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泉镇,隶属于甘肃省
白银市景泰县,地处景泰县南部,东邻芦阳镇和中泉镇,南与皋兰县接壤,西与正路镇毗邻,西北接寺滩乡,北靠
一条山镇,飞地在其北部,夹在一条山镇和寺滩乡之间。行政区域总面积588.8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景泰县成立,兴泉属一区(芦阳)。
1949年后,兴泉为一区(芦阳)的锁罕乡。
1952年,设六区,治所喜集水,后迂兴泉。
1955年,六区改为兴泉区;同年10月,撤区并乡。
1958年,定名喜泉公社。
1961年,析出大安另立公社。
1965年,又将大安公社与喜集公社合并为喜泉公社。
1980年,从喜泉公社分出,恢复大安公社。
1984年,喜泉公社改乡。
2001年,撤乡建镇。
2004年12月,大安乡并入喜泉镇。
原大安乡位于景泰县西南部,地处山区,距县城30千米。1961年设大安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371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辖大安、中心、福禄水、铧尖、三台井、马莲水6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喜泉镇下辖17个行政村:铧尖、三台井、大安、福禄、中心、马莲、大水䃎、喜集水、兴泉、三塘、北滩、余梁、新庄、新民、尚坝、南滩、陈庄;下设84个村民小组。
2020年6月,喜泉镇下辖18个行政村:
大水䃎村、
喜集水村、
兴泉村、三塘村、北滩村、余梁村、新庄村、新民村、尚坝村、南滩村、陈庄村、大安村、福禄村、马莲村、中心村、三台井村、铧尖村、民安村,镇人民政府驻兴泉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喜泉镇地处景泰县南部,本部东邻芦阳镇和中泉镇,南与皋兰县接壤,西与正路镇毗邻,西北接寺滩乡,北靠一条山镇,另有小块飞地。行政区域总面积588.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喜泉镇地处黄土高原、祁连山的过渡地带,河西走廊的东端,境内南北狭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位于老虎山,海拔3251米,最低点位于陈庄村,海拔1600米。
气候
喜泉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135—150天,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多年平均气温8.6℃,1月平均气温-6.7℃,极端最低气温-27.3℃(1958年1月15日);7月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9.4℃(2010年7月29日)。平均气温年较差12.2℃,最大日较差25.2℃。
自然灾害
喜泉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风灾、暴雨山洪、霜冻、地震等。
人口
2011年末,喜泉镇总人口2355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036人,城镇化率17.1%。另有流动人口793人。总人口中,男性11925人,占50.6%;女性11631人,占49.4%;14岁以下3076人,占13.1%;15—64岁16149人,占68.5%;65岁以上4331,占18.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99.8%;有回族1个少数民族,共41人,占0.2%。2011年,人口出生率9.1‰,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长率4.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9.8人。
截至2018年末,喜泉镇户籍人口为2385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喜泉镇财政总收入730万元,比上年增长45.6%。农民人均纯收入4726元,比上年增长12.2%。
2018年,喜泉镇有工业企业10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农业
2011年,喜泉镇农业总产值达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4%。2011年,生产粮食1.2万吨,人均540千克。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1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
工业
2011年,喜泉镇工业生产总值2.3亿元。工业企业38家,职工152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8590万元,比上年增长14.8%。
商业
2011年末,喜泉镇有商业网点146个,职工283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5亿元,比上年增长3.8%。
金融业
2011年末,喜泉镇有农村信用社1家,各类存款余额3355万元,比上年增长35.2%;各项贷款余额3738万元,比上年增长26.9%。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喜泉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308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12所,在校生846人,专任教师13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84人,专任教师10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喜泉镇财政预算内经费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喜泉镇有综合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7个,各类图书室31个,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藏书13万册。2011年末,喜泉镇有学校体育场12个,1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喜泉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个,卫生院1个;病床50张,固定资产总值22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2人,其中执业医师9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3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2802人,参合率96.8%。
社会保障
2011年,喜泉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户,人数65人,支出19.8万元,比上年增长11%;城市医疗救助26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32人次,共支出6.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40户,人数2833人,支出364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38人,支出31万元,比上年增长1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5.8万元,比上年增长19%。
交通运输
喜泉镇境内有201省道经过。
历史文化
喜泉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兴泉村和邻近的喜集水村,取喜集水的“喜”和兴泉的“泉”而得名。
风景名胜
大敦煌影视城位于甘肃省景泰县201省道旁喜泉镇大水䃎村,这里有仿古建筑、明清一条街、洞窟群、塔林、牌楼、城楼、人工湖等外景,摄影棚里布置着仿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壁画、雕塑、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