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喏
汉语词语
喏喏,汉语词语,读音为nuò nuò,意思是应诺声;有顺从敬慎意。出自《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岐公》。
词语出处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岐公》:“禹玉既亡,有无名子作诗嘲之云:‘太师因被子孙煎,身后无名只有钱。喏喏佞翻
王介甫
,奇奇歆杀宋昭宣。’”
运用示例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唬得
须贾
魂不附体,喏喏连声而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女见人喏喏,似口不能道辞。”
冰心
《寂寞》:“小小只得喏喏的随着一同出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玄德喏喏连声而退,归到县中,与县吏商议。”
词语解释
应诺声;有顺从敬慎意。
参考资料
喏喏
.在线汉语字典.
喏喏的解释|喏喏的意思|汉典“喏喏”词语的解释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5 09:39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词语出处
运用示例
词语解释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