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
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
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
大学》、《
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译文: 曾参,姓曾名参,字子兴,又称曾子,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孔子子弟。著有《大学》一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母孝顺。传说,有一天,他进入深山砍柴,家中来了客人,母亲急盼儿归,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时曾参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唤,急忙背柴回家。真是母子连心
周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曾参的人,是
孔子的学生。此人品德高尚,孝顺父母。
孔子认为他可通孝道,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关于孝的问题,为后人留下许多关于孝的言论。
有一次,他吃过午饭便到山里砍柴去了,他母亲一个人在家里。他刚去不久,家里忽然来了几个客人,当时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招待客人。母亲着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哎,要是曾子这时候能够回来帮我一下就好了。”她这样想着,并在心里焦急地盼望着儿子的出现。可是等啊等,等了好长时间,还不见儿子的身影。情急之中,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她知道母子的血脉是相通的,于是就用牙齿将自己的一根手指咬破。
果然,曾子在山里就忽然感到一阵心痛,他料想家里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急忙挑着柴回家。回到家里,客人还没有走,曾子便帮着母亲招待客人。待客人走后,曾子跪在母亲膝前,请母亲告诉他为什么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心痛。母亲便向他解释道:“因为客人来了以后,家里没有招待客人的东西,我见你尚未归来,就咬破手指,我想你必定会有感觉,能早点回来,帮助招待客人。”
曾参这个孝子,服侍母亲的孝敬之心达到了极点。一次,曾参在山中砍柴,家里有客人来到,其母不知道该怎么办,盼望儿子早点回来,但曾参还是没有回来。于是她就咬自己的指头,曾参忽然心痛,就马上背柴归家,跪在母亲前面,询问缘由。母说:“有客人突然来到,我咬指头让你感悟。”
现代人一看这故事当然会
哑然失笑,这种通讯的方法竟然比现代人的手机、电话还方便?其实这就是《
孝经》所说的“至孝”而引发的“
孝感”了。当然这是一种浪漫化的思维方式,然而往其深层看,就是说孝子与亲人的心是时刻连在一起的,彼有所动,此有所感,彼此相互感应,心心相印,息息相关。这大概就是现代人所谓的心灵感应吧?骨肉至情之深、孝子至孝之诚,由这一故事彰显出来了。
传书言:曾子之孝,与母同气。曾子
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愿留,参方到。”即以右手(,同扼)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臂以呼汝耳。”盖以至孝,与父母同气,体有疾病,精神辄感。
这里有一个细节可注意,即其母不是咬手指,而是用右手扼掐自己的左臂,然后曾子的左臂也立刻疼痛起来。唐代的干宝《搜神记》则有这样记载:“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此故事在流传中不断被改变、加工,至此出现了“啮指”的细节,而且又将母与子之间的距离隔得更远了,甚至远在楚国了。这似乎又太玄乎了一点。因此回过头来再看《二十四孝》的“啮指心痛”,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些综合、融会、演化的发展线索。
不过,传说的方式虽不一,但是心灵的感应是一样的,由于孝子与亲人的“同气”,达到的精神上的通感、感应是一样的。《
孝经·感应章》所云:“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曾子的故事虽然有些夸张,其实也就是《
孝经》中“孝的感应”之说的演绎。我们都知道“母子连心”这句话,
曾子的故事从某一个侧面为此作出了一个注解。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就应该心连心,心印心,心贴心,是一种心心相印的心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