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唐山皮影戏),河北省
唐山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明、清时代的兴衰
金王朝时期,曾掳中原皮影戏艺人到北方,宋代汴京的影戏在河北一带落户,滦州皮影艺术起源于此。但是,由于金、元时期的河北地带是南北交兵的主战场,连年兵荒和接连不断的蝗、旱、涝等灾害,使河北地区的人口下降到了汉唐以来的最低点,在这种情况下,皮影戏艺术一直没有得到积极发展。
明代成祖皇帝朱棣迁都北京,需要恢复发展经济文化力量,大片荒地亟待种植,因此,曾多次迁移江南富庶之户到滦州充辅建屯。当时的富户大多有家养皮影戏班的风俗,由此南方的皮影艺术到了滦州,给滦州皮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契机。
清代初期,新兴地方戏曲不断演变派生,滦州皮影艺术亦得到了积极的促进。由于清政府的权贵们爱好影戏,许多官宦设有皮影戏班子,常年雇用雕制皮影和管理皮影的人员,上行下效,蔚然成风,皮影戏艺术遍及宫廷、王府、乡野、民村。当时的滦州大地,每逢传统节日几乎各村各镇皆演皮影戏,使演出空前繁荣。
清代中叶,人民开始反抗清政府的残酷统治,由于一些皮影戏艺人编唱反清词语,皮影戏被政府严禁演出。
清代末期,政府内外交扰,已无暇顾及皮影戏,而滦州的乡民却依然用皮影戏来庆祝丰收,酬神和祈福。甚至开办学员科班,其中较有名气的有“杨寡妇影班”“聚德堂影班”“庆和堂影班”“翠荫堂影班”等。
近代的发展与流传
随着皮影戏艺术的再次兴盛,在滦河两岸的乐亭、滦县、滦常、抚宁、玉田、遵化、迁西、迁安、青龙、滦南等县,当时的豪门富户、书香门第,以及平民百姓、专业艺人都组建了皮影戏班。
民国二年(1913年),乐亭知县孙涣仑曾聘任文人张廷荫对滦州皮影戏进行了改良,以期化俗移风,借以辅助社会教育。
20世纪30年代,美国、日本、英国在中国开办唱片公司,如胜利公司、百代公司、昆仑公司、宝利公司等,邀请张绳武、李秀、张茂兰、康雅亭等人灌制数百张皮影戏唱片。同时,上海的多个书局还用光纸石版印制方式发行了大量的线装袖珍滦州皮影戏剧本,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滦州皮影戏艺术在北方地区的影响。
七・七事变以后,滦州皮影戏渐渐失去了农村阵地,一些艺人流浪到东北城市卖艺谋生。许多艺人因拿不到演出许可证,只能流落街头,形同乞丐。滦州皮影艺术就此一蹶不振。
革命战争中的皮影戏
1943年7月,以宣传抗战为主题的皮影戏社——“新长城影社”成立。
1944年6月,“抗日影社”成立,影社跟随部队活动,并且经常到敌占区附近演出,发挥了滦州皮影戏在革命战争中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的作用。
革命战争时期,冀东影社为了适应新剧本的需要,在皮影人物造型上作了大胆的创造和改革,当时的滦州皮影人物造型简约生动、时代特征明确,借鉴传统、尊重生活、爱憎分明等重要特征。
唐山皮影戏的改革与创新
随着历史的发展,滦州地名已经不存在了,滦州皮影也就成为了唐山皮影艺术。
1952年,新长城影社与滦东大众影社合并成为唐山专区实验皮影社,是当时的职业性剧团。新影社强调编剧、表演、雕刻、着色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使影社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开辟出了一条皮影艺术表演历程的崭新途径。
这一时期,皮影艺人也对唐山皮影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其表演的照明工具由原来的豆油灯、煤油灯、汽灯、电灯演变到四支荧光灯组成的灯箱。打击乐由原来的一人包打改为多人分工,管弦乐在原来的四胡、二胡、唢呐的基础上又多了扬琴、琵琶、笙、笛等。同时增添了内外布景以及字幕灯和烟雾器等新条件,皮影艺术的操纵技巧和唱腔也有了和较大的提高,其中代表性剧目有:《三打白骨精》《白蛇传》《牛郎织女》《鹤与龟》《鹤童》《双山情》《熊猫咪咪》等。
文化特征
唱腔特点
唐山皮影戏以滦县、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其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唐山皮影戏有男女两种声腔,男腔高亢粗犷,女腔清脆婉转,唱法有“掐嗓”和不掐嗓。从前唱影的没有女演员,所有角色都由男演员来配唱,为了配合人物身份需要,有时要用假声,但假声有一个问题,就是音量不够大,在这种情况下皮影艺人发明了压迫声带发音法,这样就可以在不降低音量的情况下,发出符合人物需要的各种声音。另外传统影班只有三四个负责唱功的演员,他们往往一人唱几个不同行当,掐嗓可以使他们在不同行当里转换自如。后来由于扩音设备的大量使用,和行当分工的细化,这种传统发声法,已经较少使用了。唐山皮影戏的唱腔另一特点是,分工细。唐山皮影戏影人角色齐全,分为生、小(旦)、净、大(花脸)、髯(老生)、丑、妖等行当,各行当有其独特的造型唱腔和表演形式。
唱词特点
唐山皮影戏多用滦乐乡音唱白(乐亭口音多,滦县口音少),语言通俗易懂,其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
伴奏乐器
唐山皮影戏传统皮影的伴奏有两个人完成,一人负责板、鼓、锣、钹等乐器,叫“掌鼓板的”,一人拉四胡(又称“四根弦”),叫“拉弦儿的”。演出时分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称“拉场”,演出以四胡伴奏为主。四胡伴奏音量较大,音色明亮,且穿透力强。伴奏艺人左手指带金属箍,以增加丝弦的金属音色和音质亮度。演奏员运用揉、抹、滑、勾、点等技巧,模拟唱腔。武场称“打”,以板、鼓、锣、钹等乐器为主,场面热闹紧凑。
道具特点
唐山皮影戏影人的雕刻艺术,打破了一般的绘画原则。影人不仅在不同行当、年龄、性别上具有区别,还在人物的忠奸性格的刻画上遵循着“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的雕刻原则。艺人在创作时,通过对生活中事物本质的掌握,运用“写意”的手法,对影人进行一定的变化和夸张,使其既贴近生活中的事物,又具有艺术的新意。艺人在雕刻影人时,会夸张和变化影人的各部分大小比例。如夸张“头茬”与“戳子”、“眉、眼睛”与“面部”、“手臂”与“身长”等部分的大小比例。唐山皮影的影人“头茬”高度约占整个影人总高度的五分之一,而正常人的头部高度应约占全身高度的十五分之二影人的手臂长度约占影人全身高度的五分之三,和正常人相比,唐山皮造型上“影人”的手臂要长了许多。艺人在雕刻时考虑到表演距离较远等实际演出的情况,对其面部的眉与眼睛的大小进行夸张,使其约占面部的二分之一。
代表剧目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多为竖排手抄本,演出前,演员要先“溜卷”熟悉台词,演出时影卷放在演员前面“照本宣科”。唐山皮影戏保存下来的影卷有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其代表剧目有《五锋会》(共分《乾天剑》《宝龙山》《平西册》三部),《薛刚反唐》《三请樊梨花》(也叫《破锁阳》),《马潜龙走国》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唐山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戏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等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具有较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传承状况
唐山地区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欣赏皮影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唐山皮影戏面临失传的困境。
传承人物
齐永衡,男,1933年2月5日出生,2008年1月26日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皮影戏(唐山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申报。
丁振耀,男,1938年出生,2008年1月26日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皮影戏(唐山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申报。
刘佳文,男,1941年4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皮影戏(唐山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申报。
彭佐臣,男,汉族,2018年5月8日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皮影戏(唐山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唐山市群众艺术馆获得“皮影戏(唐山皮影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皮影戏(唐山皮影戏)项目保护单位唐山市群众艺术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0年5月14日,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正式启动,河北唐山皮影剧团在世博园区内的宝钢大舞台表演了《鹤与龟》《三打白骨精》等剧目。
2012年2月,唐山皮影戏在第二届“中华情”海峡两岸民间艺术嘉年华暨第八届厦门元宵民俗文化节中进行了表演。
2014年4月,河北唐山皮影艺术展在广西柳州开展。
2016年7月,唐山皮影戏在台湾佛光山举办的“文化河北——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进行了表演;同年11月,唐山皮影戏在智利及哥伦比亚参加了中国文化部主办的“中拉文化交流年”活动,上演了《五峰会》选场、《森林音乐会》《鹤与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目。
2019年4月28日—5月4日,唐山皮影戏在“华州非遗·影动神州”2019传承技艺美丽中国·渭南华州皮影文化艺术周活动中进行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