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民军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防部下属的正规军总称
国家人民军(德语:Nationale Volksarmee,简称NVA)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防部下属的正规军总称,由陆军(Landstreitkräfte)、海军(Volksmarine)、空军(Luftstreitkräfte)及后来增加、自带陆海空部队的边防军(Grenztruppen)组成。
发展历程
冷战时代1955年-199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纳粹德国战败投降。经过波茨坦会议后,德国被盟国完全解除了武装,德国不能再次建立任何武装力量,只获准建立一支部队作为边防守卫之用,而德国的国防事务则由美、英、法、苏四国负责。
1949年,德国的四个占领区分别了建立资本主义阵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及社会主义阵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两个政权。此外,自1950年代初东西方阵营引发朝鲜战争以来,双方的关系亦日趋紧张。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建立联邦国防军后,感到受威胁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及东德便签署《华沙公约》,建立华沙公约组织,并建构一支属于东德的武装力量,以抵抗来自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威胁。
1956年3月1日,东德的武装力量正式建立,命名为“国家人民军”(Nationale Volksarmee),这支军队最初主要由苏联在二战时俘虏的前纳粹德军士兵,以及其他志愿者所组成。自1961年后,东德政府制定征兵政策,从自由德国青年(Freie Deutsche Jugend)及各级学校中征召新兵,把军队人数大幅扩充,以应付东西方阵营关系紧张所引发的冲突。1990年9月24日,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沙公约组织,而东德政府亦于不久后停止运作。
两德统一后1990年-现今
1990年10月3日,分裂近半个世纪的德国再次统一,东德并入西德,德国正式统一。因此,东德的国家人民军被取代,而当中五万名的军人继续在联邦国防军中服役,但不久后亦离开军队,只剩下部份军官继续留在军中工作。
自两德统一后,国家人民军很多用不着的装备都被废弃及拆除,或是卖到友好国家及第三世界国家等。
任务
国家人民军在整个冷战时代参加了几次军事任务,诸如镇压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另外,自1961年建立柏林墙后,隶属国家人民军的边防军(Grenztruppen)便肩负戍卫东、西柏林边界的任务。自此之后,不少欲投奔西柏林的东德居民被围墙哨站的边防军士兵所逮捕、枪伤及枪杀。
而作为华沙公约组织的成员国,东德国家人民军亦需要参加针对西方阵营的军事任务。如古巴导弹危机时,国家人民军便开始部署作战,不过东西方最后达成和解,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9 11:58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