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
1950年成立的剧团
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成立于1950年,山东梆子著名演员姚月芝带领一干人从金乡县来到嘉祥,与当地的几个戏班合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办的山东梆子剧团。建团六十余年的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面对传统戏曲演艺市场的分化和歌舞市场的冲击,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市场份额日趋扩大,成为活跃在鲁西南弘扬传统文化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骨干文艺力量。2008年,嘉祥县的山东梆子表演艺术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青年演员李霞、李福全先后被确定为市级、省级山东梆子传承人。
发展历程
嘉祥山东梆子剧团成立于1950年,山东梆子著名演员姚月芝带领一干人从金乡县来到嘉祥,与当地的几个戏班合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办的山东梆子剧团,演员近60人,上演的《对花枪》、《麻疯女》等引起了轰动,姚月芝主工青衣,唱腔优美独特,吐字清晰真切,表演入情入理,做戏声情并茂,在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一代享有盛名。她在潜心研究山东梆子演唱技巧的同时,涉足豫剧、河北梆子等多个剧种,博采众长,富于创造,丰富和完善了山东梆子的艺术风格。姚月芝的《对花枪》也成为了山东梆子的经典剧目。
1956年,嘉祥县办山东梆子剧团达到三个,专业演员200人,同时还有大量的业余剧团。1958年,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与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合并。1962年,整个合并后的剧团全部划归嘉祥县,这时嘉祥山东梆子剧团阵容整齐,各行当都有名角,成为名震鲁西南,响遍数省的专业剧团,张继爱、李云鹏、马金凤、李玉苓等一批高水平的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深受广大戏迷青睐。有“金嗓子”之称的李玉苓主工花旦,唱腔音色纯正,发声洒脱自如,高亢明亮。其中《三省庄》中黑景芝一大段叫做《夸将》的慢板戏,集中体现了山东梆子的艺术魅力,经她潇洒自如的演唱和乐队优美和谐的伴奏,达到了回肠荡气的境界,观众百听不厌,每次演出,观众不仅为演员频频叫好,还为伴奏乐队多次鼓掌。
嘉祥县山东梆子还以自身优势不断向四周辐射。1956年嘉祥县山东梆子某团演出到泰安肥城,被肥城县组建为肥城县山东梆子剧团。1959年嘉祥县山东梆子二团划归枣庄市组成枣庄市山东梆子剧团,嘉祥县山东梆子三团划归滕县组成滕县山东梆子剧团。1962年济宁市山东梆子(嘉祥与济宁市合并时期的戏校)所属青年山东梆子剧团调往曲阜成为曲阜山东梆子剧团,还有嘉祥县培养出来的一些山东梆子演员到附近市县剧团成为主角。
代表作
嘉祥县山东梆子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山东梆子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解放初期的1950年,嘉祥县便成立了山东梆子剧团,是全国第一个县级山东梆子剧团。由于群众基础好,骨干力量多,当时聚集了姚月芝窦朝荣、马金兰、范丽芳、窦玉谦等一批高水平的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其上演的主要传统剧有《三省庄》、《千古奇冤》、《花打朝》、《血手印》、《两狼山》、《对花枪》、《老羊山》,不仅在当地受捧,而且演出市场辐射到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等地。姚月芝主攻青衣,唱腔优美独特,吐字清晰、真切,表演真挚感人、声情并茂,在山东梆子领域享有盛誉。姚月芝博采众长,富于创造,在理论与演技上不断深化,丰富完善了山东梆子的艺术风格,被业界誉为“泰斗”,她表演的《对花枪》也成为了山东梆子的经典剧目,1956年在华东六省戏剧汇演中,荣获表演二等奖。窦朝荣唱腔高亢激昂,音质浑厚圆润,表演刚柔相济,在1954年的华东六省戏曲观摩汇演中,其保留剧目《两狼山》引起轰动,在上海舞台大放光彩,并获得演员一等奖。八十年代后期,剧团又涌现了李福全、刘余兰、杜玉珍、杨小巧、李霞孙保全等一批新秀,并多次参加省、市汇演,获得各种奖项。
为了更好地发展传承和弘扬山东梆子艺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2006年,嘉祥县成立山东梆子研究会,定期出版会刊,探索和交流山东梆子排演技艺,并连续多届主办了山东梆子名家名段演唱会,使得山东梆子这一杏林奇葩更加绚丽,使嘉祥山东梆子剧团更加辉煌。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获得“山东梆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参考资料
嘉祥山东梆子剧团.中国戏剧网.2005-4-20
嘉祥山东梆子剧团.中国戏曲网.2005-4-20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9 21:05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