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随笔和随笔作家》《四季随笔》(原名《亨利·赖克罗夫特杂记》),是
吉辛的散文代表作。其中叙述的隐士赖克罗夫特醉心于书籍、自然景色与回忆过去的生活。其实是吉辛通过赖克罗夫特的自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因而本书是一部最富自传色彩的小品文集。吉辛自己穷困的一生,他对文学名著的爱好与追求,对于大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在书中均有充分的反映。本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是英国文学中小品文的珍品之一。
(
乔治·吉辛)也许是英国产生的最好的小说家。——乔治·奥威尔乔治·吉辛是新近最好的随笔作家之一。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只有《四季随笔》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写作的。《四季随笔》使他在以兰姆为首的一群随笔作家中都得到一个地位,除斯蒂文森之外,比任何其他新近作家地位更高。《四季随笔》的大部分魅力在于这种事实:它是艺术家性情的流露。有些知心话像兰姆的一样亲切,几乎同样令人愉快。——休·沃克。
乔治·吉辛(George Gissing,1857-1903),英国小说家、散文家,是
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最出色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一生发表过23部长篇小说,主要有《新格拉布街》(1891)和《在流亡中诞生》(1892)。另有游记作品《爱奥尼亚海岸游记》(1901),文学评论《狄更斯的研究》(1898)等。译者简介
李霁野(1904-1997),安徽霍丘人。教育家、作家、翻译家。1947年至1949年,在台湾大学任教。1949-1982年,在南开大学外文系任系主任。曾任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他的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影》、诗集《海河集》,译著主要有《不幸的一群》、《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我的家庭》、《简·爱》、《四季随笔》等。
译完《四季随笔》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算起来,初译用了近两个月,审校用了一个月,这本小书陪我跨越了难熬的冬天,在冬之篇的末尾,有这样一句话:“黑暗的日子就要结束,很快就又是春天了”,没错,译稿上交之后,就是酝酿着无尽希望的春天了。而我在轻松之余,也不免感到一丝怅惘。在译书的日子里,时时有尘务琐事来搅扰头脑,对一个心胸不算豁达的人,有太多烦躁抑郁的时候。而翻译这本书在我已经不是一个任务,而成为一种调剂和享受。
我愿把《四季随笔》比作柯灵笔下的江南小巷,感觉劳生草草、身心疲惫之时,随手读上几段,会让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如果心情抑郁、情绪烦躁,从枕边拿起它,沉下心来读几段沉思冥想的文字,你会豁然开朗,物我两忘。我常想,作者真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所以才能以如此豁达的心态和超然物外的态度来审视世界,也才能写出这样一本让浮躁的心得以安静下来的书。
作者乔治·吉辛,是英国的小说家、散文家,在狄更斯研究上颇有建树。《四季随笔》是他的一部半自传性质的文集,体裁介于日记和随笔之间,作者借亨利·赖克罗夫特,一个归隐乡野的暮年文人之口,抒发对大自然和恬静生活的向往,对书籍的热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更有一些有智慧闪光的思想片段。本书文笔优美精炼,文字朴实亲切,一段段写来,独立成篇,很多时候,扫一眼开头,便让人不忍释卷。虽然距离它的写作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那么久,但读来却没有丝毫的距离感。有人评价,这本集子表现的是一个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个体独立和自由的努力。而人性中深沉的东西确实是超越时间和国界的。吉辛也曾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在我的其他无益作品随着我的无益生命逝去时,这作品多半还会存在”。而这本书在我看来,也可以视为一位智者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其中有些文字醍醐灌顶,有些发人深省,每每读到 “与我心有戚戚焉”之处,便会令人心感欣然满足。
这本书的本名为《亨利·赖克罗夫特杂记》,以《四季随笔》的译名广为中文读者所知。我做了调查研究,发现它曾有四个译本,最早的是中华书局民国三十七年版,由时任山东大学外文系讲师水天同(著名主持人水均益的伯父)译注,定名《乡居杂记》,可惜只译注了“春”的部分。最完整也最权威的是李霁野先生的译本,虽然其“硬译”为现代读者所诟病,但瑕不掩瑜,先生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是我们这些后辈学习的榜样。书中许多希腊罗马作家的引文出处,先生参考了日本的原文注释本,大量详尽的译注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另外一种是郑翼堂先生的译本,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市面上已很难买到。最近的是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四季随笔》编译本,对原著进行了某些删节。这样看来,现代读者可以接触到的《四季随笔》中文完整版,只有李霁野先生的译本了,而先生1944年译完此书,距今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期间语文习惯变迁等,让这部经典文集有了重译的必要。念及此,我感觉自己的翻译是有价值的。首先,这是一个全译本,将作品完整地呈现给读者。同时,这是一本双语读物,如果读者感到译文不尽如人意,可以比照着原文来读,更能把握作品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