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是唐代
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并序)
唐有通四科达三教者,曰惟崔公。公讳元亮,字晦叔。其先出於炎帝,至裔孙穆伯,受封於崔,因而命氏,汉初始分为清河、博陵二祖,故其后称博陵人。曾祖悦,洛州司户参军,赠太子少保;祖光迪,赠赞善大夫;考抗,扬州司马兼通事舍人,赠太子少师;妣太原王氏,赠晋阳郡太夫人。
公即少师季子。解褐补秘书省校书郎,从事宣、越二府,奏授协律郎大理评事。朝廷知其才,征授监察,转殿中,历侍御史、膳部驾部员外郎、洛阳令、密州刺史。公既至密,密民之冻馁者赈兴之,疾疫者救疗之,骼未殡者命葬藏之,男女过时者趋嫁娶之,三月而政立,二年而化行,密人悦之,发於谣咏。换歙州刺史,其政如密。先是歙民畜马牛而生驹犊者,官书其数,吏缘为奸。公既下车,尽焚其籍,孳息贸易,一无所问。先是歙民居山险而输税米者,担负跋涉,勤苦不支。公许其计斛纳纟昏,贱入贵出,官且获利,人皆忘劳,农人便之,归如流水。朝廷闻其政,徵拜刑部郎中,谢病不就。俄改湖州刺史,政如密、歙,加之以聚羡财而代逋租,则人不困,谨茶法以防黠吏,则人不苦,修堤塘以防旱岁,则人不饥,罢氓赖之,如依父母。入为秘书少监,改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谢病不就,拜太常少卿。迁谏议大夫,屡上封章,言行职举。上召对,加金紫以奖之,假貂蝉以宠之。未几,朝有大狱,人心惴骇,势连中外,众以为冤,百辟在廷,无敢言者。公独进及谏,危言触鳞,天威赫然,连叱不去,遂笏伏陛,极言是非,血泪盈襟,词竟不屈,上意稍悟,容而听之,卒使罪疑惟轻,实公之力。既而真拜,因旌忠臣。繇是正气直声,震耀朝右,绅者贺,皆曰:“国有人焉,国有人焉。”公以为名不可多取,退不必待年,决就长告,径遵归路,朝廷不得已,在途拜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公济源有田,洛下有宅,劝诲子弟,招邀宾朋,以山水琴酒自娱,有终焉之志。无何,又除虢州刺史,盖执政者惜其去,将欲驯致而复用之。太和七年七月十一日,遇疾薨於虢州廨舍。天子废朝一日,赠礼部尚书。周行士林,闻者相吊,宗族交友,靡不出涕。遗直遗爱,公兼有焉。
呜呼!公之将终也,遗诫诸子,其书大略云:“吾年六十六,不为无寿;官至三品,不为不达。死生定分,何足过哀?自天宝以还,山东士人皆改葬两京,利於便近,唯吾一族,至今不迁。我殁,宜归全於滏阳先茔,正首邱之义也。送终之事,务从俭薄,保家之道,无忘孝悌。吾玉磬琴,留别乐天,请为墓志云尔。”夫人范阳卢氏,先公而殁。有子九人,长曰カ,通事舍人;次曰刍言、罕言,举进士;次曰缓,中牟尉;其下皆幼稚。力等哀毁孝敬,号护(阙一字)而崩,以九年四月二十八日,用大葬之礼,归窆於磁州昭义县磁邑乡北原,迁卢夫人而合焉,遵理命也。
公之丁少师忧也,退居高邮,其地卑湿,泣血卧苫者三载,因病(阙一字)其两股焉,逮於终身,竟不能趋拜。从祖弟仁亮窜谪巴南,殁而无后,公先命长男カ护丧归葬,后命幼子听继绝承祧。自宗族及朋执间,有死无所归、孤无所依者,公或葬之祭之,或衣之食,或婚之嫁之,侯、齐二家之类是也。故闺门称其孝,群从仰其仁,交游服其义,可不谓德行乎?公幼嗜学,长善属文,以辞赋举进士登甲科,以书判调天官入上等,前后著文集凡若干卷,尤工五言七言诗,警策之篇,多在人口,其馀著述,作者许之,可不谓文学乎?公之典密、歙、湖也,理化如彼,可不谓政事乎?居大谏、骑省也,忠谠如此,可不谓言语呼?公夙慕黄老之术,斋心受,服气炼形,暑不流汗,冬不挟纩,肤体颜色,冰清玉温,未识者望之如神仙中人也。在湖三岁,岁修三元道斋,辄有彩云灵鹤,回翔坛上,久之而去,前后斋七八,而鹤来仪者凡三百六十。其内修外感也如此,可不谓通於大道乎?公之晚年,又师六祖,以无相为心地,以不二为法门,每遇僧徒,辄论真谛,虽耆年宿德,皆心伏之。及易箦之夕,大怖将至,如入三昧,恬然自安,仍於遗疏之末,手笔题云:“暂荣暂悴敲石火,即空即色眼生花。许时为客今归去,大历元年是我家。”其解空得证也又如此,可不谓达於佛性乎?总而言之,故曰通四科、达三教者也。居易不佞,辱与公游者三十馀年,年老分深,定为执友,况奉遗札,托为斯文,且惭鄙陋,不敢辞让。铭曰:
滏水之阳,鼓山之下。吉日吉土,载封载树。呜呼!博陵崔君之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居为下邦(今陕西渭南)人,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十八年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年)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补盏屋(今陕西周至)县尉。不久人为翰林学士,改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因上书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因晚年官太子少傅,故世称“白傅”、“白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