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羯罗
印度中世纪哲学家
商羯罗是印度中世纪最大的经院哲学家,吠檀多不二论的著名理论家。生于西南印度喀拉拉邦马拉巴尔海岸的伽拉迪,属婆罗门种姓。少年时随印度著名的吠檀多不二论者乔奈波陀(640~690)的弟子乔频陀学习婆罗门的经典,以后遍游印度各地,在贝纳勒斯曾与其他哲学派别进行辩论。在印度次大陆的四个方位建立了四大修道院,组织了“十名”教团,追随他的弟子很多。
人物介绍
关于他的传记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1个,但都为传说、神话一类。其中最有名的是14世纪的吠德耶罗耶(VidyAraNya)所作的《商羯罗世界的征服》,但也由于它是商羯罗以后数世纪的作品,故难以让人相信。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就很难确定。1882年印度的波答迦(K.B.Pathak)提出,商羯罗的生卒年代约为788~820年,此说法为学术界沿用。
商羯罗也认为世界是梵通过“摩耶”制造的。“摩耶”是现象世界的种子,现象世界是由下智的人们对于上梵的无明或虚妄所引起。按照他的理论,梵通过“摩耶”创造世界的过程,很像一位魔术师在变戏法。它先取来五种细微物质:空、风、火、水、地,作为创造世界的基本素材,再将这五种细微物质相结合,产生出五种神奇的物质:空大、风大、火大水大、地大。空大是有1/2空+1/8水+1/8火+1/8风+1/8地所构成,地大、水大、风大、火大也是按同样比例构成的。现象世界就是由这几种神奇物质变幻而来。最后,商羯罗的理论与其他印度哲学思想一样,最终归结到超越现象世界上。他认为,解脱就是亲证梵与我的同一,即“我就是梵”。解脱不是产生一种至善至乐的状态,而是除去无知的遮蔽。
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梵经注》、《广森林奥义注》、《薄伽梵歌注》、《我之觉知》、《问答宝鬘》、《五分法》等超过300部之多。
不二吠檀多最为关切的问题是对梵的探究(Brahmajijnasa)。由于人们的无明和对客观存在的误解,因此对梵也有妄执偏见。不二论最关切是就是怎样除去无明,得到正智。商羯罗沿袭了乔荼波陀的不二论思想。他认为,梵作为最高存在,必须超越世间万物。第一步是把梵的一切外在性质和特性加以否定。①商羯罗把“梵”分为“上梵”和“下梵”,“上梵”也称为“无性梵”(nirguna),它本身不存在任何性质。这个“无性梵”与龙树的“空”几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商羯罗采用否定的方法论证梵的“无杜”对一古津茸非商差辱君酌静明而县瓶千盥口书.似在评滓《鹇鸪氏奥义书》时仍坚持梵只有三种性质“大梵为真,为智,为喜。”①但是,这三种性质,并不属于针对事物或物质的性质。相反,这三种性质属于梵的本质。商羯罗认为,对词语的定义不过是把同类的其他事物与某物划分开来,它们都是用来对某一事物下定义。真谛、喜等都是用来对事物下定义。在更多的情况下,商羯罗沿用奥义书的方法,如《广森林奥义书》(2.3.6)说:“非此也,非彼也。”②“此自我者,非此也,非彼也,非可摄持,非所摄故也。非可毁灭.非能被毁故也。无着,非有所凝也,无束缚、无动摇、无损伤。”③“非粗、非细、非短、非长、非赤、非润、无影、无暗、无风、无空、无着、无味、无臭、无眼、无耳、无语、无意、无热力、无气息、无口、无量、无内、无外、彼了无所食、亦无食彼者。”④
商羯罗继承了这类奥义书中的遮诠法,并解释了为什么要使用遮诠法。他说:“如果希望表达绝对存在真正性质,那就要除去一切外部的限制语(upodhi)和特性。这时,性质就不能被任何正面术语阐述了。唯一可能的步骤是全面否定一切对事物正面肯定的性质。说‘非……非’。”⑤
关于梵的正面阐述并非对梵的准确描述。它们只是把梵定位的第一步,犹如为了确定一颗较小的星星,先指出旁边一颗较亮的星星,然后否定较亮的星。这就是正面定义的唯一功能。梵的每一条定义在某一方面限制了梵。然而梵实际上超越了所有的特性。①除了用遮诠法来描述梵外,商羯罗根据《由他奥义书》②的说法,认为梵是不可辨别的。这是因为它不能用正面的术语下定义,而且还因为它超越了人们的理解。它不能通过感觉、推论,或智力理解。商羯罗指出,对“梵”的理解的困难:“对某事物的知识通过感觉或心产生,这是因为感觉或心都不能达到梵。因为不可能延伸到某人的自我。我们并不知道其性质如何,也不能解释。感官能感触到的事物可以表明种类、性质、功能、关系。但是,梵不具有这些性质。”③
尽管商羯罗承认,世界是梵的显现,但是通过观察宇宙来理解“梵”同样是不合适的。现实世界是瞬息万变的,是有限的。这样,现实世界无法显示梵的真正性质。而梵的真正性质却是超越一切名和形的。基于这一原因,商羯罗不大愿意借助宇宙论来理解“梵”。既然人的智力和宇宙论都不能有助于梵的理解,剩下的就是“天启”(§ruti)。梵的定义采用遮诠法。
人物评价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在评价商羯罗时说:“在短短32年的生命中,他(商羯罗)做了许多位长寿人的工作,而在印度遗留下他那还有很显著的强大智力和丰富人格的印记。他是一个奇特的混合物一位哲学家、一位学者、一位不可知论者、一位神秘主义者、一位诗人,还要加上他是一位实际的改革家和能干的组织者。”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23:19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