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知识革命,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着重大的转型,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创造和利用方式的优劣,日益成为决定国家科技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科技基础条件,日益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日益显示出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科技基础条件的优化与重整,正在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竞争的一个新的焦点,成为各国政府最具优先权的基本任务。
优点
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具备了较好的物质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一些重点领域的科学数据和文献,建立了部分区域性的观测和监测网络,收集整理了一定数量的种源和标本,拥有了一批科技基础设施等。“九五”以来,在资源整合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推动了大型科学仪器和科技图书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设立了“科技基础工作专项资金”
缺点
但是,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还远远不能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科技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差距都很大:一是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分散浪费,建设薄弱,布局不合理;二是财政投入总量不够,配置不当;三是管理体制与方式不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条块分割,部门封闭,单位所有,利用率低,共享机制缺乏,相应政策法规不完善;四是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合理,人才队伍不稳,专业素质下降等等。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全科技界一致的呼声。
由来
我国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加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了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精神,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广泛征求科技界意见的基础上,启动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平台建设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以及科技界的广泛赞同。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什么
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主要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和研究实验基地、自然科技资源保存和利用体系、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等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及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三方面组成。平台建设就是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平台建设首先制定并颁布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完成若干重点领域和区域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实施一批对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带动资源共享的试点、示范工程,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构件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平台。到2010年,将初步建成适应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与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和研究服务机构。
“找一个县界图,费尽周折,数据还不准确。想做世界一流的科学,难啦。”科技创新缺乏基础条件的问题,使得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闯深受困扰。这种情况,决非偶然,在我国科技界普遍存在。令人高兴的是,这种状况不久将得到改变。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下称《纲要》)。《纲要》的发布,是我国科技资源走向合理配置的重大举措,打破封闭,走向共享,我国科技发展进入新的模式:将从小作坊式的分散研究向集成转化,形成“集团军”联合作战;科研体系将从个别转向系统运作,形成积累性的科研体制。
我国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不足的原因
资源分散,阻碍科技创新
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具备了较好的物质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一些重点领域的科学数据和文献,建立了部分区域性的观测与监测网络,收集整理了一定数量的种源和标本,拥有了一批科技基础设施等。“九五”以来,在资源整合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但是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盲目重复,资源浪费,建设薄弱,布局不合理;财政投入分散,总量不足,配置不当;管理体制与方式不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条块分割,部门封闭,单位所有,利用率低,共享机制缺乏,相应政策法规不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不稳,专业素质下降;等等。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已经导致战略性研究经常受制于人,国家关键技术的突破难以实现,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难以形成,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得不到及时有效支持。这种局面必须尽快从根本上加以扭转。
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环境
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国家科技创新的着力点转移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科技基础条件上来。为此,2002年初,科技部启动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研究工作。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支持下,组织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成立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简称《纲要》)编制工作小组,集成研究成果,提出《纲要》框架,并分别征求了“两院”院士他各部门、地方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为了推动《纲要》的编制与实施,正式成立了由科技部等16个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级领导参加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成立了由由23位知名专家组成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对《纲要》的内容和发布形成了共识,并为《纲要》的联合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经过2年多的努力,《纲要》终于得以发布实施。
突出重点,推进平台建设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为全面推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强调了平台建设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统一规划,突出共享、制度先行,调控增量、整合存量,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等思想;明确提出三大主要任务:构建和完善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建立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培育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机构;重点建设六大平台:研究试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方针,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
正如国务委员陈至立所指出:“科技发展平台在科技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公益性、基础性研究研究平台的建设,对国家的战略技术和产业发展,将起到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纲要》的发布有利于统筹规划科技资源建设,有利于统一思想,规范实施,定能调动部门、地方以及全社会力量开展平台建设,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