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鼎沸
汉语成语
四海鼎沸,
汉语成语
,拼音:sì hǎi dǐng fèi,意思是形容天下大乱,出自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上》注引《献帝传》
释义
形容天下大乱。
出处
三国魏·曹植·《魏德论》:国无完邑,陵无掩骼,四海鼎沸,萧条沙漠。
例句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上》注引《献帝传》:当时则四海鼎沸,既没则祸发宫廷,宠势并竭,帝室遂卑。
《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
豪杰并起
,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南朝·沈约·《宋书·刘敬宣传》:方今国家乱扰,四海鼎沸,天下之重,在大人与玄。
五代·刘昫等:今江都篡逆,四海鼎沸。
清·张廷玉等·《明史·蔡道宪传》:今四海鼎沸,寇盗日滋。王不爱民,一旦铤而走险,能独与此曹保富贵乎?
成语辨析
【近义词】:天下大乱
【反义词】:四海升平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天下大乱
参考资料
四海鼎沸
.汉辞网.
四海鼎沸
.百度教育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21:16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