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辉明,男,汉族,1962年5月生,江苏省
东台市人,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控专家,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
人物经历
1962年5月,唐辉明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市。
1978年9月至1982年6月,在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攻读工程地质专业学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8年6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攻读工程地质专业硕士学位。
1988年7月至1991年3月,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讲师。
1988年9月至1992年6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攻读工程地质专业博士学位。
1989年9月至1990年10月,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地质系学习。
1991年4月至1994年3月,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副教授。
1993年4月至1994年10月,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地质系学习。
1995年6月,被聘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7年6月,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
2009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1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6年12月,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学科首席教授。
2017年6月至2022年12月,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唐辉明在典型灾变滑坡孕灾模式、大型水库运行条件下和高地应力区滑坡演化与致灾机理、滑坡至防治结构相互作用机理、滑坡演化多场灾变信息识别模式与演化状态辨识和滑坡不同演化阶段的关键控制因素等方面取得了创新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和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和西南水电工程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建了以多场演化、演化阶段与演化状态判识和过程调控为核心内容的滑坡地质灾害演化与调控理论方法,突破滑坡多场关联监测和大变形监测关键技术。
据2023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官网数据,唐辉明发表SCI论文180篇(第一/通讯作者102篇),出版中英文专著7部。
据2023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官网数据,唐辉明主持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和国际对比研究计划等。
据2023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官网数据,唐辉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国际发明专利5项。
据2023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官网数据,唐辉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排名1,1项排名2)、地质灾害治理国家级示范工程奖1项(排名1)、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4项排名1,2项排名2)。
人才培养
截至2013年1月,唐辉明先后培养硕士、博士毕业生近百名。
据2023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官网数据,唐辉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均排名1)。
荣誉表彰
人物评价
“唐辉明教授是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中国减灾防灾和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评)
“唐辉明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在教学领域,花开满园;他在工程地质学领域默默奉献,砥砺前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唐辉明,一个把科研和教育等同于生命挚爱的人。”(《
中国科技成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