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契
清朝历史人物
唐志契(xiè),1579——1651,字敷五,又字玄生、元生,海陵(今江苏泰州)人。精于绘事,著有《绘事微言》。 《书.舜典》:“帝曰:‘契(Xiè),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殷契(Xiè),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Xiè)。”
人物简介
江苏扬州人。 一作海陵(今泰州)人。诸生。精绘事,常游名山大川,经月坐卧其下,故画笔清远,有元人风。著绘事微言。卒年七十三。
代表作品
《明画录》《无声诗史》《画史会要》《图绘宝鉴续纂》《扬州画舫录》。
籍贯考证
唐志契的籍贯记载,有江都、广陵、扬州、泰州及海陵等五说。广陵,扬州之古称,明清时仍复称扬州。江都,明清时为江都县,属扬州府。海陵,亦为泰州之古称,明初革,复名泰州,辖如皋县,属扬州府。清初泰州仍属扬州府,辖如皋县。雍正二年,如皋县改属通州,从此泰州不再辖县,成为散州,属扬州府。故以上五说,实为江都、扬州(广陵)及泰州(海陵)三说。
江都说
载唐志契为江都人的史料为《浙江采集遗书总录》、《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浙江采集遗书总录》成书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其是在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过程中产生的一部提要式目录,以供四库馆甄选采录之用。后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将“著录书”、“存目书”逐一撰写提要,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汇编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史料可知《浙江采集遗书总录》所录为后两者之源。此外《四库全书》载“姜绍书《无声诗史》以为颇得六法之蕴者也”,亦足以表明《四库全书》编纂中还参考了《无声诗史》,前者记其为江都人,后者载其为广陵人,两者相较之,前者范围更小,显然更为准确,故而《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皆采江都之说。
至于唐志契何故被载为江都人,笔者认为到了乾隆年间,志契的籍贯已较为模糊不清,以上五说至此已成。人们虽不甚知晓唐志契为何籍之人,却能看到《绘事微言》及书前之序。《绘事微言》的序为“同郡友弟”的郑元勋所作,而郑元勋为江都人无误,故唐志契亦被当成是江都人就不足为奇了。
扬州说
《无声诗史》成书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是唯一记载唐志契为广陵人的史料。载唐志契为扬州人的史料为《江南通志》和《扬州画舫录》。唐志契死后三十余年,《江南通志》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成书。《扬州画舫录》成书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扬州画舫录》载“唐志契,扬州人。精绘事……事载《江南通志》。”明确指出其记载出自《江南通志》。《江南通志》中载唐志契为扬州人,据此笔者推断,《江南通志》编纂者对于唐志契的籍贯,肯定不甚了解,其可能只略知志契为扬州府人,而更为详细准确的地点则不甚知晓,否则记述定更为详尽准确。若编纂者根本不知唐志契之籍贯,其则必参考搜集之资料。成书于《江南通志》前的史料无一记载唐志契籍贯为扬州,唯有《无声诗史》载其故里为广陵。《无声诗史》作者姜绍书约1680年去世,与《江南通志》编纂的年代较为相近,且姜绍书为镇江府丹阳县人,其本人就为江南人氏,故《无声诗史》被搜集成为《江南通志》参考文献的可能较大,编纂者故而参考之,改古称广陵为扬州。
泰州说
笔者观《无声诗史》中各绘者之籍贯多为时称,如《绘事微言》序的作者郑元勋,《无声诗史》中就记载为扬州人,把扬州载为古称广陵者只有唐志契这一例。试想姜绍书为丹阳人,其生活的时代与唐志契亦大体相当,应当知道唐志契的籍贯,若此成立,则很有可能在该书刊刻过程中出现错误,把“海陵”搞成了“广陵”;若其对唐志契不甚了解,则在姜绍书成书之前搜集资料过程中就已出现纰漏也未可知。另郑元勋实为江都人,《无声诗史》却载其为扬州人,亦从侧面表明《无声诗史》所载绘者之籍贯不甚精准。沈子丞先生亦直接指出“唐志契,海陵人。案《无声诗史》作广陵人,非是。”故笔者推测《无声诗史》中载唐志契为广陵人,当为谬误,实则应为海陵人。
此外,记载唐志契的相关史料中,《画史会要》为最早,其成书年代为崇祯四年(1631年),而《绘事微言》自序刻本成书于天启七年(1627年),两者成书时代亦最为接近,相较其他史料,《画史会要》所载亦最为详尽,故海陵一说最为可信。另天启七年自序刻本中亦明确指出为“海陵唐志契”。而泰州本地史料亦一如既往地记载唐志契为泰州人。如《民国泰县志稿》及《退庵笔记》。此外广东省博物馆中存有唐志契的一幅《石路杖藜图》,该幅作品的题款处记曰“六月杖藜来石路,绿阴深处能潺湲,海陵唐志契”。这就足以表明唐志契籍贯最为准确的应为海陵。
参考资料
唐志契籍贯考.泰州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9 11:03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代表作品
籍贯考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