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筒
水泵
唧筒也就是水泵。在军事上用的猛火油柜,实质上是喷火枪或油泵。它们为风箱的创造解决了关键的技术问题。
古代唧筒
北宋曾公亮在其《武经总要》的一幅插图中画有唧筒,在这种唧筒中有拉杆和活塞。将其竹筒端放进水中,并将裹絮(即活塞)水杆(即拉杆)往上抽起,水就通过窍(阀)进入水筒中。唧筒在中国起源年代不详。但在曾公亮之前,产竹地区的儿童,将它当作玩具的历史一定很久了。
救火唧筒
又称“水龙”。故宫博物院现藏有两种唧筒。一种是水铳式唧筒,其外表象水枪,其实是一个能够上下伸缩的套筒。将它立放在水缸里,提上套筒,水便吸入其腔,再压下套筒,水即从喷口处射出。这种唧筒由两个人操作,射程可达20多米,能将水射到宫殿的檐口处灭火。现存的唧筒刻有“奥东省太平门外安润街水龙铺”、“奥东省仁济街水龙铺”等制造厂家的铭记。另一种是杠杆式唧筒。
清雍正五年(1727年)制造的唧筒,上刻有“水龙”二字。这个唧筒桶高154厘米;由压梁、汽包和水箱组成,水箱长69厘米,宽56厘米,深44厘米。箱底两侧有两根分别向后伸出的直木,作为抬杠,每根长237厘米,每端各有一个铁环,这是供太监抬杠杆时拴绳用的。救火时,除另外有人随时向水箱内供水外,要有4个人分别站在两端用力一压一抬,使水沿水带由水枪喷出,射程可达30米左右。在《清宫述闻》中称:“紫禁城内禁区饬火蚀,乾清宫等到处机桶(防火器,亦名激桶)70架。”据史料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朝鲜李朝景宗皇帝批准,曾派官员华“入燕中得来”这种“水流器”,得知“救火灾者也”,便下令造置,因而传到了朝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1 22:23
目录
概述
古代唧筒
救火唧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