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城学院(Chengdu Jincheng College),简称锦城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教育部2005年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办学属性为非营利性,主管单位为四川省教育厅。学校是四川省地方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应用型本科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历史沿革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时期
2002年10月25日,在四川省教育厅支持下,《关于合作创办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请示》正式提交教育部,申请拟按新的机制和模式在成都筹建一所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并达到在校生10000人办学规模。2004年10月,四川锦城实业有限公司成立,负责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建设。
2005年2月8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正式开工。2005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
四川大学与四川锦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试办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为独立学院。2010年8月,入选四川省地方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2012年,学校在全川民办高校中率先实现全部专业在川招生,2015年审计学(ACCA)专业在川招生。
成都锦城学院时期
202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成都锦城学院。
2024年11月7日,成都锦城学院新媒体产业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15个教学学院和3个特色学院,设有59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100余个专业方向。
学科建设
2023年7月,学校学科“工商管理学”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一支由知名学者和业内精英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以“双师双能型教师”为特色,教师总数1771人,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1.1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5.28%。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以及四川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其他各类专家库入选专家60余人,多名青年教师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师资队伍中,“有行业证书、行业经历、行业业绩,懂行业前沿”的双师型教师占比高达60.3%。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已获批各类国家级试点、项目、一流课程等共计64项,各类省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试点、项目、教学成果奖、科研项目等共计637项。《创业管理》《市场营销》2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等30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媒体采访与写作》等24门课程获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金课”等优质课程;《让数据会说话》等21门慕课上线国内主流慕课平台,其中14门被“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收录。
截至2024年5月,审计学(ACCA)为省内本科一批招生专业;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新闻学、通信工程、网络与新媒体、金融学7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获批5个“省级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项目”、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学校获批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以及3D引擎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等16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学会/协会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33项(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各1项),国家规划教材1部,省级规划教材2部,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2个。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榜单,学校在全国1278所普通本科高校中位列前16%,近五年成绩高居全国70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前50位,连续三年跻身全国民办本科前五强;在“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艺术类竞赛指数”榜单中位列全国本科高校前25%。“互联网+”大赛中,学生获国奖6项、省奖208项,学校蝉联九届“优秀组织奖”;“挑战杯”“创青春”大赛中,学生获国奖12项(含国家级特等奖1项)、省奖242项,学校捧得“优胜杯”1次。
“锦城学子”中还涌现出“全国三好学生”“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人物”“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四川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四川省见义勇为大学生”,四川省、成都市学联主席等优秀学子和团队。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国际教育学院,专业从事国际以及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学校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法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的7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与国外高校开展专衔本、本科双学位(2+X)、本硕连读(3+X)、硕士直通车(4+X)等合作项目,为广大学子提供优质的国际化发展平台。
学校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战略”,搭建校地(学校与地方政府)、校会(学校与行业协会)、校企(学校与企事业单位)、校校(与其他学校)的“四大合作平台”,已与四川省经信厅、四川省企业联合会、蜀道集团等800余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2项,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新媒体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儒学研究中心,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融媒体研究所、市场调查与预测研究中心、品牌建设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7项,其他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477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20年,学校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个,各类专利87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图书馆坐落在学校正大门中轴线上,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阅览座位近4000席。截止2024年5月,馆藏文献总量306.8万册。形成文、工、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共存、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结合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图书馆”“创新与创新管理服务型数字图书馆”等称号;与成都市图书馆共建“成都图书馆锦城学院分馆”,学生可共享借阅成都市图书馆318万册纸质图书。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成都锦城学院(Chengdu Jincheng College),简称锦城学院。
学校校徽图案由两个同心圆组成。两圆重叠,表示圆满成功。大小圆形成的外环,表示周而复始、永不止息。外环上方是学校中文名称,外环下方是学校的英文名称,“2005”表示学校在公元2005年建校。校徽内圆紧邻外环部分是在四川成都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校徽内核即核心部位呈正方形,标示的是校训“止于至善”,其书体为篆字体。
学校校旗的形状、颜色两面相同。旗面颜色分三种:红色、蓝色、黄色;形状为长方形,其长度和高度的比例为3:2。旗面左方缀学校校徽,右方为党委书记、终身校长邹广严教授题写的校名。其中,红色旗帜上的字为黄色,蓝色旗帜上的字为红色,黄色旗帜上的字为蓝色。旗杆套为白色。
精神文化
成都锦城学院的校训是止于至善。校训“止于至善”引自中国古代典籍名篇《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校训彰显了锦城师生立身处世、言行举止的价值取向:首先,要明确做人做事追求卓越的目标;其次,要践行不达此目标永不停止的奋斗精神。
成都锦城学院校歌由邹广严作词,龚专、田新明作曲,名称为《锦城学院之歌》。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开设学术创新、公益志愿、兴趣爱好、运动竞技、文化交流、艺术表演六大类学生社团106个;学校开展了班团文化节、班团文化博览会、学生文化艺术节、春耕节、阅读节、体育节、学术科技节等学生活动。
行政管理
校园环境
至善大楼是学校硬实力的体现,将成为锦城发展的新起点。同时,至善大楼也体现了锦城的理念、精神和文化的结合,建筑的风格、装修的颜色、建设布局和周边环境都体现了锦城文化特色,也都体现出锦城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