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大学(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川外(SISU)”,位于中国
重庆市,是一所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市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是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是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四川外国语大学始建于1950年,在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成立。
1950年3月,根据中央关于培养俄语干部的指示,西南军区作出决定组建俄文训练团。4月,俄文训练团在重庆山洞正式成立。
1951年1月,西南军大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训练团改为附设俄文大队,直属校部领导。1952年5月,贵州军区俄文班学员到达重庆编入俄文大队。
1953年5月21日,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正式成立。1954年10月,西南高等教育管理局随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撤销而撤销,学校改属中央高等教育部领导。
1959年5月25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改为“四川外语学院”,设四年制俄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并陆续开设法德语专业,郭沫若为学院题写院名。1963年5月,由于专业增多,招生人数扩大,校舍不足,经四川省高教局决定,暂借北碚歇马场农机校校舍使用。学校决定英语系迁址上课。9月,根据教育部计划,四川省决定成立重庆外国语学校,学校被指定为接受外国语学校毕业生的十二所高等学校之一。
1970年11月,由于西南政法学院撤销,四川外语学院由北碚迁往沙坪坝烈士墓原西南政法学院校址。1971年12月,学校成为四川省唯一实行军管的高校。
1972年,学校停止招生六年后,开始恢复招生,面向全国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1979年1月,学校开始招收首批研究生。12月22日,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出国留学生预备部正式成立。
1980年6月6日,邓小平就四川外语学院德国专家关于学校校址问题的来信作出批示,西南政法学院和四川外语学院都要办,原校址一分为二,两校共用。学校校址最终确定为沙坪坝烈士墓。1982年3月19日,学校成为中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之一。1986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7年,重庆市成为直辖市后,学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划归重庆市人民政府领导。2006年12月,学校被增列为重庆市立项建设博士授予单位。2009年1月,通过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
更名发展
2013年4月14日,教育部下发文件正式批准学校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由重庆市管理。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9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20年5月12日,与四川大学等20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10月23日,发起成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2021年7月,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成立。9月,学校成为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
2022年3月8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立当代中国研究院和区域国别研究院庆典暨授牌仪式在学校宏文楼举行。12月29日,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影视产业学院暨西部影视译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2023年4月8日,成为
西南地区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7月,学校成为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12月14日,“成渝地区高校区域国别研究智库联盟”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成立,四川外国语大学担任理事长单位。
2024年10月22日,中国第一个宗卡语课程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正式开课。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四川外国语大学设有22个教学单位,开设有55个本科专业,其中外语专业26个(24个外语语种),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
学科建设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有12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项目特色专业、3个特色学科专业群。
师资力量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四川外国语大学有教职工1354人,专任教师899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为50.95%,博士占比为46.50%。学校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人才3人,教育部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7人次,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
教学建设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四川外国语大学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2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项目特色专业。建成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市级一流本科课程84门,获评2023年度“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慕课十年典型案例2个,市级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17个。
截至2024年5月,四川外国语大学获得多项国家级、市级教学成果奖。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建有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备案基地、2个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多个校级以上应用型研究平台。
研究成果
截至2022年1月,四川外国语大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2项,包括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省级项目109项;发表国内权威期刊论文45篇、三大检索论文27篇;立项“一带一路”相关项目55项。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获得重庆市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学术资源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130万册,涉及22个语种,电子图书185万种,电子期刊64460种共100万册,数据库总量达99个。引进包括中国期刊硕博论文数据库(CNKI)、超星发现系统、GALE参考工具书、PQDT学位论文等93个中外文数据库;自建德语特色数据库、随书光盘发布系统数据库,构建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外国语文》前身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80年创刊。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为全国外国语类核心期刊(2023年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扩展版、重庆市一级期刊,同时还被列入《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等。期刊设有“特稿”“外国语言研究”“外国文学与文本研究”“翻译研究”“外语教育与教学论坛”等栏目,其中“外国文学与文本研究”栏目多次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
英语研究》由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创刊于2002年,主要刊载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和翻译、英语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语言研究”“文学与文化研究”“翻译研究”“教学研究”,另外还开辟有“学术访谈”“叙事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国别文学研究”“海外来稿”等特色专栏,该刊就热点问题开设特别专栏,展示英语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该刊为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集刊,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版集刊收录。
合作交流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四川外国语大学与3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及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建有中澳商务英语、中法物流管理等2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多哥洛美大学、美国俄亥俄州东部中央教育服务中心建有孔子学院3所,与厄瓜多尔思源中国语学校建有孔子课堂1所。年均接收各类国际学生400余人、长短期外专外教70余人,外派教师100余人、学生600余人。学校是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GAFSU)高校之一,法语国家大学协会(AUF)正式会员单位,与国外政府及教育机构合作设立歌德语言中心、塞万提斯语言中心、意大利语中心、俄语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等涉外教育与文化交流机构。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四川外国语大学设有1所附属中学和1所附属小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重庆外国语学校)本部位于重庆市高新区石桥铺红育坡1号,分校位于重庆市九龙园区华龙大道10号,是在周恩来总理倡导下于1963年在全国首批创办的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是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学校以“外语优势、文理兼备、多元文化、国际接轨”为办学特色。具有在职教职工765人,具有图书馆、体育馆、模联教室、体育保管室等各类场馆,学生在国内学科奥赛中表现突出,2022年20人获得全国一等奖,4人入选国家集训队。
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于2020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位于沙坪坝区童家桥街道壮志路39号,其原为沙坪坝区烈士墓小学,由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合作共建。其发展目标为发展成为一所办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具有外语特色的小学。在合作办学中,四川外国语大学为附属小学提供活动场地,设立教师发展基金和学生发展基金,支持附属小学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等。川外附属小学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学生实习基地。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名由郭沫若题写。
四川外国语大学徽标为地球状,学校英文缩写的第一个字母S环绕地球,在SISU字母之下,有“重庆”字样;学校中文校名指向圆心,呈向心分布。寓意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进,为实现学校未来发展凝聚最大力量。
四川外国语大学徽章为题有郭沫若体校名的长方形证章,规格为5.5厘米×1.7厘米。教职工的徽章为红底白字,学生的徽章为白底红字。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旗为蓝底白字长方形旗帜,规格为192厘米×288厘米,旗面中央是学校徽标,下方为中英文校名。
精神文化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训为“海纳百川,学贯中外”。
学校在建校七十周年之际,明确学校。“海纳百川”是学校“德与行”的追求。“学贯中外”是学校“才与学”的目标。海纳百川源自《老子》“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寓意拥有崇高的德行和追求,有兼容并蓄的境界和大气。要求知晓变化,不断革新自己。学贯中外源自学贯中西,改“西”为“外”,寓意无论是地理层面抑或文化层面都需具有更宽广的拓展性,要求学校师生要有融通中外文明成果的胸襟和理想。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歌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校歌》。由宋名筑作曲。
四川外国语大学精神为守责、求实、开放、包容。“守责”和“求实”来自于人民军队“忠于人民、服务国家”的精神和“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作风,“包容”和“开放”来自于外语院校文化竞合、多元交融的文化底蕴和学科精神。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风为“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团结”意为凝聚目标、群体协作、和谐与友爱。“勤奋”意为一旦认准目标,就锲而不舍,不断创新,孜孜以求,奋斗不止。“严谨”是治学的态度,要求学校教风严谨,学风严谨,工作作风严谨,要求师生治学求知要严肃谨慎、严密周到。“求实”要求学校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读书与思索中求得真知,为人做事,要心系国家,要关注现实,要服务社会。
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校庆日为每年公历5月4日。
社团文化
截至2020年9月,四川外国语大学有67个社团,分为学术科技、政治理论、兴趣爱好、社会公益、创新创业五大类。
校园环境
四川外国语大学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占地面积达71公顷,背靠歌乐山,面临嘉陵江,校园呈梯级向歌乐山延伸,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和重庆市著名的和谐生态型校园,是大山城中的迷你山城。
镜湖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内镜湖水色清明,湖中长有草䓷,岸边建有亭榭,也有亭榭立于湖面,湖泊四周为林木从,郁郁葱葱,错落掩映。
对话雕像
对话雕像位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校内太阳广场之上,为孔子与柏拉图雕像,设于2020年,由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雕塑家焦兴涛创作,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校训——“海纳百川,学贯中外”,通过孔子和柏拉图这两位中西闻名的思想家来展现这一理念,展示西方与东方的交流、古代与现实的碰撞。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