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
心理治疗,一般是由1~2名治疗师主持,治疗对象可由8~15名具有相同或不同问题的成员组成。治疗以聚会的方式出现,可每周1次,每次时间1.5~2小时,治疗次数可视患者的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而定。在治疗期间,团体成员就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和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以改善。
简介
团体
心理治疗,一般是由1~2名治疗师主持,治疗对象可由8~15名具有相同或不同问题的成员组成。治疗以聚会的方式出现,可每周1次,每次时间1.5~2小时,治疗次数可视患者的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而定。
在治疗期间,团体成员就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和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以改善。
团体
心理治疗的主要特色在于随着时间的进展,团体成员自然形成一种亲近、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团体关系和气氛。这种关系为每一位患者都提供了一种与团体其他成员相互作用的机会,使他们尝试以另一种角度来面对生活,通过观察分析别人的问题而对自己的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自己的问题。
基本原则
团体治疗并不像个别治疗那样有一套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理论,任何一种个别
心理治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论原则建立起相应的团体
心理治疗方法,因此就具体的治疗过程和方法,以及他们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而言,各种团体治疗都有很大差异,但如果从宏观和整合的角度来比较各派团体治疗,仍可发现它们在理论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无论那一种团体治疗都强调:心理问题、行为问题、行为障碍及各种适应问题是在人际交往中,或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发展和维持的,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集体关系的功能来实现,这一点是团体治疗所依据的最重要的理论思想。因此,各派团体治疗都十分强调群体关系的重要性。
人类的生活方式总是离不开群体关系,人在出生后,首先与家庭群体共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先后学会与邻居、同学、同事等许多不同的人相互交往,其中与许多生活中重要人物(如父母、配偶、老师等)的交往经验对个体的成长有更重要的影响。个体的各种心理活动也离不开人际关系,他在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社会化的学习,逐步形成对周围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以及对自我的认知体系,他们的情绪与行为反应也总是指向环境中一定的人和事,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也不能脱离与他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存在。
另一方面,个体的心理问题,如
情绪障碍、人际关系障碍、不适应的行为方式,以及其他各种适应问题也是在社会生活不同群体关系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某些不适应的行为方式可能是环境中不正确强化的结果;个体在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特殊反应模式可能会使他不能很好地顺应该社会的主导文化,从而产生各种适应性障碍;在某些
神经症或精神病背后,也可能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家庭模式和成长经历。
总之,各种心理问题离不开群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团体治疗的形式来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该是合乎逻辑、顺利成章的事。传统的个别
心理治疗往往把患者同其问题产生的环境隔离出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以及他对自己问题的描述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脱节,而团体治疗则突破了这种限制,它创造了一种与患者的现实经验紧密相连的集体关系,也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学习场所。
在这种治疗中,患者可以依据自己与他人所形成的特殊群体为参照框架,更为真实地观察、分析和描述自己的问题,并调动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的经验,通过与其他患者的相互作用,在别人的帮助下,更有针对性地做出生活的适应和改进。
有效原理
团体的情感支持
被他人授受与容纳——个人生活在社会里,假如不被家人、朋友或他人所接受与容纳,会感动孤苦伶仃,心情无所依托。假如自己有身心上的缺陷而被人拒绝或排斥,更是难受。团体治疗的基本功能就是让参与者感觉到自己被团体里在成员所授受,感到自己是团体里的一份子而感到心安、有所归属。假如是患病的患者,由于“同病相怜”可获得同情与授受。
群体的相互学习
交流信息与经验——团体是传达信息的媒介物。通过成员间的交往,可增进患者的内省力、自我理解水平和交往能力。通过角色转变,可看到别人眼中的我,并可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增加对他人和知觉敏感性,学习如何解决冲突。
群体的正性体验
享受群体团聚性——有些人自小没有经历过温暖的家庭生活或体会亲近的朋友关系,对于人际关系持有负性的看法和态度。对于这样的人,很需要去尝试正性的群体经验。假如参加团体治疗的成员能经由治疗者的督促,逐渐建立有群体团聚性,能体会到成员相互关心,能团结一致,有共同的利害感,相互帮助,能对人与人的关系持有健康的态度。
重复与矫正“原本家庭经验”与情感
重复与矫正“原本家庭经验”——所谓“原本家庭群体”就是指每个人在自己小时候所体验的家庭关系。因为家庭是个体最早期体验的群体,称为“原本”的群体经验。由于人与人所经历的家庭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原本群体经验。有些人饱受父母的温暖与照顾,经历充满情感与喜爱的家庭关系;有些人却儿时被抛弃、欺负或虐待,存留下来不敢回想或怨恨的过去,特别是心情不稳定或有心理困难的人,往往有不悦的原本家庭经验。
分类
团体心理治疗的形式非常多样:参与者可以有特定
精神科诊断、也可以没有;
治疗师可以参与其中、也可以作为
观察者;团体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封闭式的。团体治疗或许有特定主题,例如戒酒、加强对精神药物的认识、出院准备;也可以没有固定主题,例如人际互动团体。
(1)从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上可以分为四种:
活动团体(Activity groups): 当病患无法参与以下其他团体时,可以进行这种团体来加强社会技能,例如职能复健团体。
支持性团体(Support groups): 存在主义是支持性团体的理论基础。存在主义大师May和Yalom认为:人是能够自我反思、超越环境的,这是一种自我意识,如果能够扩延我们的这种自我意识就能提高丰富生活的能力。治疗师所扮演的角色比较接近知识上的卫教,
精神病患的家属或许可以从这样的团体中获益。
问题导向团体(Problem-focused groups): 例如戒酒团体。成员彼此支持、尝试辨认阻抗、发展出因应策略。
动力取向团体(Psychodynamic groups): 包含所有心理治疗与团体治疗的内涵,希望达到最终的内在改变。强调自我觉察、自我发现、自我认定和发展个人潜能,焦点也在个人内在于人际互动。
(2)从团体形式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团体治疗: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是指事先做了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安排有固定程序活动,让组员来实施治疗的团体;非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是不安排有程序的固定活动,对组员实施治疗。
封闭式与开放式团体治疗:开放式团体治疗是指组员不固定,不断更换,新组员有兴趣可以随时加入的团体;封闭式团体是指一个固定团体,从第一次聚会到最后一次活动,起组员保持不变,一起进入团体,一起结束。
同质式与异质式团体治疗:同质式团体治疗指团体组员本身的条件或问题具有相似性;异质式团体治疗是指组员自身的条件或问题差异大,情况比较复杂,如年龄、经验、地位极不相同的人,组员所抱有的问题也不同。
发展阶段
依赖期
观望、揣测治疗师的意思;整个团体处于不确定状态,缺乏结构、没有议题、只有个人目标而无团体目标;病人想表现出最佳行为,表面上试着给建议、协助别人,而自己则小心翼翼、不愿冒险。
冲突期
不愿依赖取代原先的依赖;对治疗师失望;表现成员间的冲突与竞争,会有挫败感与愤怒情绪(表现为不准时或缺席),成员间会出现粗话、攻击、嫁祸及不耐烦等;病人会表露负面情绪,试探团体是否值得信任。这种士气低落及失望是团体必须付出的代价,是迈向成熟健全团体治疗的必经之路。
亲密期
对治疗师有了更符合现实的看法,不认为他是万能的;成员问的冲突消失,「相互靠拢」取代「相互排斥」(我能否跟其它人更亲密靠近?);团体表现出更大的信任、分享(分担)以及自我揭露。此时所表达出来的负面情绪是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在充满支持力量架构的脉络中所产生。
疗效因子
1、利他思想:透过其对团体成员的协助而感受到自己蛮好的,或认识到自己的某些优点。
2、团体凝聚力:团体成员体验到的一种「大家在一起」的感觉,即团队(团结)精神。成员有被接纳及不再和旁人隔离开来的感觉。
3、普同性:成员接收到其它成员也有类似问题及感受,不再认为“只有我才是这样的”,从而降低了紧张不安的感受。
4、人际学习:成员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观感看法,从而更清楚了解自己问题的本(性)质。
5、人际学习:团体为成员提供了一定的机会,让成员有机会以一种更能适应的方式和他人关联、交往。团体是成员练习新的行为方式的场所,是一个实验场。
6、引导指示:透过治疗师或其它成员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给予建议。
7、情绪倾泄:成员在团体中将对过去或此时此地发生状况的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情绪得到缓解。这些情绪包括愤怒、悲伤、哀愁等,而在过去这些是很难或不可能让它释放出来的。
8、认同模仿:成员认为他就像团体中另一位成员或治疗师,因而在行为上模仿他。
9、家庭重现:在团体中重现某些原初家庭的不良经验,并给予矫正重整的机会。团体中新的、有效的经验将取代既往的不良经验。
10、自我了解:成员尽可能了解到自己行为的机制和起源,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的疾病。
11、希望灌注:成员看到其它人进步了或正在进步中,因而觉得团体是有帮助的,对团体能帮助自己产生乐观的希望。
12、存在因素:成员最终要接受他必得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的事实。
参加团体治疗的条件
1、有动机、想改变,准备好要做改变。
2、对团体治疗有信心,愿意参加治疗。
3、有足够的心理成熟度,能反思自己、关注他人,能耐受治疗过程中暂时的不如意。
团体心理治疗的目标
1、团体的目标:分为一般目标、特定目标以及每次会面的目标。
一般目标是指所有团体心理治疗都具有的。例如:减轻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与他人相处及合作的能力、加深自我了解、提高自信心、加强团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等。
特定目标是指每个团体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针对住院患者担忧
焦虑情绪的“住院生活指导团体”;针对丧亲人士的“走出情绪的低谷”;针对吸烟人士的“戒烟团体”等。
随集体的发展,每次会面目标也不同。例如:相识、增加信任、自我认识、价值探索、提供信息、问题解决等。
2、团体的目标具有导向、维持和评估的功能:对团体目标的清晰理解有助于组长选择相关的活动,使团体活动朝一定的方向聚焦。
3、不同理论指导的团体心理治疗的目标:心理分析团体治疗的目标是协助组员重整人格,自我性格的完善;行为治疗团体的目标是教导组员发展出一套自我管理的办法,从而能够控制自己的人生,有效处理当前和未来的问题;支持性团体治疗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组长为团体营造和维持充满真诚、尊重和共情的氛围,就可以导致组员自我形象和自主行为有所改变。
主要适应症
现代团体治疗主要有三种:
心理治疗、人际关系训练和成长小组。心理治疗的重点是补救性、康复性的,组员可以是精神患者,也可以是有心理问题的
神经症病人;后两种团体是成长和发展性的,参加者是普通人,目的是为了改善关系,发挥潜能,自我实现。团体治疗已经广泛应用在医院、学校、企业、军队、监狱等领域,适于不同的人参加。
专家观点
团体是一个微型社会的缩影,通过团体中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真实感受的反馈,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模式,促使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接纳自我,改善和调整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从而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
团体治疗由于治疗同盟的建立,易使人产生归属感,通过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其他成员的思想、情感或行为而产生共情。通过帮助他人,产生利他感,通过学习,习得一些技巧,对自信心提高、改善疾病症状有好处。
很多时候个体咨询做了很久都找不出头绪的个案,放到团体里,很快就会呈现出他的问题所在。尤其是对心理防御比较强,性格相对偏执的患者,在团体治疗里会很快暴露真实的人际模式,往往因为这些人际模式的互动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情绪困扰和困难,从而导致很多的心理问题,团体治疗中呈现出的问题(也许患者本人从来没有意识到的)恰恰是治疗和修通的非常重要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