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
2022年国家林草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方案
《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由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局)联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
制定经过
2019年2月2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公园办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专家论证会。
2022年11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的批复》,原则同意《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请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局)联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并认真组织实施。
批复文件
国务院关于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的批复
国函〔2022〕101号
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局):
自然资源部关于报送《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请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局)联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方案》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逐步把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建立动态开放的国家公园体系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国家公园建设数量和规模,完善设立标准和程序,严把创建质量关,科学划定国家公园范围和分区,妥善调处各类矛盾冲突,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成熟一个、设立一个。健全国家公园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自然生态保护,科学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各项任务,构建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支撑保障。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高水平创建国家公园。积极支持国家公园建设,承担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防灾减灾、市场监管等职责,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原住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探索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的有效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四、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细化配套措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支持。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局)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方面做好指导服务、审核评估和监督管理,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方案》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要严格把关,积极稳妥推进,按程序报批设立国家公园,指导编制和审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并监督实施;要密切跟踪《方案》实施情况,适时组织评估考核,建立健全督促整改和退出机制,重大情况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
2022年9月17日
内容解读
《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确定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创建设立、主要任务和实施保障等内容。
《方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建设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筑牢生态根基。到2025年,基本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到2035年,基本完成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方案》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其中陆域44个、陆海统筹2个、海域3个,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后,中国国家公园保护面积的总规模将是世界最大。
《方案》在全国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研究等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自然生态地理格局和生态功能格局,突出青藏高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位和生物多样性、典型景观分布,以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管理可行性为统一尺度,充分衔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生态工程。其中,青藏高原布局13个候选区,形成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总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的70%;黄河流域布局9个候选区;长江流域布局11个候选区。
《方案》覆盖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景观、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等最富集区域,共涉及现有自然保护地700多个,10项世界自然遗产、两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19处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分布着50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和2.9万余种高等植物,保护了超8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了国际候鸟迁徙、鲸豚类洄游、兽类跨境迁徙关键区域。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直接涉及28个省份,全社会将共同参与国家公园建设。通过特许经营、志愿服务、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吸纳原住居民、社会公众,直接加入国家公园的保护建设管理,共享国家公园带来的生态福祉。
《方案》明确,国家公园创建、设立以及候选区实行动态开放、考核评估、退出机制等,并提出强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统筹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加强科技支撑保障、提升监测监管水平、增强科普宣教能力等6项建设任务。
高质量推动国家公园建设
国家林草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
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是怎样产生的?国家公园创建设立的原则、流程和工作机制如何?怎样高质量推动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在29日国家林草局举行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介绍。
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是怎样产生的?
“国家公园候选区的遴选经历了科学评估、分区筛选和对标确认的过程。”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在发布会上表示。
欧阳志云介绍,首先,明确我国需要进行严格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
然后,根据相应规律,在全国划分出4个生态大区39个自然生态地理区,将生态功能极为重要、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急需要保护的生态空间,规划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进行系统保护。
最后,按照国家公园设立规范提出的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管理可行性3大准入条件和9项认定指标,从各自然生态地理区中遴选出了49个需要严格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作为国家公园候选区。
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春良表示,遴选出的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包括陆域44个、陆海统筹2个、海域3个。其中,青藏高原布局13个候选区,形成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长江流域布局11个候选区,黄河流域布局9个候选区。
“编制方案的过程,经历了多轮专家论证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及第三方评估等严格的程序,还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体现研究的科学性、布局的系统性及公众参与性。”欧阳志云说。
国家公园创建设立的原则、流程和工作机制如何?
方案不但从空间上擘画了国家公园建设蓝图,而且对国家公园创建设立的原则、流程和工作机制都做了明确规定。
李春良表示,在理念和目标上,方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在创建设立上,明确国家公园创建、设立以及候选区实行动态开放、考核评估、退出机制等要求。
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王志高介绍,按照方案,在创建阶段,由相关省级政府向国家公园管理局提出创建申请,国家公园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审核批复启动创建工作,或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商相关省级政府直接指定相关候选区启动创建工作。
“在这个阶段,科学论证国家公园范围尤为重要,既要本着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把最应该保护的划入国家公园范围,又要实事求是,结合管理机构设置以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冲突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合理区划范围。”王志高说,完成创建任务后,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开展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公园创建实行动态开放的候选区机制。国家公园候选区开展创建后,经评估,确实无法达到设立要求的,不予设立。对未纳入布局方案的保护关键区域,条件成熟时,经科学评估,可以按程序增补为国家公园候选区。
王志高表示,国家公园设立后,将定期组织评估,对评估不达标或造成自然资源资产重大损失的,启动黄牌机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经评估确无法整改到位的启动退出机制。
怎样高质量推动国家公园建设工作?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怎样高质量推动国家公园建设工作?王志高表示,将认真总结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做法和经验,从四方面推动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提质量、上水平。
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配合有关部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央地共建共管,建立局省共同责任体系和协调联动工作机制,为国家公园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是加快国家公园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法(草案)》,做好审议出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组织实施好《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第一批国家公园,同时积极开展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本着“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稳妥有序设立新的国家公园。
四是加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力度。实事求是、分类处置历史遗留问题。一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强化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另一方面要保障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分类施策。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2 17:30
目录
概述
制定经过
批复文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