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刘氏宜茂公家族,古语说,国有史,府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是记录家族迁徙繁衍、贡献社会的真实文本,对教育家族后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刘氏宜茂公家族自江西迁湖南后,再迁四川、陕西、重庆,在川省大邑县、崇州市、都江堰、汶川均有分布,人丁兴旺,枝繁叶茂。
据家谱记载推算,刘氏宜茂公家族两次重大迁徙,分别在公元1500年和1700年前后,从江西迁入湖南到现在已经有500年以上了。俗话说,故土难离,选择不断迁徙以改善居住环境,说明家族具有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特质。先祖宜茂公从江西举家迁入湖南,兴家立业;国茂公12岁不顾山川险阻,入川寻找父亲,后又回湖南老家背肖氏老祖长途迁徙到四川;顺孝公,身高体壮,一个人从冬水坝背拌桶回家,桶里还出了一担谷子;也是顺孝公,抱着石滚连夜夯实了要修大房子的房基;纯长公幼年丧父,母改嫁,兄在街子学徒,依靠自己的勤奋、节俭、精明、善良,以及经常听取接受张土地爷(队上张姓亲戚)和二麻哥(队上刘全辉的爷爷)的教导,长期坚持打纸钱、做蜡烛、买谷加工卖米赚米糠钱等小本生意,避免了别人拉其入伙做非法之事等人生弯路,从而逐渐改变了孤苦伶仃、缺衣少食的情况,到解放那年的秋天,达到家里存有黄谷十八亩,田里十八亩黄谷待收的状况。 我宗支是1702年迁入都江堰市大观镇,现能够找到的最后家谱是1964年的抄本。到现在已经有47年,家谱原则上是三十年一修,因此修谱迫在眉睫。盛世修谱,乃人生一大幸事。2000年后,随着各地拆迁集中居住加快,老一辈的过世,宗族资料不断遗失。我父亲刘士珍甚是忧虑,因此不遗余力,与族人保大老爷一起到青城山石桥村黄泥岗、大观镇人字桥石冈沟拜祭祖先,到大邑县唐场镇寻找宗亲,找石羊刘映林、大观刘明清、康复路刘映福等多方寻找家族宗谱,收集完善相关资料,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人长期从事政府机关文字工作,熟悉网络,做比较完善的族谱需要大量人力财力耗费,暂不具备条件,因此暂且做一本自用的家谱,其中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待条件许可,再作比较全面的家族谱。刘映涛二零一三年二月二十六日于都江堰二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