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
中国地震局公布的文件
中国地震局公布最新编制的《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一下简称“创新工程”)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震是地球形成、运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现象,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和表面传播产生振动,造成建筑物破坏、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灾害。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影响,中国大陆是全球板内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本世纪以来近9万同胞因地震罹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地震40周年之际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做好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两个坚持”、“三个转变”。这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基本遵循,地震科技创新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大震巨灾综合防范能力,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战略导向、加强科技供给,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人类对于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科学家们对于板间地震的空间分布和迁移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板内地震研究相对薄弱,许多重要科学问题尚未解决。中国大陆灾害性地震绝大多数属于板内地震,囿于板内地震的科学认知,我国地震科技水平长期徘徊不前,防震减灾能力与国家地震安全迫切需求的差距日益凸显。为此,启动《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针对我国特殊的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聚焦关键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广泛动员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借鉴美国、日本等国正在开展的相关科学计划,通过实施“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和“智慧服务”四项计划,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取得一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查明中国大陆重点地区地下精细结构,深化地震发生机理认识,采取有效防御手段,丰富地震安全公共服务产品,显著提升我国抗御地震风险能力,保障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实施“透明地壳”计划。把地下的地质结构搞清楚,既是重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也是地球科学领域重大前沿问题。相比于对太空的探索行动,人类对自身居住的地球了解得还很肤浅,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们对地球内部结构、大陆动力学机制与过程的了解,也极大限制了地震学家对地震发生环境和机理的认识。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开展了深部探测技术和实验研究,完成了2期地壳深部结构探测和地球物理场观测,探察了83条大型活动断层调查,取得大量宝贵观测数据资料。本计划将全面开展地下结构和构造的探察工作,特别是主要地震带的深浅结构和断层活动习性,逐步实现“地下清楚”的目标。
第二,实施“解剖地震”计划。地震预测一直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历史上地震科学的进步往往都是通过对大地震的深入剖析所推动的,只有加强对不同类型强震的研究,分析总结其特有规律,才能逐步提高地震预测的科学水平。我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大地震综合科学考察,提出并发展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地块理论,开辟了川滇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为实施“解剖地震”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计划将深入详细解剖典型震例,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建立强震孕震的数值模型,丰富和发展大陆强震理论,逐步深化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认识。
第三,实施“韧性城乡”计划。灾害脆弱性是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展了以抗震性态设计、减隔震和大型复杂结构混合实验等为标志的城市韧性理论和技术研究,应急准备、快速响应对策和紧急处置技术逐步推广应用。本计划将科学评估全国地震灾害风险,研发并广泛采用先进抗震技术,显著提高城乡可恢复能力,不断促进我国地震安全发展。
第四,实施“智慧服务”计划。公共服务是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明显短板,也是地震科技的发力点。虽然我国已经实现面向全国的地震速报信息服务,也启动了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但地震信息服务产品种类、时效性和技术手段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本计划将全面提升防震减灾科技产品,完善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智慧服务,不断满足政府、社会和公众需求,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完成中国大陆重点地区地下结构、构造和地球物理场变化的观测和探察,对地壳的认识更加清晰透明;开展典型地震的解剖研究,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入;发展地震工程减灾技术和对策,率先建成10个示范韧性城镇;建成防震减灾信息高水平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智慧型服务。争取到2025年,使我国地震科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防震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参考资料
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简介.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9019-05-21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7 19:5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