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年3月批准开设的一门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专业。
发展历程
中国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科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事业发展同步发展,一直是作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高等教育活动来开展的。商务英语从一开始就具有基于内容的英语教学的特征,以商务内容的材料作为教学材料,注重培养使用语言处理这些材料的能力。
200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为首家获批准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高校。
2008年5月9—11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体验商务英语论坛上,来自150所高校的200余位代表对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建设表达了关切。
2012年,商务英语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5年,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制定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中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人才培养定位,参照上述要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保持相对稳定,但同时应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培养规格
学制:一般为4年,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
掌握外国语言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国别与区域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现专业特色。
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
课程设置应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教学、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外语专业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突出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构建,特别应突出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机制。
课程总学分一般为150—180学分,总学时为2400—2900学时。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理论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校级通识教育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创新创业教育、第二外语等课程。
校级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包括提升学生知识素养、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课时应占专业总课时的50%—85%。外语技能课程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国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
核心课程构成有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导论、国际营销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实用电子商务、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英语演讲、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文学选读、西方文化概论等。
包括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语教育、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门用途外语以及相关培养方向等类别,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实践教学
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国际交流。
专业实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创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学科竞赛、学习兴趣小组、学术社团、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情和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
国际交流活动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能力。开展国际夏令营、短期留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等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写作应符合学术规范,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除翻译作品外,一般应使用所学外语撰写,正文长度不少于5000词。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有条件的高校应聘请外籍教师,应用型专业应聘请行业指导教师。
专任教师应不少于6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专业生师比不高于18:1。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资格和条件,履行相关义务;
(2)具有外国语言文学类学科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学历;
(3)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熟悉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
(4)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以及教学反思和改革能力;
(5)具有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
外籍教师的聘任应根据岗位需要,达到上述条款中所有适用标准。
各高校应制定科学的教师发展规划与制度,通过学历教育、在岗培养、国内外进修与学术交流、行业实践等方式,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与教学和研究能力。
教师应树立终身发展的观念,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设备资源
商务英语专业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教学设备、教室、设施,实务流程和环境符合实训要求,安排专人日常管理和维护。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一般不小千9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3000元;每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不少千10台,每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不少千7个。
图书资料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所需;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生均图书不少千100册,并有一定比例的外文图书和报刊;生均年进书量不少于4册。
拥有专业相关的电子资源;拥有覆盖学习及生活场所的网络系统;具备开发和运行网络课程的基础条件。
各高校应具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条件;应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建设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应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教学经费
根据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000元,并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提高教学经费的投入。
质量保障
(1)遵循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2)融合语言学习与知识学习,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因材施教,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重视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4)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教学效果。
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根据培养方案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方法,合理使用评价结果,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
评价应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应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各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定期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价。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方案是否有效实现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评价。
持续改进机制要求:应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监控结果、毕业生跟踪反馈结果和社会评价结果及时有效地促进专业不断改进。
培养模式
英语和商务作为两个自成一统的体系,靠学生内部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复合。
毕业生的外语达到相当于英语专业的水平,同时,学生又接受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学科的教育,毕业生可以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专业领域的沟通和学术研究。
代表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和商务处于同一个体系之下,各自占相应的比例。这一种方式也是主要靠学生内部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复合。把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文学文化课程、商务专业课程都放在一个体系之下,三者的比例分别为60%、10%和30%。三个模块的课程自成体,完成各自的任务。学生学习用英语讲授的商务学科专业知识,同时通过浸泡在英语中的教学,学习和提高英语。
这种方式在课程体系的层面解决两者之间的复合。商务学科与英语学科充分交叉糅合,在课程设置层面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体系既重视商务学科知识和英语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和深入学习,也重视把两者有机融合,在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体现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商务学科基础理论和知识、商务话语、商务实践和人文通识。
基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建构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鉴于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点,把校企深度融合作为提升学生的新创业能力的落脚点,结合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学生个人职业发展需要,引企入校、引企入教、引企入赛、引企入评,围绕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整合、融合校企可用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条件,构建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数据统计
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323所高校开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招生人数达到数万人,540多所高校设立了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在校本科生达到20多万人。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26000-28000人,男女比例为男14%、女86%。
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据2011年4月发表在《职业时空》的一篇文章显示,中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达7000多万人,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2300多万人,占1/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重连续多年超过中国进出口总规模的50%,世界500强中2/3的公司都在中国建立了独立的研发机构,并直接在中国推行本土化人才战略,急需大量的人才,其中就包含懂外语,熟悉中国中国国内外贸易规则的涉外商务英语人才。中国国内企业的驻外机构、期类型企业也需要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国内一批企业加快了向国外进军的步伐,在外国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需要一批商务英语人才。
考研方向
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相近考研方向有文学(主要是英美文学)、语言学、英美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翻译学、英语教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部分高等院校根据自己的特色与强项开设了新的研究方向,如双语词典研究、国际新闻、同声传译、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英语、计算语言学等等。
就业方向
在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涉外机构、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也适合各外贸易公司、商场、宾馆、企事业单位办公部门等工作。
国际贸易实务方向:从事商务与秘书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国际商务管理及秘书方向:从事商务管理与项目策划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会展英语方向: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外事办公等工作。
教师方向:小学、中学、融、职业中专及大学教师。
开设院校
(资料来源:中国高校之窗,摘录时间:2023年6月14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7 15:41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