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脐莫及
汉字词语
噬脐莫及(拼音:shì qí mò jí)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六年》。
成语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六年》:“亡郑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噬脐莫及”。
成语典故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领兵去攻伐申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经过邓国(在今河南省邓县)。
邓国是南方的一个小国,与楚国有亲戚关系。邓祁侯的姐姐邓曼,是楚武王的妻子,楚文王的母亲;楚文王也就是邓祁侯的外甥。邓祁侯向大家介绍文王说,他是我的外甥,于是把他留下,并设宴热情招待。
邓祁侯还有三个外甥,分别是骓甥、聃甥和养甥。他们看出楚文王不怀好心,就请求邓祁侯把他杀了。邓祁侯不答应。于是三个外甥说;“将来灭亡邓国的,必定是这个人,如果不趁早打算,将来后悔起来,就像用嘴咬不到自己的肚脐那样,没有用的!如果要杀他,现在正是时候!”
邓祁侯听了这话还是不答应,说:“要是把他杀掉,以后别人再也不会来吃我其余的东西了。”三个外甥又劝他说:“如果大王不听我们的话,国家就要灭亡,到那时,你还能到哪里去得到其余的东西呢?”邓祁侯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杀楚文王。
但是,楚文王不久就对邓祁侯动了手。楚文王攻打申国回来时,就攻打了邓国。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又一次攻打邓国,终于灭掉了邓国。邓祁侯引狼入室,又不听三个外甥的忠告,最终被楚国所灭。
成语寓意
“马临险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如果马到了悬崖边上才收缰绳,船行驶到了江心才开始补缺洞,那么一切都将太晚,不是坠入悬崖,摔得粉身碎骨,就是沉入江底,被水淹死。正如邓祁侯的外甥所说,人永远也无法咬到自己的肚脐,错过的时机也永远不会再回来。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入生道路上的某个时间里,意想不到地遇上突然特别有利于自己的机会、境遇或其他客观条件。这些机会、境遇或其他有利条件显露的时间很短,如果及时加以利用,可以迅速改善自己的处境,开拓美好的前程;如果任其消失而不予利用,就很难再碰上这种易于成功的机遇和条件,致使自己不得不为争取同样的成功而付出加倍的代价和努力。因此,好机会必须及时掌握,及时利用。莫等道错过之后,才去悔恨“噬脐莫及”。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噬脐莫及”指咬自己肚脐是无法做到的,比喻后悔也来不及。紧缩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噬脐莫及”也作“噬脐何及”“噬脐无及”。
运用示例
唐·魏征隋书·李密传》:“但今英雄竟起,实恐他人我先,一朝失之,噬脐何及。”
明·陆采《怀香记·鞫询香情》:“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倘有后悔,噬脐莫及。”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四二回:“如若抗拒,真火焰昆冈,俱为齑粉,脐何及!”
清·林则徐《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若不趁此刻猛省回头,以后虽欲改图,噬脐莫及。”
清·解鉴《益智录·杨彩云》:“似君才貌焉往而不发达,奈何为此不法之举?倘有败露,噬脐无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4 08:19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