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是教育部、原国家计委批准的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成立于2001年12月,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建立的,旨在支持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通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实用型、复合型软件人才,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实现我国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学院现有软件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娱乐系三个系。
学院概况
四川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是教育部、原国家计委批准的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成立于2001年12月,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建立的,旨在支持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通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实用型、复合型软件人才,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实现我国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2005年5月,为了进一步整合各种教学和科研资源,学校决定,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行政班子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主要承担软件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生、第二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双证)、工程硕士研究生(单证)等两个层次的学生培养。
学院现有软件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娱乐系三个系,设有教授指导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学院师资队伍由专、兼职教师构成,共有29名专职教师,50余名校内双跨、双聘教师,还有来自美国等地的外籍教师,以及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IT企业的兼职教师。专职教师中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具有企业背景的教师9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10人。
学院学科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字娱乐技术、智能计算、图形图像、互联网技术、空中交通管制、地理信息系统等8个方向。学院教师近4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31余篇。
学院拥有13000平米的软件学院大楼,建有专业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信息安全应用实验室以及学生创新实验室等4个专用实验室,PC机400余台,免费开放,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践、开展模拟课题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实验环境。
本科教学注重上体现专业化、国际化和工程化特点,强调学生的数学和计算专业基础的建立,以及专业英语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学科发展、面向市场需求、面向社会实践培养人才。学院开设课程涵盖软件工程知识领域的主要方面,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计算机科学课程占30%,软件工程课程占30%,应用技术课程占30%。70%的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或英语教学,80%以上的课程教材采用近3年国内外优秀教材。引进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授课教师都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参考国外教育实施 “三学期”教学模式,在暑期开设小学期课程,聘请国外教师英语授课。专业课程的实验环节学时达到课程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并开设了软件开发实践和课程设计等专门的实践课程。
学院与国际上9家著名IT企业、国内23家IT企业建立软件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马里兰大学以及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高校就人才培养、教师培训、科研合作签订了合作项目。
历史沿革
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
1960年,原四川大学成为国家首批全国重点大学,
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
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
四川联合大学”,
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
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
学科建设
四川大学现已发展为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的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高校,“
985工程”和“211工程”、“珠峰计划”、“卓越计划”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全国重点的综合大学,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办学发展
2005年5月,为了进一步整合各种教学和科研资源,学校决定,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行政班子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学院设有教授指导委员会、顾问(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四个管理部门,建有设备先进的
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室、开放式软件实验室、信息安全应用实验室、四川大学影视动画工程中心和藏书丰富的图书资料室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4个行业软件专用技术实验室(实习基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学研体系。
按照国际惯例,学院的教职员工由专兼职人员构成。有专职教师21人,兼职教师有外籍教师、国内外著名IT企业高水平工程师、学校双聘教师组成。
办学理念
学院办学充分体现“国际性、实用型人才”理念,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宽厚的软件工程领域理论知识,更注重对专业运用能力、项目研发和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教学过程体现“三个面向”:面向科学发展国际最新潮流、面向市场需求、面向社会实践。引进了国际著名的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MU)10门核心课程,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萨克门托分校签订了联合招收计算机软件及
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协议。学院的专业课程绝大多数采用双语教学,最新英文原版教材的使用率达90%以上,并且,超过20%的专业课程直接使用英文授课。
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已经与国内13家、国际8家著名高校、IT企业和政府部门签定了合作事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4个行业软件实习基地。学院的实验室7*13小时免费向本院师生开放。同时学院自筹资金设立了学生萌芽基金项目和模拟实践课题。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全国性的多项大学生软件设计竞赛活动中,我院学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硬件设施
学院在江安校区建设了13000平方米的软件学院大楼,有设备精良、网络畅通的教室、实验室,以及功能完善的报告厅。齐全完善的各类软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川大学软件学院是教育部、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立的
示范性软件学院。它的成立是实现教育和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模式的一种尝试。四川大学软件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实用型软件人才为目标,以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办学为途径,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学院以运作企业化、办学专业化为办学的基本模式。在办学体制上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学校环境
软件学院以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支撑,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努力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这些人才能够掌握计算机及软件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从事计算机及相关领域中的软件设计、分析、开发、测试与维护管理,能适应软件学科的持续性发展,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软件工程设计能力的复合性、实用性的软件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中外合资机构、政府机关、研究部门及高等院校就业。
软件学院主要专业课程有: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操作系统、
面向对象技术、接口与控制编程、硬件基础与系统集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系统与网络安全、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与标准(ISO/CMM)和互联网络技术等,并将IBM、微软、CISCO等认证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中。
教学特色
该院学生来源主要是:一是统招生,学制4年;二是从本校二年级的学生转入,总学制4年;三是学院开办的软件方向第二专业,主要招收本校二年级非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总学制4年半;四是从本科和本科以上从业人员中招收软件方向的工程硕士研究生(MSE),学制2~4年;五是面向社会招收具有本科学历人员,攻读软件
第二学士学位。
在教学管理上,教师的聘用采取内请外聘的方法,并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软件企业聘请软件专家进行教学和指导。也将从国外合作院校聘请知名教授来任教和讲学。在校内聘请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安排、教材的使用等方面和国际接轨。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等许多国家的著名大学有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
2005年五月 计算机学院与软件学院合并为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为了更好地整合校内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科研、教学资源,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的组合优势,经多次的调研、研讨,学校党委常委决定,将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合并为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两院合并
2005年5月2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
杨泉明同志、校纪委书记徐兰同志和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汪朝清同志来到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召开了两个学院干部及副教授以上教师参加的合院宣布大会。会上,校纪委书记徐兰同志宣读了学校党委关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两个学院合并为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的决定,并就学校党委作出该决定的调研、研讨过程向与会的干部、老师作了说明,并就两个学院合并的意义、前景作了讲话。会上,校党委书记杨泉明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两学院合并之后的工作重点、学院发展的方向性思路及学院努力的目标提出了带指导性的工作建议。两学院合并宣布大会会前,学校领导召开了两个学院现有中层干部的见面会,宣布了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周激流、党委副书记邰明松主持党委工作的任命公示。就合并后的计算机学院现阶段运行、干部工作重点作了指示。
研究领域
网络与信息系统
1.特色
(1) 在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前沿技术和理论方面进行了长期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ATM性能分析、网络优化设计、排队理论、Internet应用,安全、光网络和宽带IP等网络前沿技术和理论方面进行了长期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在“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电子科学学刊”、“High Technology Letter”等期刊和国内外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1995年通过通信评议的项目“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研究”得到全国知名专家和同行的认同,被评为处于国内领先,获得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B-ISDN中ATM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获得了国国内同行的赞同。
(2) 重视实际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在进行前沿性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实际应用,在本方向上承担了较多的国家和企事业单位急需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自92年以来获国家教委重点项目二项,省科委重点项目二项,横向课题31项,总经费愈1000万元。
(3) 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实用价值:网络和信息系统技术的社会需求不断增长。网络和信息系统技术对社会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本方向的一些成果杂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中已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为优化网络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学术地位
基于数值计算和计算机模拟方法对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中同类、异类;互连网络拓扑优化设计;互连网络拥塞控制;多信道光纤
环形网络和互连网络可靠性性能分析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全国同行专家的通信评审为“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B-ISDN中ATM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获得了同行的赞同。
3.作用和意义
计算机通信网络和信息系统是当今信息化社会的最热点,围绕Internet技术、宽带技术和多媒体应用服务的广泛开展,为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学科是一个高科技的工程和研究项目,其相关产业众多,技术含量高,能带动一大批科技信息产业的兴起,为增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现实和重要的意义。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