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考古发现该聚落遗址毁于4000年前的地震和洪灾,是已发现的中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该遗址仍有母亲守护孩子、返身救助亲人的遗骸遗存,因此被称为“东方庞贝”。
历史沿革
1981年,发现喇家遗址。
1999年,作钻探和试掘。探明它是一处超过20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把原来分为3块的遗址,复原为一个以齐家文化为主的大遗址。
2000年,首先在村东北台地发现了灾难遗迹。
2001年,发现了F10的人骨遗骸,清理出房址坍塌和充填堆积的先后地层关系。
2002年,继续在小广场范围扩大发掘,揭露更大面积的硬面,同时发现了特殊地面建筑。
2003年,继续追踪土台遗迹,扩大发掘。
2004年,发掘改在遗址西边进行,在这里继续发现了窑洞式建筑和灾难现象以及因灾难而埋藏在房址里的人骨遗骸。
1999年至2007年,对遗址进行了历时9年的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3000多平方米。
2013年至2019年,对该遗址进行第二阶段田野考古工作,发掘面积近6000平方米。
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发生局地“砂涌”,此次发生砂涌的两村距离有着“东方庞贝”之称的喇家遗址仅有5公里左右,后者反映了4000年前该地发生的一次大型地震及次生灾害的场景。
2024年12月,该遗址发现地震引发泥石流时,一位母亲用右手支撑着身体,左手紧紧抱着怀里的幼子的灾难遗迹。
遗址特点
喇家遗址地处甘肃与青海接壤地带的官亭盆地,黄河自西向东从盆地穿过,沿河发育有三级河流阶地,遗址位于黄河北岸二级阶地的前缘,高于河面约25米,距黄河水平距离约1千米。
遗址所在的二级阶地属于复合型阶地,它由早晚两期阶地叠合而成。其中早期阶地是二级阶地的主体,它座落在上新世红黏土之上,属于基座阶地,阶地堆积物上部为厚层的棕黄色细粉砂,局部夹紫灰色粗砂层,厚7~8米,下部为粗砾石层,厚2~3米,两者构成完整的二元结构。晚期阶地叠置在早期阶地之上,属上叠阶地,它主要由棕红色黏土组成,其中夹有多层灰黑色黏土,厚3~6米。早期阶地与晚期阶地的界面具有明显的起伏,发育有沙波、拖曳构造和冲刷槽等流水作用形成的层面构造,这些现象说明,在早期阶地形成之后,河水曾再次上涨,上涨的洪水淹没了早期阶地,对阶地面进行改造,并在早期阶地之上加积形成晚期的上叠阶地。
喇家遗址的文化层就分布在早期阶地的阶地面上,其中出土有人类居住的房址和大量的器物,根据出土器物的特征,考古学家认定喇家遗址属于齐家文化中晚期,齐家文化层上面覆盖的厚层棕红色黏土中夹有多处晚于齐家文化的辛店时期灰坑。
文物遗存
2000年,揭露面积500余平方米,清理房址7座、墓葬2座、灰坑15座,出土陶器、玉器、石器、骨器共计255件。
2014年7月至12月,发掘面积近3600平方米。揭露遗迹共计139处,包括房址20座,疑似房址3座,灰坑104个,墓葬4座,灰沟7条,陶窑1座。另外,还发现古地震留下的多处裂缝及漏斗状喷砂遗迹。出土青铜器、铁器、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器、牙器、蚌器等诸类标本达一千多件。
2016年,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发现遗迹共计37处,其中房址4座、灰坑24个、灰沟6条、壕沟1条、墓葬1座、柱洞圈1个。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诸类标本达数百件。
大玉刀
大玉刀长35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上面有圆孔且在第二孔处断裂,而古代都以奇数为首,据此推断,这把玉刀至少有三个孔,那么整把玉刀最短也有70厘米。
黄河磬王
黄河磬王长91厘米,宽61厘米,厚4厘米,呈长方形,有琢制的穿孔以便于悬挂,边缘有象征性的刃部。是仿制同时代长方形石刀的形状制成,与传统所见的弓背形曲尺形磬不同。按照喇家遗址的发现来看,石磬的形状应当与生产工具有些关联,脱胎于齐家文化的石刀。
文物价值
喇家遗址揭露出齐家文化时期大量非正常死亡个体及大面积灾难遗迹,考古记录科学证明了史前地震、山洪泥流和黄河洪水等灾难事件,这是国内首次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的史前灾变现象,不仅是考古学的重要发现,其科学意义更是超过了考古学的范畴,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大型防御性设施壕沟、广场、覆斗形祭坛、祭祀坑、高等级墓葬、窑洞式房屋、面条实物、大石磬、权杖头、大玉刀、大玉璧、三璜联璧、玉钺、卜骨、彩陶提梁罐、仓形器、陶盉等重要遗存的发现,不仅反映了喇家古代先民所创造出的璀璨物质文化和神秘精神世界,也揭示出该遗址是黄河上游地区齐家文化的大型核心聚落。喇家遗址的发掘,是齐家文化发现以来全新、最重大的突破,对于黄河上游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及人地关系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历史文化
喇家遗址发现了中国绝无仅有的史前地震、泥石流、洪水等综合灾难遗址而被称为东方的“庞贝城”。
2002年在喇家遗址东区F20房址地面上,发现一个倒扣的陶碗,其内发现有面条状遗存,外形与现今的拉面基本相同,这是所知最早的面条实物。
研究者从碗内厚约6厘米的沉积物中每隔1厘米取样,共提取六个部位的样品,三个取自面条状物所在部位,三个取自面条状物下的土层内。通过植硅体分析、淀粉分析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等方法综合判定面条的成分以粟为主,有少量的黍,这与植物考古学者据植物种子推测的喇家遗址齐家文化农业特征相吻合。
2018年5月,喇家遗址博物馆建设完工,总建筑面积7591平方米,总投资7662万元。喇家遗址博物馆馆由《远古官亭》《末日灾难》《传世瑰宝》等展览内容与4D影厅、观众服务区、办公区等四部分组成。喇家遗址博物馆以“大爱无疆”为主题,通过场景还原、雕塑、文物展览以及现代投影技术等展陈手法,集中展示了遗址内出土及征集的文物珍品260余件,凸显出黄河上游古代先民艰苦经营的沧桑历程。2014年2月,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授予喇家遗址博物馆为“海东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11月,被共青团青海省委命名为“第一批青海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对于引起喇家遗址齐家文化人们非正常死亡、聚落彻底毁灭和废弃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古地震及其造成的地面断裂和变形使喇家遗址齐家文化时期的房屋发生严重倒塌,而直接包裹人体骨骸的红色粘土层是黄河在3650年前特大洪水的滞流沉积物,所以得出结论,地震造成喇家遗址的严重破坏,之后的黄河大洪水摧毁了整个遗址。从距今3650~2750年这数百年内,黄河进入了一个多洪水期,整个官亭盆地一直处于洪水威胁之下。
第二种观点也认为红色粘土层是黄河洪水沉积物,但对洪水来源有不同的认识。认为古地震引发官亭盆地上游25千米处的积石峡山体滑坡崩塌,在黄河上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公元前1730年前后在地震的作用下,堰塞湖发生部分溃决,造成的异常大洪水,将喇家遗址毁灭;并利用循化水文站实测的洪水数据,计算出黄河上游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不可能淹没处在二级阶地的喇家遗址。
第三种观点主要是陕西师范大学黄春长教授研究团队提出的,他们利用沉积学、年代学、古洪水水文学交叉学科的方法途径,认为覆盖在喇家遗址齐家文化层之上的红色粘土层不具有古洪水沉积物的一般特征,而属于典型的泥流沉积物,即造成喇家遗址毁灭的直接原因是突发暴雨泥流造成的。在官亭盆地并未发现与喇家遗址同时代古洪水沉积的相关证据,而上游积石峡古堰塞湖也不存在溃坝洪水的发生过程。
科研成果
1、喇家遗址的发掘是齐家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明显提高了对齐家文化发展高度的认识。喇家遗址的发现,把对齐家文化的认识扩大了,更提升了对齐家文化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水平的认识。
喇家遗址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质。发现的宽大壕沟深5~6、宽达10余米,为史前时期所罕见;窑洞建筑和窑洞式聚落形态的确认,对于黄土地带史前聚落类型的研究关系重大;围壕聚落的废弃及变化过程,可能更反映了深刻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喇家遗址中广泛出现的玉器资料,突显了该遗址的特殊重要性,新器形器类的发现,在地层和房址中出土玉器等,大大丰富了齐家文化玉器的内涵,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2、喇家遗址中齐家文化时期史前灾难现场的发现,揭示出距今4000年前后黄河上游的史前灾变事件,它包括大洪水和地震等多重灾害。这不仅是考古学的重要发现,其科学意义更超出了考古学的范畴,为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为更高层次的环境考古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这种深层次的环境考古研究,已经不是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复原遗址植被、生态和气候小环境等问题,而是需要对史前时期大的地理现象和灾变事件进行探讨和研究,更切入了人地关系的深层面,有可能由此探寻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自然因素及其规律。距今4000年前这个关键时期,黄河大洪水证据的发现,更有其特殊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为古史中的洪水传说找到了一定印证。同时,灾难现场保留下了诸多先民生活的原貌,更是难得的考古研究材料。
3、喇家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为探索黄河上游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了新资料。研究齐家文化迈向文明的发展模式,对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齐家文化又是在这个区域内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灾变事件反映了极端的人地关系,灾变事件的发生也有可能对于处在关键历史阶段的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喇家遗址的聚落形态有过一定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可能意味着文明因素的转变,自然灾变又可能促使文明进程转化抑或加速。进一步探寻和揭示相关文明因素及其转化发展的线索,逐步构建起齐家文化迈向文明的演变模式。
文物保护
2001年6月25日,喇家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10月18日,喇家遗址入选“2001年度中国考古十大发现”,跻身新石器时代33项考古发现之一。
2014年,喇家遗址获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成为青海省首个获批立项的考古遗址公园。
2015年,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保护管理条例》,标志着中国唯一的大型史前灾难遗址获得专门立法保护。
2021年10月12日,喇家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21年10月18日,喇家遗址入选由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提名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喇家遗址位于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
票务信息
门票信息
成人票:30元/人。
儿童票:15元/人。
老人票:15元/人。
开放时间
全年:9:00-17:00
交通信息
从官亭镇上到喇家遗址的距离大约2千米,可以坐摩托车(4~5元)或徒步20分钟前往。
相关事件
2024年12月,央视新闻报道称,多国声称自己是面条的发源地,中国解释说:考古人员在喇家遗址发现一个陶碗,下面有团状物体。经过检测发现,这一团状物体很可能是由黍子(黄米)和谷子(小米)混合后制成的面条。这碗四千多年前的面条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