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不是罪
2006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上海青年女作家谢倩霓的新作《喜欢不是罪》,是一本类似于《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样的小说。曹文轩樊发稼王泉根等文学评论家一致认为,这是中国第一部“少年心理关怀小说”。《喜欢不是罪》以主人公“我”和笔友许嘉陆以及同班同学邱彤的感情生活为主线,同时穿插了他们父辈母辈的爱情故事为辅线,构成了两代人在爱情观上的碰撞和交融。
内容简介
故事是由朱若葵的父母25年同学会拉开帷幕的。朱若葵突然发现同班同学“邱代表”的妈妈与自己的父母是同班同学,而自己的母样和另外三个母亲是同宿舍的同学,号称校园四剑客。其中赵红梅阿姨当时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但结果是中学辍学了,最后嫁给了一个农民。令人惊奇的是,谈起赵红梅阿姨,她们三个人都有惋惜之情,并且一起给赵红梅的女儿汇钱。朱若葵有自己的生活,她本人有个神秘的笔友许嘉陆。他们在同一个城市,没有过面,不用网络建立联系,却用古老而又浪漫的方式——书信——进行交往。数学兼物理课代表(邱代表)邱丹鼓朱若葵,朱若葵却喜欢着自己的笔友嘉陆。当朱若葵满心欢喜地和大学生许嘉陆约会的时候,却发现许嘉陆的身边有一个大学女友。许嘉陆告诉朱若葵,他一直把她当作好朋友和小妹妹看待。这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朱若葵的妈妈,一个开明的、体贴的、细心的母亲,用自己亲身的经历给自己的孩子指明了一条路:喜欢不是罪。那个在朱若葵心目中悬而未决的谜,终于揭开了……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我跟邱代表的最新关系
第二章 不是网友是笔友
第三章 奇怪的结点
第四章 班级四剑客
第五章 真假情书
第六章 十六岁,一个人静静过
第七章 相约“大食代”
第八章 身边的传奇
第九章 贴满星星的信
第十章 到邱彤家做客
第十一章 笔在以出征
第十二章 森林公园里的烧烤
第十三章 把你的心闷一闷
第十四章 翻山越岭的手机短信
第十五章 碎在地上的玻璃蝎
第十六章 喜欢不是罪
第十七章 当一回自己的导演
第十八章 慢慢地过去
第十九章 奇迹,在不远处等你
作者介绍
谢倩霓,出生于江西,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硕士。现供职于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喜欢不是罪》《不说再见好吗》,彩绘本校园中篇小说《此情可待》,中短篇小说集星语心愿》,青者散文集《走过心情》等。作品曾入选《走过心情》;译作《联欢追踪》等。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大奖和优秀作品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
谢倩霓会把那种不幸上升为少女成长中的一个生命事件来写,而且和这个生命事件息息相关的四周的人物和事件一笔一画,刻画得仔细、踏实和感人。这就是一种小说的质感和分量。
郁雨君/花衣裳组合重要成员之一/作家/《少女》杂志执行主编谢倩霓总是试图通过现象的呈现来昭示生命成长内在的蕴涵,她的小说情节设置往往都是有意味的,都是关乎成长的。她的小说从来都不去刻意地追求什么震撼效果,但是在云淡风轻的叙述中往往不经意就让人心里一动。
作品评论
李学斌(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这是一本类似于《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样的小说。情感与心灵上飘飞的羽毛——如同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处处飞扬,尽管其中拥有种种复杂而又丰富的寓意,但我仍将其归之为“少年心理关怀”小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少年心理关怀小说,谢倩霓是一位值得期待的作家。”
内容摘要
《喜欢不是罪》Ⅰ
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来没有见过爸妈这样的一副急切渴望的嘴脸,说出来我都要脸红――他们居然在扳着指头计算国庆节的到来!
我跟邱代表的最新关系(1、2、3)
不是网友是笔友(1、2)
奇怪的结点(1、2)
班级四剑客(1、2、3)
真假情书(1、2、3)
《喜欢不是罪》Ⅱ
这是我老妈的杀手锏,她知道我花自己的钱会心痛,所以自从我进入中学开始支配自己每年数量不菲的压岁钱,她就想出了这一毒招。
16岁,一个人静静过(1、2)
相约“大食代”(1、2、3、4)
身边的传奇(1、2、3、4)
贴满星星的信(1、2)
到邱彤家做客(1、2、3、4)
《喜欢不是罪》Ⅲ
“喂!妈你干吗呀!乱翻我东西!”我急得大叫。要知道,我上次带回来的花瓶可就藏在大衣柜的最里面。要被妈妈翻出来,我可怎么解释呢?!
笔友出征(1、2)
森林公园里的烧烤(1、2、3、4、)
把你的心闷一闷(1、2、3、4)
翻山越岭的手机短信(1、2、3、4)
碎在地上的玻璃蝎(1、2、3)
《喜欢不是罪》Ⅳ
洗过一个滚烫的热水澡,我强迫自己吃了跟平常差不多量的饭菜。妈妈终于放松了对我的观察和监视,我终于可以对她说:“我去做作业呀,元旦布置了好多作业呢。”
喜欢不是罪(1、2、3、4、5、6、7)
当一回自己的导演(1、2)
慢慢地过去(1、2)
奇迹,在不远处等你(1、2、3)
名家评论
谢倩霓长篇小说《喜欢不是罪》是一部可以让人一口气读毕的约15万字的作品。评论家安武林称此作为“少年心理关怀小说”,这是没有错的,我尤其在作品实际所起到的作用这个层面上乐于认同这个判断。实际上它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成长小说,风格健朗,色泽明亮。
当然,总的来说,谢倩霓在小说中写的是一种花季少男少女间十分自然的、清纯的两性相悦之情。这种“情”需往前走一步,才可算是爱情吧。这种两性相悦之情,是上苍赐给人类的最美好的、甚至是最神圣的本能或本性。这样的文学题材,过去属于“禁区”,是不能写的。现在可以写了,这是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巨轮总是要将那些不合时宜的、违背情理的陈规陋律统统碾碎压平。
谢倩霓已经创作、出版过几部长篇,看得出来她在驾驭这种较为“宏大”的艺术形式时,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已经没有了初涉长篇创作的作者(特别是时下某些当红的“少年作家”)那种既随意又很粗糙的写作印痕。
这部小说主要叙写以朱若葵为中心的几位高一男女生之间错位的“感情纠葛”。与之相观照、相并行的一根情节线索,则是他们父母辈类似的情感经历。后者较“虚”,“时断时续”,前者则是实写,“一以贯之”。两者互为映衬,或者说是作品的叙述是在两者互为对比中展开的。其中作者机智地设置了一些让读者始终关注的悬念,例如父母辈“校园四剑客”中始终没有出场的赵红梅阿姨的命运(赵红梅是25年前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中学辍学,最后嫁给一个农民,与“四剑客”中其他三人的感情归宿绝然不同),朱若葵与其“笔友”许嘉陆之间的感情结局等等。两代人在情感经历上的相似(包括以拼命用功、获得学习好成绩来博取自己喜欢的异性同学的好感和青睐)与“结局”的不同,反映出不同时代阶段的观念和社会风尚(风气)的鲜明差异。生活在今天的年轻一代,有着清明的社会环境和宽松、宽容的社会氛围,有着体贴和理解自己的亲人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与耐心的生活点拨与人生导航,即使偶遇尴尬的窘境,一时陷入情感的泥淖,也是不难获得身心的解脱和解放的。这正是新时代青少年的幸运之处,也是他们优越于其父辈、得以及时消弭和排除种种青春烦恼、能够健康成长的社会人文条件。
这部小说善于通过情节和细节的巧妙设置,以及对人物言语行止的描述,相当细致地展示心地清纯的孩子们的心理活动及内心世界的波澜,也是吸引读者、使同龄青少年朋友感到亲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部长篇,总是由众多“情节链”串联而成。成功的长篇作品,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作者设置情节以及“情节链”的安排艺术。《喜欢不是罪》这部长篇,在这方面显示了作者的令人称赏的艺术匠心。通篇十九章,紧密契合故事发展的大脉络,章章有核心情节,疏密起伏,前后呼应,有若干悬念(主悬念、次悬念)一直抓着读者的心,不经意间又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小细节穿插其间,例如朱若葵在捐献给灾区的衣服中悄悄塞进一张小纸条之类,以期衣服受赠者知道捐衣人的姓名地址,都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味。有的章节,如单“提”出来,也可独立成篇——随举一例,如第六章。这章内容足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情节单元,讲的是朱若葵自己一个人过她的十六岁生日的事儿:笔友许嘉陆履行一年前许下的诺言,以他“自己的方式”祝贺朱若葵的十六岁生日。作品这样抒写这位少女无以言喻的轻松喜悦的心情:“秋天明艳的阳光满天空流淌,将街道、行人和行道树都涂上了一层透明的黄澄澄的色彩。我在这透明的色彩里梦幻一般地走,一个人微笑……”
这部小说中常常出现以手机为“道具”现代通讯手段(如第十一章的一段叙述:“我刚坐下准备做数学作业,短信铃声响起来了。我刚换了一种很小的小鸟唧唧喳喳叫的铃声,听上去一片早春树林的感觉,我非常喜欢)。还适度使用了一些当下流行的时髦语和网络语词乃至英文词,如“拜托”、“晕”、“E-MAIL”、“QQ”、“生日PARTAY”等,使作品更加辐射出一种当下逼真的生活气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拒绝、排斥新词新语者,是些不懂语言发展规律的“好心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5 19:19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