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摇篮
1979年谢晋执导的电影
《啊!摇篮》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战争剧情片,由谢晋执导,祝希娟张勇手等出演,于1979年上映。
剧情简介
1947年,延安保育院的几十个孩子离开亲生父母,由保育员们带领从延安炮火中撤退。我军旅长萧汉平接到上级命令,把营教导员李楠从前线调来,派她和警卫员丁大勇去寻找并护送这些孩子去解放区。
这些孩子每个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亮亮的父亲已经牺牲,母亲负伤,危在旦夕;丹丹是个孤儿;院生是母亲被打出家门后生在保育院的;冬来的父母都在前方打仗。
老红军罗桂田、陕北妇女赵玉霞、14岁的小保育员湘竹为保护、带好这批革命幼苗付出了全部的爱。
李楠寻到他们后,看到这支队伍婆婆妈妈,拖拖拉拉,觉得不如带兵打仗痛快。过去痛苦的经历也使她回避了对孩子的爱。
在古长城的烽火台上,李楠看到在战争中失去妻子和儿子的萧旅长对生活充满信心,虽身负重任,但与孩子们在一起时,却显得那样天真,表现出对孩子们真挚的爱。特别是当得知亮亮的母亲阵亡,想到她生前的嘱托,李楠的内心更是深受触动。可在保育院与大部队分手,萧汉平向她表示爱慕之情时,她却回避了。在罗桂田牺牲前,她向他吐露了自己为何拒绝萧汉平的实情。罗桂田像父亲一样帮她消除了内心深处的隐痛。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剧本创作
《啊!摇篮》的剧本原名为《马背摇篮》,取材于延安保育院发生的真实事件。其创作花了五年时间,几经波折。由于剧本的两位作者当时还未能从传统创作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剧本的主题一直摇摆不定,有一稿写成惊险样式,上有飞机,下有炸弹,前有洪水,后有追兵;还有一稿写成了“教养孩子”与“娇养孩子”的路线斗争。1978年,剧本改到第七稿,剧情重点改为歌颂老一辈革命者在战争岁月里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但剧情中还是夹杂着惊险情节和路线斗争。谢晋在读这一版剧本时,被其中的感情戏所吸引,如李楠的性格变化,李楠、萧汉平与亮亮关系的演变,罗桂田在孩子们的歌声中阖然长逝等等。他认为这才是《啊!摇篮》区别于其他剧本的特色,是剧本真正的灵魂。这种特色引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他主动接受了该片的导演任务。其后,他又花了半年时间,与编剧一起深挖“感情戏”。
在创作思想上,他们确定影片不描写大战役,而是通过各方面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表现革命队伍中人与人的感情关系——友情、爱情、阶级情、母爱、老一辈对小辈的爱。谢晋明确提出影片必须充分表现革命的人性、人道主义,表现内在的人格美。在修改剧本和拍摄过程中,他带领创作班子,从角色命运、人物感情、人物的变化等方面来写“人”写“情”。
演员选择
谢晋带剧组在延安收集资料,到保育院体验生活,观看了大量关于延安保育院生活的照片,以此为依据,他在选择儿童演员时要求选角人员要注重气质,而不单纯追求漂亮,凡是已经习惯夸张表演方法的小朋友一个也不要,尽量挑形象朴实但反应灵活的孩子。然而,由于片中亮亮一角的戏份较重,所以,谢晋选择了曾出演过《丫丫》的藏族小女孩央拉。
表演指导
剧组的小演员中,最小的两岁多,最大的六岁。因为要带这些低龄儿童到外地拍戏,剧组请了四个幼儿园老师随组工作。孩子们都没上学,他们没有艰苦的生活经历,也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理解角色和剧情,对演戏一无所知。为了帮助孩子们表演,负责儿童戏部分的副导演石晓华密切与幼儿园老师联系,随时了解孩的情况,请教如何用孩子容易懂的语言说明导演的意图。经常和孩子一起玩,观察他们的特征,然后根据每个小孩的特点分配表演内容。例如,凡是拍孩子哭的场面,就先把容易哭的小朋友引哭,让他们来感染其他孩子;根据孩子之间的关系,把要好的几个放在一起演戏。他们还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启发诱导,让孩子了解剧情和自己的任务。
影片评价
大众评价
专业评价
该片的重大艺术成就,就在于它敢于写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充满了人情味,真情毕露,歌颂了无产阶级的人性美。导演在文学剧本提供的良好基础上,动用了一切艺术手段淋漓尽致地强化了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在刻画人性美方面,影片通过罗桂田的塑造,通过李楠、肖汉平、亮亮的关系,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每个细节都精心设计。(《电影艺术》评)
该片称得上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精品。影片的编导在艺术构思上没有因袭别人既成的东西,而是敢于探索创新,紧紧抓住作品题材的特殊性,从开掘人物的性格力量和精神美着手,精心塑造了各有性格特色的成人艺术形象,还质朴而自然地描写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原《电影新作》副主编边善基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4 00:40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