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龙泉校区是四川大学的一个校区,全称为四川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龙泉校区。该校区成立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经过两次合并建立,是四川大学从事社会服务,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服务的学院。
规模设施
四川大学龙泉校区是经过教育部批准备案,在原
四川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原成都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经过两次合并建立的,是四川大学从事社会服务,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服务学院。
规模
四川大学龙泉校区占地8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米,体育馆3万平米。
校园环境优雅,碧草如茵,景色宜人,空气新鲜,十分适合学习。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园地。
设施
现有教学仪器设备1000余万元,已配备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语音室,软件工程实验室,数控实训室,汽车实训室,多媒体实验室等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教学设备。运动设施配套齐全,教学设施先进,生活配套设施完善。
沿革
四川大学龙泉校区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汉代(距今2036年前)开地方高等学校先河的“文翁石室”,近可系及1704年创办的锦江书院和1875年兴建的尊经书院。
锦江书院是清代中期典型的古代书院,尊经书院则是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在任四川学政时创办、经学大师王运主讲的带有改良色彩的新式书院。它们同为清代有名的大书院,培养的学生中,既有经世之才,也有饱学之士。如
戊戌变法殉难的六君子中的两位四川人杨锐、刘光第,四川
辛亥革命领袖人物吴玉章、张澜等。
真正作为近代高等学校的原四川大学,是从1896年创建的以学习“西文西艺”为特征的四川中西学堂为肇端的。该学堂是四川总督鹿传霖奉旨创办、经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核准于6月18日(农历5月初8日)开堂的,它是当时四川惟一的省级新式学堂,也是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四川文化教育方面的产物。
教学实践
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学习大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仅要掌握一技之长,还要求学生获得两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使其走出大学校门,就能适应社会。
师资力量
四川大学专家教授担任教学督导,现已形成一支以四川大学教授讲师,外籍教师,行业专家,生产一线的管理者,技师为主体的教育水平高、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学制
学堂设有英法文科、算学科,学制四年,采用西式教学法,分班上课,实行学分制,生员分“学长”、“学生”、“附学”三个层次。
课程
学生至少学12类26门内容深奥的课程,毕业后由川督分发新式中学堂任教,也有少数出洋留学。
它与天津大学前身的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的南洋公学属同时期、同层次的近代新式高校。
招生对象
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的中专技校毕业生。
就业指导
学院在校区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专门负责合格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据统计2012年合格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6%以上。
继续深造
学生在全日制学习职业教育的同时,可以同时报读四川大学成人教育或自学考试相关专业或本科学习,取得四川大学本科文凭后可报考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