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叶槲蕨(Drynaria bonii Christ)起源于拉丁,后渐渐的向亚洲国家衍生。该物种适合生长在阴凉潮湿之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台山)、广西、贵州、云南等雨量充足地区。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阿萨姆)高山上较潮湿的地方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种类特征
附生树上,岩石上或土生。根状茎横走,粗壮,粗1-3厘米,肉质,顶端密被鳞片;鳞片张开伸展,长2-12毫米,宽1.5-3毫米,顶端长渐尖而呈尾状,基部卵形而为盾状着生,中部深棕色,边缘及上部锈黄色,边缘有密睫毛。基生不育叶无柄,心脏形,圆形,肾形至卵形,长10-15厘米,宽8-12厘米,顶端钝或圆,基部浅心脏形而有互相覆盖的耳,边缘全缘或有圆形的浅裂;叶脉两面均明显,侧脉下面隆起,上部的向上、中部的平展,下部的向下反折成弧形,小脉下面明显而隆起,联结成伸长的网眼,少数有单一的内藏短小脉,叶厚纸质至薄革质,坚硬,两面均无毛,上面黄棕色而有光泽,下面灰棕色而暗晦,正常能育叶的叶柄长10-20厘米,深色至淡色,光亮,无毛,基部被鳞片,两侧有宽仅1-2毫米的狭翅几达基部,能育叶叶片长圆状卵形,长30-70厘米,宽20-30厘米,羽状深裂几达叶轴而形成宽约1毫米的狭翅,裂片3-7对,斜向上,相距1.5-3厘米,阔披针形,长7-20厘米,宽2.5-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稍狭长而下延,边缘近全缘至浅波状,有软骨质的边,顶生裂片同形,稍大,叶轴淡棕色,主脉,侧脉及小脉淡色,均无毛,侧脉明显,纤细,上部稍向上弯曲而达于叶缘,横脉明显,在每对侧脉之间构成5-6个大网眼,大网眼内有几个不整齐的小网眼,内藏小脉单一或很少分叉,反折,顶端呈棒状,叶薄革质,干后鲜绿色或变淡棕色,无毛,上面光亮。孢子囊群细小,圆形,散生,在中肋两侧不规则地排成2行,在相邻两对侧脉间有2至4行,生2-4小脉交汇处。孢子囊上无腺毛。孢子囊表面光滑。
本种提示
本种形体极似其分布区南边的D. sparsisora (Desv.) T. Moore,但以其饶钹形的全缘 (罕呈波浪状) 而远较小的干膜质不育叶和根状茎上的鳞片为阔披针形等特征易于区别;后者的基生不育叶远较大,硬革质,边缘缺裂深达1/3,根状茎上的鳞片基部圆形,向上突然狭缩成长钻形。已往的文献中,报道过D. sparsisora也分布到中国,均系本种之误。与其相近的栋叶槲蕨D. quercifolia(L.)J. Sm.植株较大,高达1.3米,不育叶长达30厘米,宽10-20厘米,边缘浅裂,孢子囊群通常在侧脉间排成整齐的2行,在我国仅产海南岛。亚洲热带其他地区,澳大利亚也有。
生长环境
附生林下树干或岩石上,海拔100-1300(-1700) 米,在雨季开始萌发基生叶,开始绿色,很快变成棕色,继之能育叶出现,旱季时能育叶干枯脱落。本种在广西也作“骨碎补”用。模式标本采自越南河内。
主要价值
【药 名】:团叶槲蕨。
【拼 音】:TUANYEHUJUE。
【来 源】:为槲蕨科植物团叶槲蕨的根茎。
【功 效】:舒筋活络、补肾益精、补虚消疳。
【主 治】:用于跌打损伤、骨折、
肾虚耳鸣、
小儿疳积。
【性味归经】:微洁,温。入脾、肾、肝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