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时(1507-1571),明河南
光州(今河南
潢川)人,字中甫,号吴皋。明代漕运总督、南京户部侍郎。光州乡贤喻时与
刘绘、
胡宾被世人合称为
浮光三先生。
人物生平
据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严崇入阁,时疏劾之,帝不听。官至南京兵部侍郎。”
个人作品
《登五龙宫灵虚殿》
傍郭湖山翠色萦,凌虚台殿紫云横。
洲分洲合银涛涌,龙去龙来玉液生。
一啸东风游太乙,十年北极侍承明。
还山莫道无奇赏,唯有郁华万里情。
此诗所记,正是旧称“光州十景”之一的“五龙乔阜”之五龙宫:“去东郊一激矢远,有阜突起,潢水环之若玦,上建五龙宫,为郡人祷雨之所。旁峙层楼,杂莳花木,凭轩坐眺,所谓迩延野绿、远混天碧者,庶几近之。”乾隆《光州志》中另收录有喻时的《大别山》诗,及《与丰城族人书》。由此书可知,喻时“时惟我先祖十四岁渡江而北,家于河南光州,越我先父、兄弟、子孙,忽垂三、四世矣。”丰城为今江西省中部的一个小城。这个记载也佐证了明代大批南方人北迁的历史。
史料记载
据乾隆《光州志》记载:“早孤嗜学,嘉靖戊戌举进士。初令吴江,能除蠹弊,政清民和。擢御史,历按山西、四川,风裁凛凛。迁应天府丞、南京太仆卿,转都御史、巡抚真定,改提督,操江晋副都御史,总理漕运。擒大盗,奏减故部税额,以活饥民。寻总督三边,古囊入寇,合三镇兵击破之。赐金绮,入为兵部右侍郎。时为学以躬行实践为主,尝用朱墨笔分识善恶,以自省察,至老不替。故立身端严,在官在家,皆推为一时典型云。(节旧志)”
人物事迹
喻时,嘉靖十八年(1539)任,祖上豫章(江西丰城)松湖人,后定居光州(今河南
潢川)。早孤嗜学,嘉靖十年辛卯科举人,十七年戊戌科茅瓒榜三甲56名进士,授吴江知县。他到任作《吴江知县题名记》并刻石。
吴江富庶,财赋量大,贪猾的吏胥常常从中作弊营私。他审阅历年账册了解其中的底细后,立下严格的操作规程,使狡黠者无机可乘。凡是上下左右事关利害的来往文牒,他都锁在大柜中,亲自封发处理,使钻营打探的人根本无法看到。每天,他早早束装到堂视事,入夜方休息,无论寒暑都是如此。
他严于治吏,亲近取信于民。邻里间怄气争斗到堂,每次都让他劝解得双方满意而回。对百姓中危害不大的犯法行为,他从不动刑,总是训诫后就放还。凡是被他严厉惩治的,都是那些横暴不法之徒。他常常告诫自己,为官的公罪(触犯上司)不可无,私罪(对不起百姓)不可有,决不可因为害怕自己获公罪,而让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凡是老百姓的冤屈,他都要到上司那里辩白解释清楚。由于他的作为,每到夏秋完粮时,不需要号召,百姓和差役都十分踊跃。
嘉靖十九年(1540),将长桥巡检司衙门移建庞山村南。二十年,改建县衙仪门,为震泽镇三贤祠写祭文。二十年,大旱,并发生蝗灾,百姓饥饿难忍。他开仓济灾,设施粥处救济灾民。灾荒缓解后,他仍向御史请求蠲免,并建议将库存的罚没赃款等节余冲抵岁课缺额,百姓因而得以恢复元气。
他从不接受礼物,还常常自掏腰包接济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吏胥在他面前不敢言笑,百姓也不怕吏胥。虽然如此,在他任内,倒也没有告他黑状的,远近都称他“喻青天”。民间用“清惠慎勤”四个字概括他的政绩和行为。御史某巡查到吴江,发现没有什么疑难案子好审查,对他的才能大加赞扬说,喻时是可以代他行事的。横扇陈九章(字从一,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在任云和知县时,受到知府梁某的排挤,便回老家授徒终身,死时身无分文。他出资为之下葬。他曾与周用、沈汉、陆金同游太湖,留下《与周尚书用、沈左谏汉、陆副使金游太湖夜归》的诗:“七月七日太湖游,湖山婉娈追昆邱。郊行十里苍波棹,笑对三公碧玉瓯。鸂鶒凌烟投曲甫,蒹葭带素护芳洲。归来月上有余兴,银汉萧萧看斗牛。”任满,召人京为监察御史,先后巡按山西、四川。嘉靖二十一年(1542),与吏科都给事中沈良才等弹劾刚入内阁的严嵩贪奸行为。改任太仆寺卿,转都御史巡抚真定、保定。初到京时,兵部尚书王廷相很看重他,不想让他外补(出京任职)。他却说:“我不外补,谁应该外补。”一句话,问得王哑口无言。开始,王还以为他是在唱高调。以后,他到南京也干得很出色,王才心服口服。三十四年,任应天府(今南京)府丞。四十年闰五月,任提督操江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擒获大盗,奏减税额,救助饥民。十二月,总督陕西三边。正遇吉能人侵,集合三镇兵力将其击破,受赐金绮。入京为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先后任南京兵部侍郎、山阴(今绍兴)总督、南京户部右侍郎。卒,赐祭葬如礼。著有《天人图考》,载十二辰,各有图,用朱、墨笔分识善恶,以自省察,至老年时从不停止,立身端严,在官、在家皆推为一时典型。嘉靖《吴江县志》卷18,《明史》卷210,顺治《光州志》卷9,乾隆《吴江县志》卷8、22、23,乾隆《震泽县志》卷19、33,道光《震泽镇志》卷6,同治《南昌府志》卷29、30,同治《丰城县志》卷8,同治《苏州府志》卷21、142,光绪《光州志》卷8,《江苏省通志稿·职官志》卷10、11。乾隆《吴江县志》卷22记旱灾为二十年,而卷40记为十九年。
墓葬
后因触怒权贵,喻时被迁为南京兵部右待郎,遂告老还乡。不久又转户部左待郎。隆庆五年病逝于任上,安葬于老家光州。《光州志》记载有:“户部侍郎喻时墓,在州东二十五里(今潢川县
伞陂镇附近)。”
人物评价
喻时不仅有武略,而且文采斐然。著有《吴皋先生文集》、《海上老人别集》。乾隆《光州志》中另收录有《大别山》诗及《与丰城族人书》。安如山评价他的诗云:“吴皋诗格律宏雅,思出象外。”
喻时为学以躬行实践为主,曾用朱墨笔分识善恶,以自省察,直至终老不辍。故立身端严,在官在家,皆推为一时典型。喻时文武双全,敢于触怒权贵,勤政为民,为后世为官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