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是四川大学九大基础校级实验(实习)中心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国内一流的工程训练基地。中心实习实验场地位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和江安新校区内,占地面积约14000平方米,环境优美。
中心简介
工程训练中心现有机电设备约750余台,固定资产近1200万元。1999年以后,工程训练中心先后获得世界银行贷款62万美元、学校“523实验室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学校专项经费的支持,用于购买普通机床、数控机床、激光雕刻机、快速原型机、电火花成型机床、等离子切割机、超声波焊接机、注塑机、工业机器人等一批先进的教学机床和实验设备,并自主开发了网络教学系统,极大的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使中心成为学校基础教学、创新实践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和开发,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
发展历程
工程训练中心是校级实验教学中心,是四川省第一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地区唯一独立获得世行贷款的工程训练中心,也是学校“523实验室工程”建设项目重点资助单位。中心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成都工学院机械实习厂,经历了成都科技大学金工实习中心,四川联合大学金工实习与培训中心等几次变迁,1994年在合校、整合后,成立了四川大学工程培训中心。1999年更名为四川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是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以及校级精品课程《工程训练》、《机械设计》的教学基地,同时还承担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中的认知、印证和实验等教学环节,以及面向全校的创新实践选修课和多层次的工程实践创新实训。每年全校有40余个专业、6000-7000名学生在工程训练中心完成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工程训练以及创新学习。2006年中心全年完成教学工作量达58.2万人?学时。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心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以及教材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教学成果特色明显。中心所建立的全新教学体系、开放式教学平台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在实现理、工、医、文多学科基础知识交*渗透方面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1.八十年代:教学方法改革
八十年代国内恢复金属工艺学课程和实习的高校不多,教学设施严重不足,为了缓解上述困难,在国内率先开展以制作电视片、幻灯片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建设和运用,以弥补教学经费短缺,设备不足的困难,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并担任教育部机械基础教指委金工组电教教材编写组组长单位。
在此期间由我校编制,中央音像出版社发行电教片2部,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联合编制(第一主编),国家教委电教司发行电教片1部。为兄弟院校主审电教教材20余部。1986年,“金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获得学校首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机床夹具与工件定位》成都科大制作,获四川省首届高教优秀电教教材三等奖《车床附件及工件装夹》成都科大制作,获四川省第二届高教优秀电教教材二等奖《车床类机床》成都科大、湖北汽车学院制作,获得机械电子工业部教育司首届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2.九十年代:新教学体系的建立
工程训练课程突破了原有“金属实习”课程内容的束缚,从原有传统制造技术为主,发展为除精选传统以外的,涉及到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以及生产运行管理和环境保护等范围,中心提出了“狠抓基础,精选传统,拓宽知识,学习工艺,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提升素质”的新型教学改革理念,并构造了新的教学模式。
1992年,《金工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获得四川省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建立“多模块,多形式,多层次”教学模式――《现代制造工程技术》实践课改革,刘胜青、罗阳等。3.2000以后: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和基地建设
经过两次合校后,中心面对的教学对象、教学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有更灵活、适应性更强的教学模式。在分析我校自身特点并对国内外同类相近课程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中心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专业门类齐全的特点,在国内率先提出“文理工交*渗透”的教学改革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国内起到一定示范作用。课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基地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取得多项特色明显的教学成果。
2001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新型综合大学多学科氛围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龙伟等(排名第2),赵世平教授等,“加快实验室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建立实验室新体系”,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赵世平教授等,“新型综合型大学理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项目,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工程训练培养文、理、工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新模式研究,刘胜青、罗阳等2005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理论与实践创新教学体系,殷国富等2005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以世行项目为依托建设工程实践课程教学新模式,刘胜青、罗阳、梅筱琴等2006年建成了《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省级精品课程工程训练中心面积1.4万平方米,教学设备750台(套),仪器实验设备总值1200万元。
近五年,工程训练中心人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主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1人获华为奖教金,4人获实德教师奖,获校级优秀教学奖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34人次获校青年骨干教师奖励。
十五期间共完成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省级教改项目14项。2门课程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担任主编并出版教材25部,其中“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训练”,是迄今为止同类教材中第一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0篇,核心期刊论文27篇。
2006年,中心通过省级验收,省教育厅授予四川大学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所获荣誉
2021年,中心获得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总决赛优秀组织奖。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