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组
1931年赵亚曾、黄汲清命名的岩石地层名称
嘉陵江组原称“嘉陵江灰岩”。中三叠世早期。最初命名在中国四川广元市嘉陵江岸,故名。分布于川、鄂、滇等地。岩性复杂,主要为灰色、灰黄色、灰绿色薄层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有时夹钙质页岩,底部有砾状灰岩。其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西部的康滇古陆。碳酸盐岩沉积中富含有孔虫,总体厚400—800米。与下伏下三叠统呈整合接触。嘉陵江组的下部,可能属三叠系下统的顶部。
命名
赵亚曾、黄汲清,1931年,秦岭山及四川之地质研究。地质专报,甲种第1号。
简介
嘉陵江组时期,整个四川盆地碳酸盐台地相区。在海西一印支构造晚期(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岩相带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整个扬子板块为一广阔的克拉通盆地,其西及西南为逐渐向北波及的包括晚期出现的龙门山在内的康滇古陆 。整个嘉陵江组自下而上分为五个段即嘉一段,嘉二段,嘉三段,嘉四段,嘉五段。
特征
层型:正层型 四川广元飞仙关—须家河剖面(重测),1978。[124]。
特征: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夹微晶灰岩、“盐溶角砾岩”(井下见岩盐及石膏夹层)。含双壳类、有孔虫、头足类等。与下伏大冶组、铜街子组及上覆雷口坡组均为整合接触。
分布: 川、陕、滇、黔、鄂、湘、浙。
备考
同物异名:同物异名 巴东系、昭化石灰岩、永宁镇组、茅草铺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05 02:00
目录
概述
命名
简介
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