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虎耳草(学名:Saxifraga brunonis),为
虎耳草科、
虎耳草属下的一个种。
多年生草本,高6-16厘米。茎紫褐色,不分枝,下部无毛,上部疏生黑紫色短腺毛;鞭匐枝紫褐色,出自基部叶腋,长4-24厘米,极疏地被黑紫色腺毛。基生叶密集,呈莲座状,灰绿色,有光泽,肉质肥厚且较硬,长圆状剑形,长10-13毫米,宽1.9-2.5毫米,先端具软骨质芒,两面无毛,边缘具软骨质刚毛状睫毛(有时具黑紫色腺头);茎生叶较疏,长圆状剑形、近剑形至近长圆形,长7-13毫米,宽1.9-2.5毫米,先端具软骨质芒,两面无毛,边缘具软骨质刚毛状睫毛(有的具黑紫色腺头),肉质肥厚且较硬。
聚伞花序长1-7厘米,具3-9花;花序分枝长达6.5厘米,疏生黑紫色短腺毛,具2-3花;花梗长0.7-2.4厘米,细弱,疏生黑紫色短腺毛;萼片在花期开展,卵形至阔卵形,长2-2.3毫米,宽1.2-2毫米,通常无毛,稀背面最下部具极少(2-3枚)黑紫色腺毛,3-5脉于先端不汇合、半汇合至汇合(同时存在);花瓣黄色,椭圆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6.4-8毫米,宽3.1-4毫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近无爪或具长约1毫米之爪,3-5脉,具不明显之2痂体;雄蕊长4.5-4.6毫米,花丝钻形;子房近上位,椭圆球形,长1.9-2毫米,花柱长1-1.2毫米。花果期6-10月。
凉爽半阴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为宜。 虎耳草适应性强,在瘠薄土地上也能生长。盆栽可用腐叶士、泥炭土和细砂上混合,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春秋凉爽季节为虎耳草旺长季,每半月左右施一次有机肥液。但要注意通风并避免肥水污染叶面。生长环境温度不可过高,最适温度为15~25℃。夏季为避免其休眠,应适当降温增湿,盆土保持湿润而不积水。常向叶面喷水,保持湿润的小气候。其开花后有一休眠期,此期应注意少浇水。冬季移入室内养护,置于窗台阳光充足处,温度在5℃以上即可安全越冬。 每年春季换土换盆,或开花后更新植株。虎耳草可长期摆放于室内明亮处或悬于向阳门窗附近观赏。放置于室外,光照太强,易使叶片灼伤;光线太弱,叶片色彩不鲜艳,所以春、夏、秋三季应遮去50%的阳光,冬季给予较明亮的散射光。 生长季节需要较高的湿度,盆土经常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春夏开过花后,有一短暂的休眠期,这期间要适当少浇水,保持盆土不干即可,太湿易烂根。 瓶栽虎耳草颇富情趣,且管理简易。方法是:取大小适宜的小口三角形圆瓶,瓶底先垫一层泡沫塑料块作保水层,再压以厚层蚕豆石作爽水层,最后放一层腐叶土,作培养土层。将虎耳草幼苗用长柄小匙小心栽入,随即沿瓶缘缓慢倒入营养液,浸至蚕豆石层为止。瓶器置于窗前的散光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