔。在碑身北侧8.5米的高处,镶有一块长3.68米、宽1.6米的不锈钢匾额,上面镌刻着“唐山抗震纪念碑”7个大字,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主碑碑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面镶贴着浅灰色的花岗岩石板。
在主碑四周的1.5米高处,建有8组浮雕。北东南西四个方向的浮雕每块高2.3米、宽9米,四角的浮雕每块高2.3米、宽2米,由中间折成90度。浮雕总面积近100平方米。
象征
北面的一组浮雕主题是“震灾发生的时刻”。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灾祸骤降,大地颤抖,房倒屋塌,人们从睡梦中惊醒,幸存者奋力挣扎之躯,立即挺身投入抢救同胞、抢救国家财产的战斗。浮雕的正中是一裸体男子,他叉开双腿,伸出有力的双臂,扭曲的腰身和强壮的肌腱似乎要扶大厦于将倾;两侧有的人已经震亡了,有的人已身负重伤,其他人正在抢救他们。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了灾难到来的突然性及震灾为害之烈。
东北角的一组浮雕是北面浮雕的补充:幸存者抱着震亡亲人的遗体,欲哭无泪,另一侧的少女则掩面而泣。地震夺去了成千上万个亲人的生命,当时,人们的悲痛达到了极点。
东面的一组浮雕主题是“协力抗震救灾”。中共中央、国务院得知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后,立即组织全国军民抗震救灾,十余万解放军战士栉风沐雨、日夜兼程奔赴灾区,排险救人。5万余名医护人员及干部民工,救死扶伤、抢运物资。浮雕右侧,一队解放军战士急速奔向救人地点,中间是一位身材魁梧的解放军战士,正在抱起一个刚刚抢救出来的儿童,左侧是一群人正在清理废墟,医护人员正在为伤者检查治疗。
东南角的一组浮雕是东面浮雕的补充:中间的解放军战士手拿工具,两侧的民工抬着担架、医务工作者身背药箱。象征着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
南面的一组浮雕是“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地震没有把唐山毁灭,她仍在顽强地奋斗:震后8天,自行车总厂就组装出第一批自行车;震后10天,京山铁路全线通车,开滦煤矿也挖出第一车“抗震煤”;震后20多天,唐山钢铁公司炼出第一炉“志气钢”;商店相继开业,学校按时开学……浮雕上,钢铁工人正在吊装新轧出的钢材,煤矿工人正用矿车把新采的煤运出矿井,纺织工人抱着一捆捆的纱锭,正中间是几位建筑设计专家的造型,他们已开始着手描绘新唐山建设的宏伟蓝图。
西南角的一组浮雕是南面浮雕的补充:煤矿工人、钢铁工人和纺织工人正满怀信心,面向未来。象征唐山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全市人民的努力下重新崛起。
西面的一组浮雕是“再生的新城”。经过数年的恢复重建,唐山市区建成了大批民用住宅、工业厂房和公用设施,新修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座新城在冀东大地上拔地而起。浮雕上,新建的高楼、街道、厂房和高压输电线塔构成背景。中间两个身着工装的工人巍然挺立,右侧,一对老人面对眼前的景色喜不自胜,一队震后出生的孩子们正在阳光下嬉戏,左侧,科技工作者正在进行研究,农业也获得了丰收,各种农产品丰盈充实。城市农村欣欣向荣。
西北角的一组浮雕是西面浮雕的补充:工人阶级和科技工作者展望未来,信心百倍。象征着唐山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有着无比广阔的前景。
这8组浮雕全部用紫色花岗岩雕凿而成,线条粗犷豪放、构图严谨匀称、主题深沉凝重。它浓缩了唐山抗震救灾10年的历史,是一部生动形象、深沉厚重的教科书。它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苏州建筑工艺厂施工。纪念碑碑文由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夏湘平书写。背面为磨光青花岗岩镶嵌,上镌刻英文碑文。
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于1986年7月建成,7月28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了纪念抗震十周年大会,数万名干部群众在纪念碑下悼念震亡亲人和抗震救灾中献身的烈士。此后,这里成为唐山市人民举行重大集会和庆典活动的场所。平时,许多市民在这里放风筝、小憩,外地游人徜徉在纪念碑前,不时举起照相机摄影留念。入夜,广场上华灯齐放,光辉夺目,纪念碑四周的高强度彩灯,把碑身映照得更加雄伟挺拔、绚丽多姿,水池中的彩色喷泉流光溢彩、蔚为大观。
参考资料
.。.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8 22:29
目录
概述
简介
规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