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侃(1154—1237),原名宏,字伯经,一字柟老,婺州义乌香山(今义乌东河乡)人。义乌著名文人
喻良弼之侄。
进士出身,为官清廉勤政,然仕途坎坷。
致仕后,闭门著书立说,著述颇丰。
简介
南宋
庆元五年(1199)进士,授
宣城尉。开禧二年(1206)金兵犯淮,宣城知县、县尉奉命解送军粮到前线,途经历阳到达锺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时锺离为敌要冲,有重兵把守,而护粮兵少且弱,知县畏缩不前,侃身先士卒护粮前行,终于送达前线。粮有羡余,众谓宜归尉所得,拒纳悉归公府。继为宜春丞,当地民善讼,侃忠谨谅直,秉公执法,百姓信服。后由
承直郎改
奉议郎、佥书
镇南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因议论多与新进者不合,遂请
祠禄归里,筑室香山夫人峰下,室名“芦隐”。早年受学于从祖良弼,后又向
陈亮学。时人对陈亮学说有怀疑,侃独为诸生倡,布絜纲纪,使陈亮学说得以发扬光大。陈亮被诬下大理狱,则冒险极力营救。著有《芦隐类稿》、《随见类录》。
一门六进士
喻侃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学泽厚绵长。自
喻良倚、
喻良能兄弟同科登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上第后的六十年间,一 门六进士,成为南宋时期喻氏家族引以为自豪的荣耀。
喻侃天性聪颖又勤奋好学,幼年拜叔父喻良弼为师,攻读《四书》、《五经》。时永康名儒陈亮与义乌“
乌伤四君子”(喻良能、喻良弼、
何恪、
陈炳)交往甚密。经喻良弼引荐,喻侃又拜陈亮为师。陈亮十分喜爱这位秉性耿直、勤奋刻苦的学子,便尽其所学悉心相教,使喻侃学业大进,在喻氏子孙中脱颖而出。为使喻侃转益多师,陈亮又举荐喻侃入太学深造。
功夫不负苦心人。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喻侃得中进士,是年46岁,成为喻氏一门六进士中第四位金榜题名者。
不久,朝廷简拔喻侃任安徽宣城(今安徽宣州市)县尉,负责境内的社会治安。喻侃走马上任不久,接到驰报:外地一批流窜盗寇入境,大肆抢掠,扰乱社会治安。军情紧急,喻侃立即率捕勇出击。他明察暗访,张网以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股盗寇捉拿归案。
旗开得胜,首战告捷。宣城府帅臣丘祟对喻侃更是刮目相看,赞叹道:“君身手不凡,盗寇已闻风丧胆矣,可保一方平安无虞!”
临危运粮
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金兵进犯安徽,军情如火,刻不容缓。知府传檄命令县令及宣城县尉喻侃押粮饷 军,由历阳(今安徽和县)抵达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地处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保军粮安全,需由重兵护送。但当时护送军粮的士卒不满千人,又大多是老弱病残者。县令惊恐,借故畏缩不前。喻侃挺身而出,诫谕将士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前方军情危急,我等岂可临阵畏缩不前?”于是招募当地乡勇,扩编护粮队伍,日夜兼程,赶赴前线。
运粮队途经含山(今安徽含山县),有前方溃逃军卒带来消息:“我军前线已溃败。”是继续运粮向前,还是就地待命,或是打道回府去交差?护粮队军心动摇,部分将士胆战心惊,留滞不前,特别是新招募扩编的乡勇,更是如临大敌,几欲弃粮溃逃。
喻侃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他对左右亲随说:“军情危急,要舍命保住军粮,否则,我等罪不可赦!”于是急命悍勇兵士手执大斧,拱立左右,喻侃慷慨陈词道:“假如前方遇敌,我必一马当先,冲打头阵,要死我先死,你们可活。如今我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即使为国捐躯,也应忠于职守,万死而不辞!如尔等要临阵脱逃,我当执行军纪,先问我手中的大斧肯否应允?”众军被喻侃的气势所震慑,俯首听命,皆愿拼死效命。
在喻侃的率领下,运粮队又逶迤进发,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将军粮安全护送到淮河南岸嚎州前线交差。军粮有羡余,众人皆认为喻侃应得。喻侃清廉自守,毅然将羡余军粮全部归公,众人敬佩不已,皆叹服。
喻侃护送军粮有功。得到朝廷的嘉奖,诏命任庆元(今浙江宁波)府观察推官之职。适逢喻侃父亲去世,喻侃遂辞官回义乌守制尽孝。
三年丁忧守制期满,朝廷改任喻侃为隆兴(今江西南昌市)府观察推官。不久,喻侃又接到朝廷的任命文书,让他赴任宜春(今江西宜春)县丞。
赴任宜春
宜春地接赣(今江西赣州)吉(今江西安吉),民风黠慧,百姓多善诉讼,喜欢承揽官司,官吏也投其所好,从中渔利。喻侃廉洁自律,在办理各类诉讼案件时,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分清是非曲直,做到秉公办案,不徇情枉法,不草菅人命。只要有益于老百姓的事就敢作敢为,决不含糊。故而有的百姓即使输了官司,因为是喻侃经办的案子,也总心服口服,自责其咎。
时有三兄弟为争夺财产而诉讼。喻侃接到状子后,暗自寻思:“三兄弟刚刚分家析产,当时并无争议,怎么转眼就不顾兄弟情分反目成仇呢?”后来经过微服私访,了解到原来是老大借经营管账之便,私自隐匿了一笔财产,中饱私囊。后来东窗事发,两位胞弟愤愤不平,虽经老娘舅私下多次调解无效,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一纸诉状告到官衙。喻侃开庭审案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谕之以法。让老大自己反省,主动认错。经过努力,老大主动交出私匿的财产,三兄弟终于言归于好。
“头顶法理三尺剑,为民做主莫糊涂。”喻侃执法如山,不偏不袒,“喻青天”的名声不胫而走。当时凡上诉台部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希冀在上诉前,能听听宜春丞喻侃的意见,他们说:“(案子)得宜春丞审理,便死而无憾。”喻侃声名远播,可见一斑。
几年中,喻侃的官职几经升迁变动:职务由宜春丞迁签授镇南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其寄禄官由承直郎迁至奉议郎,朝奉郎。
喻侃生性耿直,对官场尔虞我诈、阿谀奉迎这一套十分厌恶。时值南宋末年,内忧外患,官场腐败,奸佞群小窃居高位,拉帮结派,任人唯亲,仕途险恶,这对一个立志报效国家、要为民请命但回天无力的低级官员来说,自然是忧国忧民、痛心疾首的。面对邪恶势力,喻侃洁身自好,他感叹道:“我须发皆白,怎么可与这等学识浅陋的群小较长论短呢?”再加上“幕中多新进,议论不合”,于是他辞官告老还乡,在义乌东河香山之夫人峰下筑室,名曰“芦隐”,闭门读书述著,过起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才华横溢
喻侃气宇轩昂,生性耿直豪爽,敢说敢当,敢作敢为。与人谈古论今,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直抒己见,侃侃而谈。谈到兴奋时,双目炯炯有神,且绘声绘色,手舞足蹈,自有一番独到精辟的见解,非常人所能及。
喻侃博古通今,尤长于文辞,很有名望,时通直郎杜游十分推崇他,曾评论曰:
质而不俚,华而不靡,愤而不激,怨而不怼。不以食脍炙为美,澹乎其有味;不以刺文绣为工,黯乎其有光。其感时念故,推物类情,抑扬离合,必究其源以扬其波,其不合于律者鲜矣。
其意思是说:喻侃其文如其人,虽质朴但不落俗套,虽文辞华丽但不矫揉造作,虽慷慨陈词但不偏激;虽多幽怨但不缠绵。淡泊明志,视功名富贵如草芥;不哗众取宠,于平淡处见精神。因此在说古论今,抨击时弊时,总能究根寻源,既独树一帜,又合乎情理,少有乖戾之语。
文人义士
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
朱熹、
吕祖谦、
陆九渊、
张栻为理学四君子。他们都注重于个人的修身养性,对如何有益于国家社会之功利却避而不谈。陈亮提倡
功利之学,力主抗金,在当时的理学界中独树一帜。据《
宋元学案》之《龙川学案》卷云:“当乾道、淳熙间,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四君子皆谈性命而辟功利。学者各师其说,截然不可犯。陈同甫(陈亮)崛起其傍,独不以然。”虽陈亮与朱熹平时互敬互重,私谊甚好,但两人在对“天理”、“功利”等问题的看法上,却各执己见.陈、朱之争是不可避免的。陈亮认为:
性命之微,子贡不得而闻。吾夫子所罕言,后生小子与之谈论不置,殆多乎哉,禹无功何以成元府,乾无利何以具四德,如之何其可废也。于是推寻孔孟之志,六经之旨,诸子百家,分析聚散之故,然后知对贤经理世故,与三才并立而不废者,皆皇帝王霸之大略,明白简大,坦然易行。
这段话的本意是人生在世,要以积极的态度投身社会,报效国家,建功立业,于社会有利。陈亮的“功利”学说标新立异,不同凡响,招惹其他学派的抨击。喻侃挺身而出,不辞辛劳,不遗余力地到处宣扬陈亮学说的要旨,让大家在比较中明辨优劣是非,使陈亮的学说较广泛地为大家所接受,从而发扬光大。应该说,喻侃既是陈亮
永康学派的重要骨干,更是陈亮学说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陈亮家人误伤人命,死者生前曾侮辱过陈亮之父。县尹怀疑此为陈亮所指使,于是就械其下狱,使陈亮蒙冤受屈,百莫一辩。喻侃与从弟
喻南强挺身而出,四处奔走营救。喻南强日夜兼程,赶赴永嘉拜见已致仕闲居的叶适,让叶适连夜秉烛修书数封。喻氏兄弟又急忙赶到临安,叩见诸台官,各述陈亮的冤屈,加上罗隐、辛弃疾等人的声援营救,使陈亮申雪沉冤,平安出狱。陈亮在一次聚会上,抚喻侃之背曰:“此死生而肉骨也”。危难中见真情,后人对喻侃兄弟的义举倍加赞常,被誉为“义士”。
后世楷模
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九月,喻侃走完坎坷的一生,与世长辞,终年84岁。喻侃一生嗜读书,不辍笔耕。特别是他致仕后隐居香山夫人峰,闭门谢客,勤于述著,著有《随见录》200卷、《芦隐类稿》50卷,此外还有一些诗词酬唱之作。因岁月久远,这些珍贵的诗文遗失殆尽,诚为一大憾事。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纵观喻侃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到,尽管宦海沉浮,命途多舛,但他为政勤勉,为官清廉,为人刚正。他一生勤奋好学,虽年已古稀,仍致力著书立说,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呕心沥血,一生行状,堪为后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