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鲈
杜父鱼科松江鲈属动物
松江鲈是鲉形目杜父鱼科松江鲈属鱼类。成鱼通体前部平扁状,中部接近圆筒形,向后部逐渐变细侧扁;头大,宽而平扁;口宽大,端位;吻宽而圆钝,上颌骨伸达眼睛后缘下方;眼小,上侧位;鳃孔宽大,鳃膜连接于峡部;前鳃盖骨具4棘。通体灰黑色,成年期渐变为黄褐色,繁殖期体色鲜艳,其鳃盖、鳍基橘红色;体侧具有5—6条灰黑色横纹,鳃膜和臀鳍基底具橘红色条纹;尾鳍、臀鳍、背鳍和胸鳍均具褐色斑点,背鳍鳍棘前部具一黑色大斑,腹鳍白色;吻侧、眼下均有暗色条纹。
动物学史
因在中国长江口附近松江产量较多,身较黑,故名松江鲈。初见于范晔《后汉书·左慈传》,载曹操宴客称:“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松江鲈鱼耳。”鳃膜具橙红色带状斑而似鳃孔,又名四鳃鲈、花媳妇及花鼓鱼。
松江鲈在鱼类学中不是鲈类。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后赤壁赋》中说“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实为“花鲈”而非松江鲈鱼。明代名医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卷四十四鳞部“鲈鱼”条目中因受前人影响而误将花鲈与松江鲈鱼认为是一种鱼。所云“四鳃鱼”“淞江尤盛,四五月(农历)方出,长仅数寸”道出了松江鲈的特征。而“状微似鳜而色白,有黑点,巨口细鳞”以及南宋杨诚斋的诗“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下不论钱。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春风已有真风味,想得秋风更迥然”所描述的应是花鲈。二者差异非常明显。
松江鲈自后汉即已被认为是中国东部沿海最珍贵的食用鱼类。晋代葛洪《神仙传》中称“松江出好鲈,味异他处”,其实只是松江秋季产量较多,黄河下游济南以东及南北也产。将来尚可依其习性要求,予以增殖。
形态特征
背鳍Ⅶ~Ⅷ-16~19;臀鳍15~17;胸鳍17~20;腹鳍Ⅰ-5;尾鳍15~17(10分支)。侧线孔36。鳃耙5~8。椎骨36。
体长为体高4.0~4.5倍,为体宽4.6倍,为背鳍前距2.7~2.9倍,为肛前距1.6~1.7倍,为头长2.7~2.9倍。头长为吻长3.0~3.3倍,为眼径6.5~7.0倍,为眼间距4.3~4.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4~1.5倍。
体前部平扁,向后渐变细而侧扁。头大,宽而平扁,棘和棱均为皮膜所盖。吻宽而圆钝,背面中央圆突,两侧各具一钝尖鼻棘。鼻孔每侧2个,均有短管状突起。眼较小,上侧位。眼间隔宽而凹入,两侧形成眶上棱。顶项棱低平,前端与眶上棱后端连接,后部外斜与眶后棱相接,无棘。眶上棱和眶后棱均低平无棘,眶下棱低窄,无棘。口大,前位。上颌长于下颌,上领骨伸达瞳孔后缘下方。上下领骨、犁骨和颚骨均具绒毛状齿群。舌宽厚,前端游离。前鳃盖骨后缘具4棘,上棘最大,后端向上勾曲,第四棘向前。鳃盖骨具一纵棱。鳃孔宽大。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假鳃发达。鳃盖条6.鳃耙短小,颗粒状。
体无鳞,被粒状和细刺状皮质突起。侧线平直,约具37个黏液孔。
背鳍2个,微连,始于胸鳍基底上方。第一背鳍基底短,鳍棘细弱;第二背鳍基底长。臀鳍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第二背鳍第四至第五鳍条下方。胸鳍宽大,圆形,末端伸越肛门,下部9~10鳍条不分支。腹鳍胸位。尾鳍后缘稍圆。
头、体背部黄褐色,腹部灰白色,吻侧、眼下、眼间隔和头侧具暗色条纹。体侧具4~5条暗褐色横斑。吻侧和眼下各具一喑带。第一背鳍前部与尾鳍基部各具一暗斑,除腹鳍白色外,头部背面、上体侧及各鳍均具黑色斑点,繁殖季节,成鱼头侧鳃盖膜上各有2条橘红色斜带,似4片鳃外露,故名“四鳃鲈”。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松江鲈为近海暖温性底层洄游鱼类,栖息于近海沿岸浅水水域和与海相通的河川、湖泊中。具降河洄游习性,在淡水中生长、肥育,到河口近海繁殖。4~11月,生活在淡水中的幼鱼和成鱼。经常栖息在有微流水、水质清澈、饵料生物丰富、水较深和有隐蔽物的场所。成鱼降河时间与当地气温和水温密切相关,在长江三角洲,多始于11月底至翌年2月上旬结束。幼鱼溯河从4月下旬开始,至6月上中旬结束,5月为溯河盛期。松江鲈营底栖生活,昼伏夜出,为肉食性较凶猛鱼类,摄食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底栖动物、虾类和鱼类等。体长40毫米以下个体,以枝角类为主要食饵;体长40~70毫米个体,除枝角类外还兼食小虾;体长70毫米以上个体,则以虾类为主,兼食虾虎鱼、棒花鱼和麦穗鱼等小型鱼类。生殖期不摄食。
松江鲈在自然环境中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强。成鱼在0℃的水温中也能生存。繁殖适温为4~14℃。松江鲈既能在盐度30~32‰的海水中生活和繁殖,又能在低盐度水和淡水中生长发育和育肥。在后期生长中需要低盐度而又含有微量碘的水域条件。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菲律宾、朝鲜半岛(西侧和南侧)、日本(九州岛西北侧的福冈、佐贺及有明湾)。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南达舟山、宁波及厦门,北达辽河口及鸭绿江;分布相当广泛,厦门、舟山、宁波、嘉兴、南京、长江三角洲各地和长江口、苏北沿海、胶州湾、烟台、秦皇岛、庄河、营口、旅顺等地均有分布,其中长江三角洲是主要分布区。
繁殖方式
中国黄海南部蛎牙礁是松江鲈的一个产卵场。凡盐度适宜、有一定附着物存在的沿海潮间带浅水区,均有可能存在其产卵场。怀卵量通常为5100~12800粒。亲鱼有守巢护卵习性。产完卵后,雌鱼先离去,雄鱼留守巢内护卵。护卵期间,若遇敌害,守护雄鱼与之搏斗。繁殖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卵黏性,卵径为1.48~1.58毫米,具油球。卵在盐度5~16的海水和人工配制的海水中,均能受精、发育。受精卵呈团块状,黏附在蚌类的空壳或砾石上孵化。孵化期较长,在水温14℃时,需26天。
降河生殖洄游的鱼类必须在一定的盐度条件下才能促使性腺达到性成熟,松江鲈等生活在淡水中时,其垂体前叶吻部的催乳素分泌区比较发达,而前叶主部的促性腺分泌区比较小。催乳素与渗透压调节有关,催乳素分泌的增加,抑制了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因此导致这些鱼在淡水中的不育现象。当它们进入海水后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区明显扩大,而催乳素分泌区缩小了。降海鱼类在性腺大生长和繁殖时需要大量甲状腺激素,而淡水中由于含碘量不如海水中多,不能满足甲状腺机能旺盛时合成甲状腺素的需要。因此对降海鱼类进行人工繁殖时,必须使其逐步过渡到海水中生活,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养殖技术
亲本培育
松江鲈鱼亲本培育可分为:早期(9~10月)、中期(11~12月)和后期(翌年1~2月)。
松江鲈鱼亲本主要来源:一是2009年上海海洋大学与我场合作所产子代培育而成的一龄亲鱼,二是2010年8月引进的全人工养殖松江鲈鱼成鱼培育而成的一龄亲鱼,还有少量2009年上海海洋大学与我场合作育苗后存活的二龄亲本。
每日早、晚巡视,查看亲鱼残饵、粪便、活动情况,以确定次日投喂量;及时吸污、捞出残饵,维持水质清新;每月进行一次亲鱼生长检测,掌握亲鱼生长情况;定期解剖、测量、镜检,了解亲鱼性腺发育状况;做好每日的培育观察记录。
松江鲈鱼生性胆小,培育池水质清澈,稍有人影晃动及轻微震动,都会引起亲鱼受惊而四散逃窜。有时,逃窜速度过快,易撞到池壁、鱼巢,昏厥或擦破体表,引发皮肤细菌感染、溃烂而死。因此,松江鲈鱼亲本培育期间,应保持培育池环境尤其是夜间的绝对安静。
成鱼养殖
淞江鲈工厂化养殖模式是在其人工繁育技术的基础上,对淞江鲈成鱼养殖过程中所需的关键生态因子进行人工模拟,构建一套适合于其生长发育的模拟自然生境系统,开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批量生产出淞江鲈商品鱼。该养殖模式建设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应用,所建立的一套模拟生态养殖系统(水面1000米)可实现年养殖商品鱼3~4万尾。
淞江鲈成鱼养殖车间主要是根据淞江鲈幼鱼期至成鱼期的生长发育特性,营造和模拟其自然的生活环境。该养殖车间的设计依据是淞江鲈野生栖息环境的生态因子的筛选和最佳组合。生产管理的依据是其自然状态下的生态习性,这就保证了生产的淞江鲈产品质量为野生天然品质。该养殖生产系统以生态水处理技术理念为指导,通过构建稳定高效的生物群落,替代常规思维下用蛋白分离器、臭氧发生器等价格昂贵的仪器来保证水处理质量的做法,建造和生产运作成本降低30%以上,效果却可完全满足淞江鲈生产的需要。淞江鲈工厂化养殖车间主要结构包括遮阳棚顶、养殖池和循环沟渠三部分。
淞江鲈进入成鱼养殖的时间一般为5~6月份,此时鱼种已经淡化至所需要的盐度要求,发育阶段已经转底栖,全长3厘米以上,生活习性与成鱼接近。此时鱼种抗逆性较强,便于包装运输,也能更快适应多种水体的环境。投放的鱼种需要进行精心挑选,一般在同一批次孵化的苗种中,尽量挑选规格均匀、体色鲜艳、活力强的健康鱼种。鱼种使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放冰袋降温,泡沫箱包装,空运或汽车运输至目的地。
淞江鲈成鱼养殖管理涉及的方面较多,下面将从密度管理、夏季降温管理、饵料管理三方面着重说明淞江鲈的成鱼养殖过程。
野生淞江鲈捕食活饵料,因此在淞江鲈的摄食习性上,对饵料的运动状态有一定要求,表现在淞江鲈更易摄食动态的饵料颗粒。驯化期间也表明,淞江鲈总是更趋向捕食从水面向水底沉降过程中的颗粒。而配合饵料颗粒一旦落到水底静止不动,淞江鲈对配合饵料颗粒变得不敏感,最终消瘦饥饿或自残而死。
综上可以看出,淞江鲈对饵料运动状态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克服,对落在水底的比重小的鱼糜颗粒也能摄食;而且淞江鲈对饵料的颜色无明显选择性或者说无特定要求。所以,淞江鲈通过驯化后,用非鲜活性饵料来代替活饵料是可行的,可尝试将软颗粒饵料作为替代性饵料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保护现状
松江鲈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已禁止捕捞。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工农业生产发展,水利设施大量兴建,截断了其洄游通道,进入内陆水域肥育的苗种数量大为减少,严重影响资源的再生和补充,同时工业排污日益增多,农药、化肥下泄,严重污染了水体环境,阻隔了其洄游通道,在此双重影响下,自然资源日趋衰竭。为拯救这一珍稀鱼类,有关研究部门对其进行了深入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人工繁殖和人工放养的初步成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0 17:36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