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传佛教文化中,将此生的磨难和清苦,看成是来世幸福的基础。因此,纹刻嘛呢石这种即能表示虔诚,又能带来“磨难(繁重艰巨的劳作)的信仰表现方式为广大藏族佛教信徒所接受,并使其精神发扬光大。随着他们不倦的纹刻,久而久之,大小不一的嘛呢石便越来越多,他们被整齐有序地堆放或垒叠在一起,便成了嘛呢堆和嘛呢墙。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不远的新寨地方,有一面嘛呢墙长约一百多米,据当地人说,”文革“前,这面“墙”约有两层楼那么高,后来,这些宝贵的藏传佛教文化遗存被当作建筑材料,成了路面和楼基。但这面“墙”的高度,仍有两米左右。当地人把这面浩瀚的嘛呢墙称作“加那嘛呢”,“加那”的本意是中原汉地,而在这里则指
玉树结古寺的第一任活佛加那多仁,多仁活佛曾在中原五台山一带修习佛经,他的名字因此就和“加那”连在了一起。据说,新寨嘛呢墙的第一块嘛呢石为多仁活佛所纹刻,步其后尘者便造访其道,长年累月,就有了这面嘛呢墙——加那嘛呢。
在众多的嘛呢石中,还有多幅佛像石刻画,这些石刻画生动形象,线条流畅,一如是一本书中精美的插图。和嘛呢石一样,石刻画也是藏族人民智慧和才华的体现,对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回故乡后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