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唱诗班”“圣诗班”、“圣乐团”。教堂里举行崇拜礼仪时表演宗教曲目的小型合唱队。一般约为30人。其位置大多在
教堂中殿与后殿之间,也有在后殿的,或在廊台上分列两边,如罗马的圣马可大教堂。英国圣公会唱诗班有分列教堂两边的传统,一半在右边圣坛牧师一边,另一半在左面领唱者一边。最早可追溯到约公元4世纪在罗马建立的圣歌合唱学校。
教堂的确立,产生训练有素的合唱与炫技的独唱,并有各种表演方式,包括启应合唱与交替合唱(参见“
诗篇咏唱”)。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合唱局限于教堂,且仅有男声声部(女修道院例外)。当时合唱只表演单声部素歌,独唱中才有复调。复调的宗教合唱约始于15世纪初(但一人唱一声部的表演方式一直持续到18世纪)。此外还有一组独唱交替的方式。当时已从三声部发展为四声部。约16世纪前,最高声部通常用假声,以男童作为女高音声部,最终形成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标准四声部。16世纪后半叶,可能因女高音在世俗音乐中日益流行,男童阉割女高音在意大利唱诗班中很流行(其位置直到19世纪的新教中才为妇女取代)。
文艺复兴至
巴洛克时代,唱诗班人数开始规范,约为20-40人,但18世纪末亨德尔清唱合唱人数曾多达1000人。宗教改革运动鼓励公众参加演唱,但新教仍将巴洛克时期天主教多声合唱的唱诗班形式保持至今。19世纪英国的
牛津运动使受到世俗合唱冲击的唱诗班传统得以复兴,牛津、剑桥以及欧洲一些地方的唱诗班保持了较高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