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村战斗
1933年12月12日—14日在黎川县谭溪乡团村发生的战役
团村战斗发生于1933年12月12日—14日,旧址位于黎川县潭溪乡团村村。团村战斗是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战斗之一,交战一方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另一方则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初期,国民党军队发现红军主力在黎川一带,陈诚、吴奇伟、周浑元率三个师十五个团进行“围剿”,我军由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在此与之交战,彭德怀带病指挥,我军以一万二千人击溃敌军三万余人,俘敌近千人。当时,红三军团司令彭德怀的指挥所设在黎川县城通往德胜关大路之间团村的一座高山—撮斗寨山头上。
战斗简介
1933年11月24日,蒋介石为保障其十九路军的侧翼安全,截断红军退回福建泰宁、建宁之归路,决定以北路军第三路军主力向江西黎川地区集结,向德胜关、泰宁方向推进。12月12日至14日在黎川县谭溪乡团村与中国工农红军发生了著名的团村战役。最终红军获胜。
战斗经过
敌人第三路军主力向指定地区集结,其中,第八纵队周浑元部下属第九十六、六、五师集中在黎川地区,11日向团村、东山、德胜关推进。与此同时,第五纵队罗卓英部下属第九十四、六十七、十四、十一师集中在三都、横店和黎川附近地区,以策应周浑元部的行动。
12月12日晨,敌两个师行进至团村以东10余里,离德胜关仅10余里。其中敌第六师经余庆亭、谢家排、五都向李家排逼近;敌第九十六师经鲤潭桥、大芸塅、新嶂、三都向团村靠拢,这两个师为第一梯队;另外,第五师尾随第六和九十六师之后,行进至团村以东三五里处,为第二梯队。快到中午时,敌人的这三个师摆成倒品字形,开始修工事。
以周恩来、朱德为首的红军总部下达了阻击敌人向南推进的作战计划:对周浑元部实施突击,消灭周敌一部,但不与其全部决战;红五军团实施断敌交通、扰乱筑堡垒等行动。
红军预先布置了一个师在敌正面牵制,分多组向敌人佯攻,引敌人注意;另以三个师,即红三军团四师(师长张锡龙、政委黄克诚)、五师(师长李天佑、政委钟赤兵),红五军团十五师(师长吴高群、政委萧华),共1.2万余名指战员,隐蔽在远近各个山头阵地,严阵以待。近午,敌军4万余人,陆续进入了红军隐蔽在敌之第二梯队左侧五六里路处。
彭德怀抓住敌人第一梯队只展开一半兵力、第二梯队还在忙着筑堡垒的战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声令下,正面佯攻改为正面强攻,埋伏之主力(三个师)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击敌人第二梯队。
战斗打响于12月12日中午时分,埋伏已久的红军指战员扑向敌第二梯队,如猛虎扑入羊群。阵地上红军战士的“冲啊!杀啊!”的呐喊声、响亮的军号声和枪弹声相交织,威震敌胆。被吓破胆的敌人,连滚带爬,争相逃命。敌第二梯队大乱,波及第一梯队两个师,他们也惊慌失措弃阵逃命。
敌军总指挥陈诚见败兵像决堤的洪水般后退,又看到抬伤员的担架队排成长龙向后撤,顿时恼羞成怒,接连开枪击毙多名逃兵和下属军官,传令向红军阵地冲锋;同时急调空军和炮兵增援,可是,两军搅在一起,飞机大炮无法展开火力。
当时彭德怀正发疟疾,看到战场上硝烟四起,敌军人仰马翻,红军战士英勇杀敌,病顿时好了很多。战后他对这次战役进行了描绘:猛虎扑群羊,硝烟弥漫;人海翻腾,杀声冲霄汉。地动山摇天亦惊,疟疾立消遁。狼奔豕突,尘埃冲天,大哥未到,让尔逃生。
敌人不甘心失败,很快重新集结,和增援部队一道开始分三路向团村反扑。他们用飞机、大炮对红军阵地轮番轰炸,又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凭借着人多枪多武器先进,气势汹汹地发起了集团冲锋。红军战士个个是钢铁硬汉,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抗击着敌人的进攻,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树木,工事炸毁了,就躲进弹坑。他们誓言:“人在阵地在!”一些负轻伤的战士不下火线。各级指挥员更是身先士卒,哪里战斗激烈,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夜幕降临,敌人已溃不成军,无心恋战,只得狼狈逃窜,往北撤回黎川县城。红军以1.2万人击溃3万余敌人,击毙敌军千余人,俘敌300余名,缴获枪支300多支。敌军一名旅长重伤,两名团长丧命。在名垂红军光荣战史的团村战斗中,红三军团四师师长张锡龙壮烈牺牲,红五军团十五师(少共国际师)师长吴高群身负重伤,于12月24日在福建建宁红军医院去世。
参考资料
团村战斗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黎川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2022-04-24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8 18:09
目录
概述
战斗简介
战斗经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