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鸿逵(1907年1月23日—1983年11月10日),字子上,祖籍河北省清苑县,汉族。
人物生平
商鸿逵9岁入私塾学习。1921年8月考入保定崇真中学。1924年7月入北京中法大学文科。1929年修业期满后留任该校图书馆馆员。
1932年9月,商鸿逵考入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后改为文科研究所)作研究生,师从刘半农攻读文学。当年10月和11月,他便在《中法大学月刊》先后发表《梅文鼎年谱》《清初的理学界》,在学界崭露头角。尔后,商鸿逵每年均有论文问世,得到所内导师和同学的赞许。刘半农病故后,商鸿逵又拜孟森为师,专习史学。之后,执教于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历任讲师、教授,还曾在北平(今北京)大同中学教过两年书。曾加入中国国民党。后投身于国民党地下组织(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的进步活动。
1948年底,北平解放前夕,拒绝亲友要他去台湾的规劝,毅然留在北平。1949年北平解放后,周扬代表人民政府聘请他为中法大学教授。1950年中法大学停办,被分配到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文革”期间受迫害,但他仍坚持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团结委员、北京市委委员。关心祖国统一,每逢新春佳节,他都挥毫赋诗寄台湾诸友,热望骨肉同胞早日团圆。
研究领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诸方面,重点在于研究政治制度史和经济史,探讨明清社会的演变与发展。他治史注重详细、全面地占有史料,并注意真伪的考证。但他又能从旧史学烦琐的纯考证中摆脱出来,使史料的辨证为史论服务。
1979年在《文献》第1期发表《倡议编纂〈清会要〉》一文。之后,应上海古籍出版社之邀,主编《清会要》。开了现代史学家编纂会要的先河。
1978年到1983年这五年当中,他在报刊上先后发表40余篇文章。其中《关于康熙捉鳌拜》《清初内地人民抗清斗争的性质问题》《论康熙》《康熙收复台湾及其善后措施》《康熙南巡与治理黄河》《孝庄文皇后小记》《清代孝庄孝钦两太后比评》《论清代的尊孔和崇奉喇嘛教》《康熙平定三藩中的西北三汉将》等论文,在史学界都有较大影响。郑天挺先生曾经说:“商先生治清史30余年,成绩斐然。”“他搜集不少资料,互相比证,得出正确结论,又不陷于考证。”除去撰写论文和参加学术活动外,这几年当中,他还开始撰写《康熙传》,主编《清实录中的满名汉释词典》、《清代笔记中的史料类钞》和《清会要》等书。1979年,商鸿逵在《文献》杂志上发表了《倡议编纂<清会要>》一文,雄心勃勃提出组织人力,动手编纂这部大政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决定出版这部书后,他又先后发表了《简谈关于编纂<清会要>》及《编纂<清会要>的例说和门类子目及采用资料》等文,并亲手撰写了《清会要》中的《纪元篇》。这些工作引起了海内外学者们的重视。
1983年11月因病去世。
主要影响
他自上世纪30年代师从明清史大师孟森先生开始,继承老师衣钵,从事明清史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他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使研究向更深广的层次发展。他的史学论著表现出明显的特色:一方面继承孟森先生尊重史实的优良治史传统,避空戒虚,去伪求真,力图建立充分、可靠的史实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法,进行分析、概括,探索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他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尤其关注明清历史上的重要和关键问题。《明清之际山海关战役的真相考察》《清初内地人民抗清斗争的性质问题》等论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充分反映出第二代清史学家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学术风格。
历史评价
轶事典故
立传妓女
商鸿逵撰写的《
赛金花本事》一书是部对于研究赛金花颇具价值的书籍。1936年,商鸿逵是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生,刘半农是他的老师。刘曾说过:中国有两个“宝贝”,慈禧与赛金花,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丢脸。为此,他曾和商鸿逵一同访问赛金花,由赛口述,商执笔写了这本书。为了写书,刘半农约赛金花在王府大街古琴家郑颖荪家中会面,参加谈话的有戏剧家余上沅等上,商鸿逵任记录。赛金花来时,由佣妈搀扶,赛虽年近60,但薄施脂粉,尚绰约有姿。谈话时赛说苏州话,刘半农系江阴人,为表示接近,也操吴语。谈到吃晚时刻,就共进晚餐。郑家离东安市场近,就在东安市场大鸿楼叫了几个菜。赛金花有阿芙蓉(鸦片烟)癖,晚饭后该吸鸦片烟提提精神,于是就到后室休息,烟榻横陈,喷云吐雾后再谈下去。如是者三次。《赛金花本事》一书是赛本人口述其亲身经历,应该说有很大的可信程度。世人对赛的身世感兴趣的地方:一是她系洪状元的宠妾,出过洋,后来沦为妓女;二是庚子事变时,她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有染,传说中她与瓦德西同居3个月,一夕火起,两人裸体跳窗户外逃。对于这些情节,赛是矢口否认的。她认为这是写书人嚼舌糟踏她,她却承认与瓦德西接触过数次,确曾为联军筹措过军粮,确曾劝联军勿蹂躏北京这座古城。但她要见一次瓦德西也不易,瓦德西那时已68岁,在联军中颇有威信,很知自重,没有同居的事。《赛金花本事》一书问世后,历史学家尹达、邓之城都予以肯定。之后,上海影星胡蝶曾致函商鸿逵,要求商伴赛金花去沪,商量拍电影的事,被商婉言谢绝。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胡适认为研究生不该为妓女立传,要处分商鸿逵,商作了检讨才罢。
治史轶事
20世纪80年代初,先生在家中办起了每周一次的明清史专题研讨会,师生报告研究课题,切磋学术,点评指导。他风趣地说:“我们这是‘宏道馆’,要练就一身治学的本领,每个人出来都像个样子!”为了帮助本科高年级同学提高学习断代史的能力,先生发表《清史研究初步》一文,深入浅出,学生受益颇多。先生时常关注明清史的学科建设与国际学界前沿动向,得知外国人说“满学”中心不在中国时,他很气愤,说:“满文的发祥地在中国,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满学中心!”先生积极推荐青年教师、研究生去校外参加满文班学习。之后,自己出资,又在家中举办教师满文学习班,鼓励大家学好满文,利用满文档案,拓宽清史研究领域。在推动清代制度史研究上,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1979年至1982年,他在报刊上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倡导编纂《清会要》,发凡起例,开辟先河,为海内外学界同仁所瞩目。对编写大型《清史》规划,先生也积极地进言献策,倾注了不少精力。他写出专文,就《清史》编写体例、内容、文字、编纂人员等七个问题进行论证,得到大家的称许。
主要作品
主要著述有《康熙传》、《赛金花本事》、《清会要纪元篇》、《明清赋役制度》、《清代史籍满语解》(与刘景宪等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笔记中清史资料类钞》、《明元清系通记》(由他补嘉靖至崇祯六朝)。标点整理了孟森的《满洲开国史》、《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册,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明清史论著续刊》(上、下册)。
此外,商鸿逵花了人量心血,整理了他的老师孟森先生的全部著作。他先后编辑了《明清史论著集刊》和续刊,整理出版了《明清史讲义》、《满洲开国史讲义》。他为孟森先生的许多文章写了《赘言》,进行了补充研究,补订了《满洲开国史》,还续完了《明元清系通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