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新思路:如何把正确的事做对
2013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国企改革新思路:如何把正确的事做对》是2013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卫祥云、朱敏。
内容简介
《智石·高层智囊系列:国企改革新思路》内容简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国企改革既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也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密切关联。本书从价值层面和操作层面,厘清“什么是正确的事”和“如何正确地做”;再从分配、思路、垄断、效率、体制等方面,论述改什么,以及如何纳入“顶层设计”体系;最后从分类管理、统一出资、行业监管、阶段推进、产权到民几个方面,论述怎么改。本书适合所有对中国国企改革感兴趣的政府官员、企事业管理者、个人阅读学习。
《智石·高层智囊系列:国企改革新思路》编辑推荐:石油、石化、电信、铁路、金融……垄断国企改革已拉开序幕,未来几年如何破除垄断,民企的机会在哪里?
亮点1:国企婆婆亲述如何通过顶层设计,破解垄断
亮点2:国资委主任痛陈如何有效避免垄断国企用全国人民的钱再去购买天价灯等奢侈品
亮点3:上市公司独董力挺“国退民进”的诸多理由
亮点4:揭示民企的机会何在
作者简介
卫祥云,独立学者。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重点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非营利组织发展、产业经济及食品安全监管。山西财经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先后在原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国家经贸委内贸局、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担任科员、处长、副司长、主任。兼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学术顾问、工信部《现代产业经济》杂志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著有《第三者生存:中国行业热点扫描》《改革的逻辑》《智石·高层智囊系列:国企改革新思路》等多部著作,并发表《从国企改革看体制机制的创新》《论企业家才能发挥的制约因素》等多篇经济学论文。
图书目录
上篇国企改革改什么
第一章国企改革路线图 003
一、国企改革的真问题 004
二、国企改革的三个阶段 011
三、竞争性国企如何退出 017
四、非竞争性国企如何改革 023
五、终极目标:产权到民 029
第二章“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 037
一、“国美案例”的启示 038
二、“效率”问题的真伪 050
三、症结在于“全民化”与“私有化”之困 056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 062
五、民营企业改革的问题 068
下篇国企改革怎么改
第三章国企改革,把正确的事做对 081
一、国企改革:如何做正确的事 082
二、分类管理:如何把正确的事做对 090
三、“十二五”规划与国企分类管理 102
第四章国有垄断企业改革的两大误区 111
一、国有垄断企业不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12
二、国有垄断企业分配机制不宜“市场化” 129
第五章“大国资”已经破题 141
一、“大国资”统一监管是必然趋势 142
二、“国新”,新在何处 151
三、“整合”的目标是“退出” 160
四、国有银行业改革的突破口 167
五、“文化国企”的定位与监管 175
第六章国企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189
一、空谈“主义”只能贻误改革契机 190
二、必须“顶层设计”的十大问题 202
三、“顶层设计”:最不坏的路径选择 211
四、经济学家如何参与“顶层设计” 220
五、国企改革如何“顶层设计” 229
附录 237
附录一国有企业改革大事记 238
附录二改革的逻辑与制度创新 244
附录三论企业家才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259
参考文献 277
序言
《智石丛书》总序
智石总顾问吴敬琏
自2008年以来,为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出台了种种救市方案,中国也依靠海量投资的注入,保持了很高的GDP增长率,被视为率先复苏的典范。但是对中国而言,研判救市措施的利弊得失,不应只着眼于短期绩效,而应有更长远的眼光,观察中国在这次危机中所暴露出的严重内外失衡是否已经获得了改善?其中的关键,在于是不是抓住了危机中趁势改革的“机会窗口”,避免了还是助长了行政干预的常态化倾向。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从近期看,可否顺利抵御系统性风险,规避本丛书编委会主任汤敏教授所说的“黑天鹅”事件?从中长期看,能否通过提高效率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为今后保持较为平稳的经济发展势头创造条件?所有这些,都成为一切关心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牵挂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有识之士心头高悬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为学问者,以经世济民为己任,此情此境之下,怎能不忧心忡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人?
二十年前,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后,1993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据此目标制定了经济改革的总体规划,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50条”),并从1994年起开始了经济体制的系统改革。再经过1997年中共十五大开启的“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改革,最后在20世纪末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
不过,这一初步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背负着命令经济的沉重遗产,延续下来就形成了一种“半市场、半统制经济”的过渡性体制格局。这种体制中命令经济遗产正阻碍着中国经济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进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一方面,由于政府主导着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导致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型;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和对资源的巨大支配权力,产生了普遍的寻租环境,以致腐败迅速蔓延而难以遏制。
这种“半市场、半统制经济”有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一种前途是深化改革,建立法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在规则基础上运行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另一种前途是强化政府对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管控,使中国经济堕入国家资本主义甚至权贵资本主义的陷阱。现在有人尽管也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用语,但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所谓“政府驾驭下的市场经济”。从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来讲,市场交换是自主和自由的交换,只有这样的交换才能形成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的价格,从而有效地配置资源。那么,政府驾驭市场、政府控制价格的经济还能叫做市场经济吗?如果政府凌驾于市场之上,对资源流向起决定作用,就无所谓市场配置资源,也无所谓市场经济体制了。
下一步该怎么走?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还是沿着强化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越来越多的学者有了基本共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道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光明的未来。
对于近年来社会各界的改革呼声,中共十八大做出了正面回应,宣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在经济改革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便“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改革方面,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可以说,重启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现在的问题在于怎样落实。落实十八大的决定,需要采取两项重要的步骤:第一,在由下而上的创新的支持下提出各项重点改革方案,进而汇成改革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二是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下,坚决克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特殊既得利益的阻扰,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2012年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斯(Alvin E. Roth)曾经在 1988年编辑过一本纪念后来与他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沙普利( Lloyd S.Shapley)学术贡献的论文集。他在书中说:“学者的两大义务,一是要光大先贤的重要思想,二是要让这些重要思想能够到达范围更广的听众。”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像沙普利、罗斯这样,将思想的发展和传播视为自己的使命,孜孜不倦地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学术平台传播,唤醒尘封的智识,放大理性的声音,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专业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和全体国民的福祉。积极推进改革,既是包括学者在内的所有公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也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套由青年学者朱敏总编的《智石丛书》就是上述理念的体现。丛书的作者群以研究现实社会问题的学者为主体,内容涵盖经济发展、改革战略、民生建设、产业提升、社会创新等议题。希望通过不同思想、学说、方案的呈现、碰撞和互补,与读者一同努力创造思想,凝聚共识,推动改革,使好几代中国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国家的“中国梦”得以实现。
是为序。
2013年1月29日
名人推荐
中国经济,究竟往何处去?从近期看,可否顺利抵御系统性风险,规避“黑天鹅”事件?从中长期看,能否通过深化改革、提高效率,为今后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势头创造条件?
——吴敬琏 丛书总顾问,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参考资料
国企改革新思路.电子工业出版社.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03 17:27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