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评书
四川省传统曲艺剧种之一
四川评书又称白话演说、评话,是四川省传统曲艺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各地及云、贵部分地区。表演者用四川方言夹议地讲说故事,道具仅一张桌、一把折扇、一方醒木。开讲前拍醒木可以提醒听众,烘托气氛。折扇用作模似物体。
历史源流
四川评书源于唐代的“说话”及明代的“评话”而盛于清。咸丰后四川评书盛极一时,著名评书艺人有钟晓凡、代全懦。
据《成都通鉴》记载:最早的四川评书,是在市井搭棚设台,台上置一上书“评书”的方式形灯笼。说书人手扬折扇、退开弓步,讲述将帅交锋、两军对垒、吼喊厮、短打擒人,给人以筋响骨炸之感。
四川评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以具有四川地方语言特色而见称。由于书路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以说烟粉、传奇之类的风情故事为主,重在文说,讲究谈吐风雅,以情动人。“清棚”,是文人从事说书,没有程式,偏重文采,讲究“声、才、辩、博”的基本功,强调“抑扬顿挫,口齿利落”、“举一反三、思维敏捷”、“绘声绘色,唇枪舌剑”、“博览广闻、信手拈来”。
雷棚以讲史和金戈铁马一类的书目为主,重在武讲,讲究摹拟形容。金鼓号炮、马嘶虎啸,都通过艺人之口来表达,使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雷棚艺人中还有专长于朴刀杆棒之类的武侠书。此外,还有熔“清”、“雷”于一炉,文武兼备的一派,书路宽广,并编演了一些表现近代、现代生活的书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川评书还发展了一种韵文评书的形式,全用韵文叙述故事,演出时用朗诵的语调,琅琅上口。韵文评书专演反映现代生活的短篇书目,如《冷枪战》《战天池》《米拉山上的英雄》等。
20世纪50年代,四川评书艺人创造一种短小精悍的“韵文评书”,用韵文讲故事。20世纪60年代评书艺人和专业作者把一批革命长篇小说,如《红岩》《保卫延安》《烈火金刚》《林海雪原》《平原枪声》改编为评书讲说并取得成功引。 现代四川评书代表人物,民间曲艺艺术大师李伯清,在传统评书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新的说书形式,即“散打评书”引。 四川评书著名演员有王秉诚、钟晓凡、傅平川、唐玉龙等。 著名评书演员徐勍以“手有劲、眼有神、身有形、步有法”的精采表演艺术,博得观众的好评。
散打评书
从唐宋开始,评书逐渐兴旺,成为中国百姓茶余饭后重要娱乐休闲方式之一。上世纪80年代,评书再创辉煌,“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评书在那时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样。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大众娱乐方式日益丰富,听评书的人变得越来越少,评书艺术开始走下坡路。
不过在四川,评书离开百姓的步伐却似乎放慢了些,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末,评书在成都发生变革,由李伯清独创的散打评书火遍成都大街小巷,李伯清的出现让四川评书焕发生机,使得四川评书在评书衰退大潮中“逆流而上”,一时间,“李伯清现象”成为媒体和专家研究的话题。
相比传统评书,李伯清散打评书最大的贡献,在于评书内容的创新,内容更贴近时代,许多段子直接源于现实生活,这一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创新,也使四川评书得到了新发展。
说起四川评书,也许大家脑海中都会出现一个个子高高、身形消瘦、颧骨突出、长着眯眯小的三角眼、留着一嘬小胡子、额头光亮的男人,他就是李伯清,一个把四川评书通过创新,再推向街头巷尾的人。有很多成都人都说只有李伯清才能代表当代成都的“俗”文化,成都人都很喜欢这个瘦瘦高高,说书时神采奕奕的男人,从1994年李伯清开始说散打评书起,十几年的时间,人们都还是喜欢听他说散打评书。
李伯清开创了“散打评书”时代
李伯清的散打是“与时俱进”的,WTO是热点的时候,他散打WTO,“非典”期间他散打“非典”。2005年春节,李伯清在四川电视台还推出了“散打十二生肖”,节目中他不再单身上阵,还有川版“女子十二乐坊”——“锦城丝管·女子蜀乐”民乐组合为节目演奏量身定造的《十二生肖曲》,还有美女上台为李伯清伴舞。经常听李伯清说评书的人发现,李伯清说书的形式开始越来越多样化了。
李伯清爱收徒弟,他的徒弟中有几个在川内的电视台担任黄金时段的节目主持人,比如廖健、叮当、闵天浩等。廖健算是个把李伯清的散打评书活学活用的徒弟,他在散打评书的基础上开创了“川普说唱”形式。在舞台上一身嘻哈打扮的廖健,一张嘴,流行的RAP节奏里传出的竟然是:“你娃不要吵,你娃不要闹,桌子端起硬斗硬我炸得你娃跳。”廖健继承和发扬李伯清的经典“素芬”和“哈闷墩”,把它们编成了歌:“那天你在春熙路吃凉粉,我就在旁边啃蹄花……我们两个打哈哈儿,牵你手府南河边转圈圈。”曾有一时,《素芬》成了四川本土最流行的市民歌曲。
廖健还有一个师兄叫吕品,他是成都2004年流行一时的“方言动画片”的创造者。2004年2月,吕品策划了四川方言版《猫和老鼠》:小猫汤姆的名字叫做“假老练”,老鼠杰瑞叫做“风车车”。“假老练”和“风车车”在方言版里成了一对针锋相对的朋友,《猫和老鼠》在四川一上市就卖出了20万套,还直接掀起了国内的跟风:东北方言版、河南方言版、兰州方言版……
内容创新
遗憾的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维持多久。李伯清在散打评书如日中天时,选择离开成都转战重庆。散打评书显露颓势,一些人把原因归结为李伯清的离开以及缺少传人。然而这并非问题关键,即便李伯清已回到成都,也培养出了几个得意门生,但如今散打评书早已今非昔比,四川评书似乎难逃传统评书宿命。今天,除了李伯清仍继续坚持“散打”,另一位一直坚守传统本土评书的还有大师罗世忠
内容革新曾一度让四川评书焕发新活力,但仅靠内容革新并不能让四川评书实现持续发展。要赋予评书生命力,内容创新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在于现代传播方式和营销手段的运用。有关专家表示,当前文化产业要形成良性发展产业链,最缺的是现代营销理念和人才,传统文化要发展的前提,过硬的内容做支撑是第一步,但仅靠内容是无法维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从全国情况来看都是如此。
表演特色
四川评书以四川方言评讲。流行地区遍及四川城乡,由于语音相近,还流传到云南、贵州两省。四川评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以具有四川地方语言特色而见称。由于书路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以说烟粉、传奇之类的风情故事为主,重在文说,讲究谈吐风雅,以情动人。雷棚以讲史和金戈铁马一类的书目为主,重在武讲,讲究摹拟形容。金鼓号炮、马嘶虎啸,都通过艺人之口来表达,使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雷棚艺人中还有专长于朴刀杆棒之类的武侠书。此外,还有熔“清”、“雷”于一炉,文武兼备的一派,书路宽广,并编演了一些表现近代、现代生活的书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川评书还发展了一种韵文评书的形式,全用韵文叙述故事,演出时用朗诵的语调,琅琅上口引。
李伯清开创的“散打评书”,他的说书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以摆龙门阵、吹牛皮等方式,东拉西扯,以不正经话评正经事,用他对社会动态的敏锐观察和带有批判精神的生动剖析,让西南人骨子里的幽默大众化、平民化,非常贴近市民生活引。
书目介绍
四川评书的传统书目,经过历代艺人的积累和艺术加工,异常丰富,有“墨书”与“条书”之分。墨书即根据演义和小说改编、敷演的书目,有《三国》《水浒》《隋唐》《包公案》《济公传》《聊斋》《说岳传》《文武榜》(据弹词《再生缘》改编)等。条书即艺人创造的书目,有《王三槐反达州》《金鸡芙蓉图》《铁侠记》等。还有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重庆掌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评书演出了不少根据现代小说改编的新书目,有《林海雪原》《平原枪声》《红岩》《王若飞在狱中》等。
近代名家
老先生
在世的四川评书大家,首推徐勍先生,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川评书门中唯一获得有如此多成就荣誉的宗师级大家。
活跃在成都的罗世忠先生,重庆的曾令弟先生也都是四川评书艺术家,都有传人,但也无法挽回四川评书的颓势。
李伯清先生另辟蹊径,扬长避短,从四川评书中开辟了散打评书的新路子,曾红极一时,虽有传人,但尚无一人能传承他的艺术。
新生代
四川评书在新时代也难挽颓势,再因其对从艺者素质要求较高,年轻一代鲜有出色者,徐勍先生弟子袁国虎先生是年轻一代四川评书硕果仅存的四川评书传承人,其技艺高超,学识渊博,因自幼学习川剧,他评书表演风格火爆,深得其师“手有劲、眼有神、身有形、步有法”的精髓,是四川评书的未来之星。
传承意义
老评书人有的将醒木叫为“省悟”,,就是借此唤起人们分别善恶,劝人学好,不往坏处走,不作坏事。传承发扬评书艺术,颂扬真善美。传统的曲艺艺术首先需要在剧本创作上指向现实生活深层的精神诉求,通过塑造丰满感人的艺术形象,引领社会价值走向和民众的情感寄托,用精品力作弘扬时代主旋律。
传承保护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23年4月,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11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2 11:51
目录
概述
历史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