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谐剧
民国时期产生的新型曲艺品种
王永梭先生到现在在表演上以沈伐、涂太忠、李永玲为代表,在创作上以包德宾、严西秀为代表的春花烂漫,谐剧艺术已经在中国文艺的百花园中产生了难以抹杀的艺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谐剧作品
谐剧创始人王永梭1939年冬在合江县庆祝新军的游艺晚会上自编自演第一个谐剧《卖膏药》。1943年他将这一新曲正式定名为“谐剧”。此后,王永梭又陆续创作演出《扒手》、《黄巡官》、《赶汽车》、《开会》、《喝酒》等20余个谐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永梭又创作演出《在火车上》、《打百分》、《结婚》、《自来水龙头》等新剧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谐剧艺术得到极大的普及和发展,涌现出沈伐涂太中等一批颇有成就的谐剧演员。创作演出《这孩子像谁》、《霉不醒》、《我表个态》、《零点七》、《听诊器》等一批新剧目
四大尴尬
四川喜剧源远流长。四川话以幽默、风趣被誉为“最雅的方言”。但遗憾的是,在艺术形式多样化的今天,谐剧似乎已变得越来越式微,在全国发出的声音也越来越小。曾经辉煌的谐剧为什么会越来越边缘化?
尴尬一:《0.7》一说十几年
1998年,“谐剧之父”王永梭去世,谐剧的一个时代随着大师的离去而结束。没有大师的谐剧,这个四川曲艺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曲种也逐渐走向低谷。创作乏力,后继乏人,不少谐剧演员遗憾地表示,“以前演一出,下面笑成一片;现在呢,每过一个冬,掌声笑声就会又少一批。” 演员越来越没东西演,市场越来越窄。这一点,就连谐剧第二代领军人物沈伐也不能避免。他与编剧包德宾是一对合作了30年的谐剧“黄金搭档”,正是包德宾写的《0.7》将沈伐送上了春晚,但因误会,他们有10年的时间相互没说过一句话。无米下锅,沈伐的《王保长》《0.7》只好一说十几年,不断炒陈饭。沈伐和包德宾冰释前嫌“第二次握手”后,包创作了《红楼笑梦》,沈伐称,“我们10年的误会对谐剧的发展真是一个错误。”
尴尬二:全川编剧仅两位
那为什么谐剧的创作会面临如此困境呢?
沈伐弟子、第三代谐剧演员王迅坦言,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编剧的创作与收入不成正比,创作失去了积极性,不少谐剧编剧都改行去写小品、电视剧,专业创作谐剧的编剧队伍急减,数量上不去,作品质量也江河日下,目前谐剧高质量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
张廷玉是第一个女谐剧演员,她对现在谐剧的发展不无担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的节目也与时俱进,但我们的很多剧本中缺乏反映时代和热点的新鲜点子,为了搞笑不惜流于庸俗。失去了创新精神,也就意味着失去观众。”
当年王永梭集编、导、演于一身,编导演的矛盾并不突出。但第二代谐剧弟子中,却少有集创作、演出于一身的人才。沈伐说:“严格地讲,目前四川的谐剧编剧只有两位———包德宾和严西秀,他们要为那么多演员写剧本显然不现实。”
记者了解到,谐剧对编剧的要求很严,需要编导演三位一体进行创作,先有文学脚本,再搬上舞台尝试,再度创作,要与演员不断地沟通、不断修改。而就剧本而言,由于要由一个人展现故事和矛盾冲突,所以编剧也需要想得很细,语言要很精密,没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无法吃这碗饭。事实上,市场越萎缩,越无人愿意从事谐剧创作。创作和谐剧市场之间陷入了恶性循环。
尴尬三:缺乏大师级演员
因为电影《疯狂的石头》被大众熟悉的王迅坦言,谐剧很考演员的手艺。“优秀的谐剧演员一个人站在舞台上表演,和虚拟的人交流,观众却感觉热闹、生动。但有些演员缺乏专业精神,表演随意,甚至干脆自由发挥,哪里能加包袱就拼命加。站在舞台上那一刻,自己都不相信眼前有‘人’,眼神看过去都是乱的。观众好聪明嘛,哪肯买账!活生生把谐剧的牌子砸了。”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更一针见血指出,缺乏名演员也是谐剧的症结。“谐剧在王永梭走了之后,就没有出过大师级的优秀演员,要知道一个剧种的兴起,优秀的演员是最关键的因素。”
尴尬四:第三代青黄不接
沈伐遗憾地告诉记者,目前在舞台上坚持演谐剧的人不多了。“第二代演员中还在演出的已寥寥无几,第三代演员更青黄不接。我很着急。”他称,第三代演员中,他的徒弟王迅,胖妹钟燕萍算是比较冒尖的,《鹊桥热线》《乡村播音员》观众也比较认可,但是他们大量的时间是去拍影视剧、或者出唱片。独木难成林,光是几个演员支撑,也难成气候。“第三代传人中谁能接过大旗?尚无定论。”沈伐言语中难掩期盼之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4 19:27
目录
概述
谐剧作品
四大尴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