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锇
无机化合物
四氧化锇,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OsO4,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有类似氯的气味,有剧毒。微溶于水,溶于氨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等溶剂。其主要用于催化剂、氧化剂、化学试剂,还用于医药和制造白热气灯的纱罩等。
基本信息
化学式:OsO4
分子量:254.228
CAS号:20816-12-0
EINECS号:244-058-7
理化性质
密度:4.906g/cm3
熔点:40.6℃
沸点:130℃
外观:白色或淡黄色单斜晶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氨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等。四氧化锇的水溶液是很弱的酸,其化学式可表示为H2[OsO4(OH)2],它的第一级电离常数近似为8×10-13,因此稍具导电性。
化学性质:有强氧化作用,还原时变为二氧化锇或金属。四氧化锇蒸气在灼烧时和发生爆炸性反应生成锇粉。能与有机物反应。在有机化学中,四氧化锇可作为氧化剂使烯烃等的双键氧化,在氧化过程中,先生成含锇的环状酯,环酯又进一步被亚硫酸钠还原为顺式结构的二醇
四氧化锇是强氧化剂,不过,它的氧化能力稍弱于四氧化钌RuO4。例如,密度大于1.6×103kg/m3的盐酸能还原OsO4为H2[OsCl6]及Cl2,但低于此浓度的盐酸就只能还原RuO4而不能还原OsO4,该性质可用于钌与锇的分离。
制备方法
1.将金属锇粉末或的化合物放入石英管内,在氧气流中,开始加热至约300℃,最后加热至800℃左右进行反应,用两个硬质玻璃槽收集,后一个玻璃槽放在冰水中冷却,制得四氧化锇:
Os + 2O2 → OsO4
2.锇的粉末或锇的化合物在400℃自燃生成OsO4。制法是将锇粉在氧气流中,开始加热到300℃附近,最后加热到800℃附近。加热部分采用熔融石英舟,用两个接受槽也不能使其冷凝,为了把通过的OsO4收集下来,最后需在氢氧化钾水溶液(含有少量乙醇)中收集。如在空气中加热则会混进来低品位氧化物。用这个方法得到的四氧化锇和铂族其他元素(Ru除外)很容易分离,但混有钌时则生成RuO4,因为它是挥发性的,会混到OsO4中。不过这种情况在700℃以上才发生RuO4。故加热温度在700℃以下长时间加热是必要的。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68.3
重原子数量:5
表面电荷:0
复杂度:13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应用领域
其主要用于催化剂、氧化剂、化学试剂,还用于医药和制造白热气灯的纱罩等。其稀的水溶液可作生物染色剂。
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14mg/kg(大鼠经口);162mg/kg(小鼠经口)。
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引起严重眼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可因肺炎而致死。吸收后可引起肾炎和血尿。对皮肤可引起坏死性皮炎。进入眼内可引起严重眼损害,能够轻易穿透皮肤,且经吸入、食用、皮肤接触后都是毒物。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蒸气在灼烧时与氢接触会引起爆炸。与有机物接触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参考资料
四氧化锇.化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9 15:32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理化性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