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即对人而言不需要的声音,噪声超过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容许的环境状况,称为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有以下儿个特征:(1)局限性,噪声传播的范围是局部性的;(2)瞬时性,噪声污染是瞬时性的;(3)感觉性。
体系发展
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起被列为三大污染。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得到控制后,噪声污染被列为21世纪环境污染控制的主要问题。中国城市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多数城市处于噪声污染的中等水平,许多城市生活区噪声已高于60dB,成为中国现代城市的一大公害。据一些热点城市统计,目前噪声污染投诉事件约占到环境污染投诉总量的60%-70%,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其污染评估和治理工程也再次成为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热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专业比较齐全、技术较为先进、产品结构基本适应中国污染治理需要的噪声与振动控制产业体系,已形成一批系列化和标准化的通用噪声控制设备,噪声控制设备的品种、规格和性能有了一定的改进和提高,工程设计和工艺水平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统计,2009年全国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和工程技术服务的专业企业总数约500家,从业总人数超过1.8万人,行业总产值接近80亿元。
从技术水平来看,中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工程技术热点集中在公路和轨道交通运输噪声与振动控制,直流输变电网换流站、变电站噪声控制,城市环境噪声在线监测与综合控制,新型声学材料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水平和在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产品的研究开发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其中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行业内的大部分骨干企业已取得ISO9000和ISO14000认证,有些噪声控制产品不仅基本满足了当前国内市场的需求,并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每年均有部分产品出口。
2011年1月,环境保护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要加大重点领域噪声污染防治力度,并要求各地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和声环境质量改善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在“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中设立噪声污染防治章节。政府的重视将有效推动环境噪声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此外,“十二五”期间,中国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推进,其相关的声屏障等环境保护措施也被列入配套建设项目当中,成为中国噪声与振动控制产业的增量热点。
行业现状
资料显示,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企业数量不多,且普遍规模较小,行业中专业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约15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企业也只有60多家。
近年来,以德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外、先进或新颖的声学技术、声学材料和控制设备乃至合资企业已经陆续进入我国的环保市场。仅2006年在北京成立的日资背景的声学专业公司就有艾亚声学公司和日本消声研究所等。外资企业的进入在给国内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带来新技术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程度。
行业企业在噪声污染治理装备与工程设计水平上都有了长足进步,基本上能满足市场需求,而行业市场增量主要集中在交通与电力的噪声控制上,这使得行业市场竞争升级到空前白热化的状态。加上近年来部分项目招投标采用最低价中标策略,诱发同业间恶性低价竞争。在目前较为严峻的价格竞争和技术比拼的市场格局下,行业中的骨干企业普遍面临流动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双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