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皓
建筑工匠
喻皓(五代末-北宋初),浙东人,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建筑工匠,生卒年代因记载缺乏,只知道他在北宋初年当过都料匠(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长期从事建筑实践。在这长期的实践中,他勤于思索、并善于向别人学习,因而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建筑多层的宝塔和楼阁。在建造开封开宝寺塔是先做模型,然后施工,历时8年建成(宋太宗端拱二年,也即公元989年竣工)。在杭州建梵天寺塔时,他科学的解释了木塔的稳定问题。所著《木经》三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专著,已佚。宋欧阳修《归田录》曾称赞他为“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
人物简介
在过去的几千年来,中国古人建造了许多气势磅礴、庄严宏伟、规划严谨、设计精巧的宫殿、亭台楼阁、寺庙、宝塔和桥梁等建筑,其中的一些建筑虽然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漫长岁月,却仍屹立巍然,完好无损,成为我们民族古代科学文化伟大成就的象征。在那些为发展我国古代建筑技术而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名师巧匠中,北宋初年的木结构专家喻皓就是一位突出代表。
人物评价
欧阳修:其用心之精益如此,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
喻皓小传
宝塔
宝塔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进入中国的,是一种宗教象征的高层建筑。我国悠久的建塔历史是从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开始的。古代劳动人民和匠师,无论是在材料的选用,还是在设计的选取中,都创造性地建造了多种形式的高塔。在用材上,有砖、、砖等不同结构;在设计上,有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等各种形式,玲珑剔透,精巧美观,显示出科学和艺术的精美结合。喻皓继承并发扬了前人的建塔技术,尤其是建造木结构高塔方面更有创造性的发展。
木结构建筑
木结构建筑是我国古代的代表性建筑。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到了宋朝,木结构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且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完整的体系。但是当时这种技术主要靠师徒传授的办法来传播,还没有一部专书来记述和总结这些经验,以致许多技术得不到交流和推广,甚至失传。
喻皓的决心
为此,喻皓决心把历代工匠和本人的经验编著成书。据说他每天深夜睡到床上,还把手交叉地放在胸口,搭成木结构的形状,考虑怎样进行总结。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晚年写成了《木经》三卷。《木经》的问世不仅促进了当时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对后来建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喻皓的造诣
喻皓能取得这样高的造诣是与他刻苦钻研、谦虚学习的精神所分不开的。当时京城里有一座相国寺,是唐朝人建造的,它的门楼的卷檐造得非常巧妙。喻皓每次经过门楼,都要仰起头,仔细观察,研究它的造法。为了弄清卷檐的奥秘,喻皓有时坐下来,甚至躺在地下进行观察和研究。
尽管喻皓在木建筑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上成就优秀,但在封建社会里,喻皓只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建筑工匠,他的成就和著作同其他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一样,根本得不到统治者重视。后来《木经》失传了,喻皓的事迹也没有被准确的记载如史书中。喻皓辛劳一生为我国木制建筑所做的贡献为他自己建立了高大的丰碑。
人物轶事
喻皓定塔
北宋初年,中国还没有完全统一。当时占据杭州一带的吴越国王派人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了一座方形的木塔。当这座塔才建好两三层的时候,吴越王登上去,感到塔身有些摇晃,便问是什么原因。主持施工的工匠自信的回答说:“因为塔上还没有铺瓦,上面太轻,所以有些摇晃。”可是等塔建成铺上瓦以后,人们登上去,塔身还是摇摇晃晃。这个工匠一时没有办法,生怕被那位吴越国王责备,后来听说喻皓对建造木塔很有研究,便让妻子前去请教喻皓。喻皓笑着说:“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只要每层都铺上木板,用钉子钉紧就行了。”那个工匠照这办法去做,果然塔身稳定,人走上去不再摇晃了。
喻皓提出的办法非常符合科学道理。当各层都钉好木板以后,整个木塔就连接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人走在木板上,压力分散,并且各面同时受力,互相支持,塔身自然就稳定了,这是整体箱形结构的概念。从这个小例子可以看出,喻皓对于木结构的特点和受力情况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虽然他没有亲临现场,但依然能准确地指明问题的关键,说明他的实践经验是很丰富的。
喻皓造塔
主词条:开宝寺塔
宋太平兴国(976~948年)中,宋太宗想在京城汴梁建造开宝寺11级木塔,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一批名工巧匠和擅长建筑艺术的画家到汴梁进行设计和施工。喻皓也在其中,并且受命主持这项工程。
为了建好宝塔,他事先造了个宝塔模型。塔身是八角十三层,各层截面积由下到上逐渐缩小。当时有一位名叫郭忠恕的画家提出这个模型逐层收缩的比率不大妥当。喻皓很重视郭忠恕的意见,对模型的尺寸进行了认真研究和修改,才破土动工。
在广大劳动工匠的辛勤努力下,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建成了雄伟壮丽的八角十三层琉璃宝塔,这就是有名的开宝寺木塔。塔高三百六十尺(宋朝一尺大约合30.72厘米),是当地几座塔中最高的一座,也是当时最精巧的一座建筑物。可是塔建成以后,人们发现塔身微微向西北方向倾斜,感到奇怪,便去询问喻皓是怎么回事。喻皓向大家解释说:“京师地平无山,又多刮西北风,使塔身稍向西北倾斜,为的是抵抗风力,估计不到一百年就能被风吹正。”原来这是喻皓特意这样做的。可见喻皓在搞设计的时候,不仅考虑到了工程本身的技术问题,而且还注意到周围环境以及气候对建筑物的影响。
对于高层木结构的设计来说,风力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荷载因素。在当时条件下,喻皓能够做出这样细致周密的设计,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造。据说开宝寺塔建成后,喻皓曾求度为僧,数月后卒。可惜的是,这样一座建筑艺术的精品,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的一次火灾中被烧毁,没有能够保存下来。
主要著作
关于屋舍的营造技术,有一部专门讨论的书籍叫做《木经》,有说为喻皓所撰。此书将屋舍建筑概括为“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梁以下、地面以上为“中分”,台阶为“下分”。凡是梁长多少,则梁到屋顶的垂直高度就相应地配多少,以此定出比例。如梁长八尺,梁到屋顶的高度就配三尺五寸,这是厅堂的规格。这叫做“上分”。柱子高若干尺,则堂基就相应地配若干尺,也以此定出比例。如柱子高一丈一尺,则堂前大门台阶的宽度就配四尺五寸之类,以至于斗拱、椽子等都有固定的尺寸,这叫做“中分”。台阶则有“峻”、“平”、“慢”三种;皇宫内是以御辇的出入为标准的:凡是抬御辇自下而上登台阶,前竿下垂尽手臂之长,后竿上举也尽手臂之长,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的台阶叫做“峻道”;(抬辇的共有十二人:前二人称前竿,其次二人称前绦;又其次二人称前胁,其后二人称后胁;再后二人称后绦,最后二人称后竿。御辇的前面有队长一人称传唱,御辇的后面有一人称报赛。)前竿与肘部相平,后竿与肩部相平,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的台阶叫做“慢道”;前竿下垂尽手臂之长,后竿与肩部相平,这样就能保持平衡的台阶叫做“平道”。这些叫做“下分”。其书共有三卷。近年土木建筑的技术更为严谨完善了,已多不用旧时的《木经》,然而还没有人重新编写一部这样的书,这也应该是优秀的木工信得留意的一项业内之事。
“凡自下而登”四句:抬御辇升阶,当抬辇者都在台阶上时,最前面的二人(前竿)手臂自然下垂到手能握竿的最低度(“垂尽臂”),最后面的二人(后竿)则手臂上举到手能握竿的最高度(“展尽臂”),以此保持前后的平衡。这样的台阶比较陡,所以叫做“峻道”。下述“慢道”、“平道”,坡度依次降低,文意参此。
史籍记载
《梦溪笔谈·技艺》
《归田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1 15:39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评价
喻皓小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