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氯匹定
噻氯匹定
噻氯匹定(ticlopidine)化学名为5-[(2-氯苯基)甲基]-4,5,6,7-四氢噻吩并[3,2-C]吡啶,分子式为C14H14ClNS,分子量为263.78600。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噻氯匹定
中文别名:5-(2-氯苄基)4,5,6,7-四氢噻吩并[3,2-C]吡啶;氯苄噻唑啶;
英文名称:ticlopidine
英文别名:Ticlopidine [INN:BAN];Ticlopidinum [INN-Latin];Ticlopidina [INN-Spanish];5-[(2-chlorophenyl)methyl]-6,7-dihydro-4H-thieno[3,2-c]pyridine;5-(o-chlorobenzyl)-4,5,6,7-tetrahydrothieno[3,2-c]pyridine;
CAS号:55142-85-3
分子式:C14H14ClNS
分子量:263.78600
结构式:
精确质量:263.05400
PSA:31.48000
LogP:3.89770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LD50小鼠(24h):55mg/kg静脉注射;>300mg/kg口服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74.43
2、 摩尔体积(cm3/mol):207.0
3、 等张比容(90.2K):554.7
4、 表面张力(dyne/cm):51.5
5、 极化率(10-24cm3):29.51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6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31.5
7.重原子数量:17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6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合成方法
噻吩溶于无水乙醚,在0℃缓慢滴加丁基锂乙醚溶液,再在室温搅拌。然后滴加环氧乙烷乙醚溶液,处理得2-羟乙基噻吩。将其溶于吡啶,在5℃以下分批加入对甲苯磺酰氯,室温搅拌,处理得磺酰化产物。该磺酰化产物和邻氯苄胺溶于甲苯,回流。滤除固体,滤液用盐酸提取。提取液浓缩,放置。沉淀用丙酮洗。然后将其与甲醛及水搅拌,回流,滤液用稀氢氧化钠碱化,异丙醚提取,经处理加入少许浓盐酸和丙酮,放置,析出结晶,即为盐酸噻氯匹定。
用途
抗血小板聚集药,能抑制ADP、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以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等多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能抑制外源和内源性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用于血管手术和体外循环发生的血栓、动脉闭塞性脉管炎及闭塞性动脉硬化。可降低中风、心肌梗死或血栓栓塞性卒中的血管坏死发生率。
药理毒理
噻氯匹定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血小板的活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二磷酸腺苷(ADP)起关键作用。当二磷酸腺苷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活化血小板膜表面的纤维蛋白原受体(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并使其结合纤维蛋白原进而引起血小板聚集(Ⅰ期聚集)。另外,血小板活化后又可释放二磷酸腺苷,导致血小板进一步聚集(Ⅱ期聚集)。噻氯匹定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包括Ⅰ期及Ⅱ期聚集)有强力的抑制作用,且作用持久。此外,噻氯匹定可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血液粘滞性,并提高全血及红细胞的滤过率。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易吸收,在服用后1~2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其血浆半衰期为6小时左右。服用后较快速地产生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第4至6天达最大作用。血药峰值与其最大效应间有24~48小时延迟。其药效作用不与血药浓度相关,其作用时间与血小板存活半衰期(7日)相关,故停药之后,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尚持续数日。在血浆中迅速清除,仅一小部分以原形药随尿液排出。活性成份的60%转化为代谢物随粪便排泄。代谢物可能具有活性作用。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预防脑血管、心血管及周围动脉硬化伴发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其中包括首发与再发脑卒中,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与单眼视觉缺失、冠心病及间歇性跛行等,亦可用于体外循环心外科手术以预防血小板丢失,慢性肾透析以增加透析器的功能。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片(0.25g),一日1次,就餐时服用以减少轻微的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
1.偶见轻微胃肠道反应。
2.罕见的反应:恶心、腹泻、皮疹、瘀斑、齿龈出血、白细胞减少、胆汁郁积、轻度氨基转移酶升高、黏膜皮肤出血倾向。
3.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2.4%)、血小板减少(0.4%)、胃肠功能紊乱及皮疹。上述不良反应多出现于用药后3个月之内。偶见用药数年后发生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报告。严重的粒细胞缺乏或TTP甚至有致命的危险,胃肠反应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及腹泻,一般为轻度,无需停药,1~2周后常可恢复。
禁忌
1.血友病或其它出血性疾病患者、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患者、溃疡病及活动性出血患者均不应使用此药
2.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患者,由于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往往增加出血的危险,故本品不宜使用。
3.对本品过敏者。
注意事项:
1.为避免外科及口腔科择期手术中出血量增多,术前10~14天应停用本药。若术中出现紧急情况可输新鲜血小板以帮助止血。静脉注射甲泼尼松龙20mg可使出血时间在2小时内恢复正常。
2.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患者,由于肾清除率降低,导致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加重肾功能损害。故使用本品时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必要时可减量。
3.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象,最初3个月内每两周一次。一旦出现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即应停药,并继续监测至恢复正常。
4.本品宜于进餐时服药,因食物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减低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5.服用本品时若患者受伤且有导致继发性出血的危险时,应暂停服本药。
6.为避免加重出血,择期手术(包括拔牙)前10~24天应停用本品。
7.用药过程中若发生出血合并症,输血小板可帮助止血。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可以透过胎盘屏障及进入母乳,应避免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任何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溶栓剂及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或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合用均可加重出血的危险。若临床确有必要联合用药,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实验室监测。
2.本品与茶碱合用时,因其降低了后者的清除率,会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并有过量的危险。故用本品期间及之后应调整茶碱用量,必要时进行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3.本品与地高辛合用时可使后者血药浓度轻度下降(约15%),但一般不会影响地高辛的临床疗效。
4.偶见本品降低环孢素血药浓度的报道,故二者合用时应定期进行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
专家点评
本品为血小板膜稳定剂、抗炎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作用机制为阻断血小板上纤维蛋白原受体,使凝血酶、二磷酸腺苷、血小板活化因子A2(TXA2)等血小板聚集因子同时失活,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尚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血小板内及血管壁上的前列腺素合成无抑制作用。噻氯匹定可能减低心肌梗死危险性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死亡率,且可减低血管成形术后立即发生血栓的并发症。另外本品对严重血管栓塞患者的血流和凝血系统的异常现象具有明显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参考资料
噻氯匹定.摩贝化合物.
噻氯匹定.化学品数据库.
噻氯匹定.医脉通·用药参考.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21 15:21
目录
概述
化合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