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镇
重庆市江津区下辖镇
四面山镇,隶属于重庆市江津区,地处江津区南部,东与柏林镇、贵州省习水县寨坝镇接壤,南与贵州省习水县大坡乡三岔河乡为邻,西接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北与中山镇连接,距江津区人民政府驻地70千米,区域总面积255.2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清初,境域属江津县十二都。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江津县第二区。
1950年,属江津县第九、十区。
1958年9月,分属常乐、四面公社。
1980年7月,设头道河公社。
1984年4月,头道河改为头道河乡。
1988年6月,头道河乡改设四面山镇。
2004年5月,撤销四面山镇,设立江津市四面山风景名胜区。
2011年1月,恢复四面山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四面山镇下辖龙潭湖1个社区,头道、四面、林海、洪洞、燕子、双凤6个行政村;下设5个居民小组、6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四面山镇下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龙潭湖社区、头道村、林海村、洪洞村、燕子村、双凤村、马家坪村,镇人民政府驻龙潭湖社区文峰路2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四面山镇地处江津区南部,东与柏林镇、贵州省习水县寨坝镇接壤,南与贵州省习水县大坡乡三岔河乡为邻,西接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北与中山镇连接,距江津区人民政府驻地70千米,区域总面积255.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四面山镇境内地形大部为山地,地处云贵高原大娄山北侧余脉,地势南高北低,海拔550—800米;境内最高点位于林海村蜈蚣坝,海拔1709.4米;最低点位于四面村双龙桥,海拔434米。
气候
四面山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温度13.7℃,1月平均气温6.0℃,极端最低气温-3.4℃(2008年1月12日);夏季7—9月份平均温度22—25℃;极端最高气温38.4℃(2010年8月16日);平均气温年较差17.5℃;生长期年平均142天,无霜期年平均285天,最长300天左右,最短26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410小时,年总辐射101.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10天(一般为2月10日—12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1522.4毫米,降雨集中在10月至次年5月;最大雨量2314毫米(1998年),最少降雨量1140毫米(2010年)。
水文
四面山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支流笋溪河上游,主要河流有茶坝河、飞龙河、笋溪河3条,境内河道长68千米,年均径流量88.4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四面山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洪灾、旱灾、冰雪等。洪灾平均5年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5—8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8月7日,涉及境内场镇、头道村、林海村、洪洞村等地,冲毁乡村公路40余千米,冲毁农作物253公顷,倒塌房屋200余间,人员伤亡5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00万元;严重的一次冰雪灾害发生在2008年1月4日—8日,遭遇百年不遇雪灾,造成公路结冰,照明、有线电视和电线杆线损毁,部分民房倒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00余万元。
自然资源
四面山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石灰石等。2011年,四面山镇有耕地面积2.5万亩,人均1.1亩,林地面积39万亩。
人口
2011年末,四面山镇总人口2333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500人,城镇化率27.9%;另有流动人口3000人。总人口中,男性12419人,占53.2%;女性10915人,占46.8%;18岁以下5504人,占23.6%;18—60岁13843人,占59.3%;65岁以上3987人,占17.1%;以汉族为主,达23291人,占99.8%;有回、苗、土家、壮等13个少数民族,共43人,占0.2%。2011年,四面山镇人口出生率3.8‰,人口死亡率1.02‰,人口自然增长率2.7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8.4人。
2017年末,四面山镇常住人口为13624人。
截至2018年末,四面山镇户籍人口为1501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四面山镇财政总收入8909万元,比2010年增长12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74万元,比2010年增长145.6%;人均财政收入3818元,比2010年增长126.7%。
2012年,四面山镇地区生产总值3.75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4亿元,完成招商引资51.5亿元。
2018年,四面山镇有工业企业1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农业
2011年,四面山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比2010年增长20.7%,农业增加值8520万元。四面山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四面山镇生产粮食12418.8吨,人均532千克,其中水稻6834.2吨,玉米2174吨。四面山镇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猕猴桃、西瓜等。2011年,四面山镇猕猴桃种植面积2500亩,产量656吨;西瓜种植面积800亩,产量1240吨。四面山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山羊、家禽为主。2011年,四面山镇生猪出栏量1.7万头,年末存栏1.3万头;羊出栏量0.1万只,年末存栏0.3万只;家禽饲养量17.6万羽,上市家禽9.7万羽。2011年,四面山镇生产肉类1512吨,其中猪肉1291吨,羊肉35吨,禽蛋31.5吨;畜牧业总产值4225万元;花卉苗木种植面积0.1万亩,年产值达8000万元。2011年,四面山镇水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1381吨,主要品种有猕猴桃、杨梅等。四面山镇渔业以淡水养殖草鱼、鲢鱼、鲤鱼为主。2011年,四面山镇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4.3平方千米,水产品总产量165.5吨,渔业总产值363万元。
工业
四面山镇工业以水力发电、建筑材料、食品加工为主。2011年,四面山镇工业总产值为到7974万元,比2010年增长13.1%,工业增加值2480万元;有工业企业7家,职工742人。
商贸
2011年末,四面山镇有商业网点196个,职工1467人。2011年,四面山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2亿元,比2010年增长22.7%;有城乡集贸市场5个,年成交额2500万元。
金融
2011年,四面山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418万元,比2010年增长21.9%,占生产总值的1.3%;年末有2家银行在境内开设了4个分支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2.4亿元,比2010年增长29.8%;人均储蓄10600元;各项贷款余额405万元,比2010年减少30.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四面山镇有幼儿园(所)11所,在园幼儿674人,专任教师19人;小学2所,在校生1174人,专任教师7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71人,专任教师3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四面山镇教育经费支出达67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9.1%,比2010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四面山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6人,经营管理人才23人,技能人才15人,农村实用人才32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四面山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有文化活动中心7个,有各类图书室32处,藏书3.5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业余文学创作队伍达65人。2011年末,四面山镇有各类有体育场地12处,体育社团1个,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4人。2011年,四面山镇有72套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506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500户,有线电视综合覆盖率53.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四面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25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5张,固定资产总值360元;专业卫生人员3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人,执业(助理)医师0.2人,注册护士0.1人。2011年,四面山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6万人次,住院手术140台次,出院病人0.04万人次。四面山镇重点医院有四面山镇中心卫生院。2011年,四面山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7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1万人,参合率96%;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四面山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52户,人数251人,支出55.4万元,比2010年增长7.6%,月人均184元,比2010年增长8.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73户,人数878人,支出112.5万元,比2010年增长9.4%,月人均106元,比2010年增长14.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5人,分散供养74人,支出54万元,比2010年增长16.5%;临时医疗救助2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29人次,支出5.5万元,比2010年增长14.3%;临时困难救济25人次,支出2.1万元,比2010年增长10.5%;有敬老院1家,五保家园2家,床位43张;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0.1万元,比2010年增长16.5%;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0.9万人,参保率达95%。
交通
四面山镇有S106省道过境,境内长26千米。2011年末,四面山镇有头道河至大窝铺、头道河至大洪海等县乡(镇)级公路23条,总长83.5千米;有镇村水泥(沥青)三、四级等级公路12条,总长145千米。
历史文化
四面山镇因四面山峰围绕,沟谷纵横,皆为大山而得名。
风景名胜
四面山镇境内有四面山景区;2015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有28处常年瀑布、8个高山湖泊,总计有大窝铺、八角尖、坪山、吊桥、花果山、水帘洞、骆驼山、象鼻岭、猴子山、老虎嘴、倒流水、和尚山、摩天岭等128个风景点。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四面山镇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6 16:56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