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前南京金陵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培养研究生的机构。该班吸收大学文﹑史﹑哲学科的毕业生入学
研究﹐旨在造就高级国学专门人才﹐为当时东南地区各大学之首创。
第一期于1934年秋季开办﹐招收学生十六名(其中女生六名)。按该班章程﹐学生入学后﹐各人自选一课题﹐然后收集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文学院指定学有专长的导师加以指导。曾担任该班导师的有﹕胡小石﹑黄季刚﹑汪东﹑胡翔令﹑吴瞿安﹑刘衡如﹑刘继萱等﹐皆为当时知名学者。导师为学生开设专修课﹐如老子﹑刘章史学﹑程瑶田考古学﹑史汉文学﹑二窗词释﹑李怀民重订中晚唐主客图等﹐并聘请校外名家作专题讲座﹐如佛学大师欧阳竞无曾为该班作何为佛法之究竟目的的学术讲座。研究班力戒浮躁学风﹐深得东南学界称道。学生的研究论文分为小学﹑史学﹑文学三种﹐汇编为丛刊。研究班共办两期﹐每期学习期限为一年。毕业学生共三十人﹐大都任教于各大学。
[师资]王少农国学班由著名国学家王少农先生主讲,同时聚集一大批当前重要的国学家前来讲授,熊晋仁先生讲《易经》、禅宗,邵天泽先生讲古琴,徐天舟先生讲唐诗,朱病起先生讲《左传》。以上皆可选修。复兴文化,宏扬国学,王少农国学班是中国当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国学班子。
[性质]王少农国学班不是一个只为了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地方,虽然知识与技术也是它的必修课,王少农国学班重在引导国人重建信仰,做真正中国人,最看重学生的“士人品格修养”。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一批又一批有信仰的人,为中国各界注入新鲜血液。
[历史]王少农国学班酝酿于1997年,当时熊晋仁、王少农等人苦心研究国学,呐喊中国文化复兴。王少农国学班前身是香山书院,由已故著名教育家龙雨农先生(闻一多先生弟子)遗志复兴,王少农2004年在北京良乡创办。王少农国学班于2007年4月14日正式入驻中关村,迄今已讲学五场,影响巨大。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
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
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
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
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
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