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上每天从事升降
国旗工作的
解放军。隶属于
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准确地说,并没有国旗班这个官方名字,人们常说的国旗班是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经常执行升旗任务的第五班。
军队简介
3个月,脱几层皮掉几斤肉练就“五功” 从一名普通军人成长为一名合格升旗手、护旗兵,需要从生理到心理上经受紧张艰苦的磨练过程。
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是每年从总队上万名新兵中,经过三个月军事训练后严格挑选出来的。来到中队后,还需要强化训练四个月,考核过关后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
国旗护卫队队员。在此期间,要过好几道关,每过一道关都要流几个月的汗,脱几层皮,掉几斤肉。站功,是国旗哨兵的基本功,不少新兵刚入队时,站不了半个小时,就头晕眼花,昏倒在地。要达到站得直、站得稳、站得久的要求,平时训练一般要站三到四个小时。战士们腰间插上木制的“十字架”,领口别上大头针,一站就是大半天;顶着大风练站稳,迎着太阳练不眨眼,甚至抓来蚂蚁放在脸上爬来爬去,练耐力、练毅力。为了练就良好的形体,从升旗手到护旗兵,睡觉时不用枕头,而是平躺在硬板床上,有时还在双腿内侧夹上两块10厘米宽的木板,用背包带把双腿捆起来,保持腰杆笔挺、头正颈直。
发展历史
北京天安门广场庄严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是亿万中国人民特别关注的活动。
众所周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如今,60多年过去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有过哪些变化?经历了哪些不平凡的历史?
前身
1949年10月1日至1950年底,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由北京公安纠察总队负责。1951年至1976年的26年间,由北京市供电局工人
胡其俊负责这一光荣神圣的使命,他每天早上带着国旗到广场升起来,晚上再降下带回。1977年底至1982年12月,由卫戍部队的两名战士担负升国旗任务,一人引路,一人扛旗,经过长安街时,还得给机动车让行,升旗的场面也不够庄严。
诞生
1982年12月28日,原武警北京总队第六支队十一中队五班进驻天安门,担负天安门广场升降和守卫国旗的光荣任务。从此,我国有了第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原来的2人升旗改为3人升旗,其中1人擎旗,2人护旗,正步前进。同时,统一了着装,编制出了升降旗的时间表,从此这个班被人们称作“天安门国旗班”。1991年初,“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正式成立,并从1991年5月1日起实行新的升降国旗仪式。国旗护卫队由36名武警官兵组成,负责每天升降国旗。逢“1”(即每月1日、11日、21日)和重大节日,武警军乐团在现场演奏国歌。为了更好地维护天安门广场秩序,从2004年6月1日起,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每月逢“1”的3次大升旗的勤务改成每月1日进行大升旗,36名国旗护卫队员和62名武警军乐团队员和以往大升旗一样,现场演奏三遍国歌。按照要求,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在四周观看的各族同胞,凡是军人要行军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其他人也应立正行注目礼,表示对国旗的崇敬。
改革
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
2018年1月1日7时36分,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首次由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执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人民网、新华网、
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网、中国军网,将进行现场直播。
升旗时间
2分零7秒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从地面升到杆顶的时间,升降国旗的时间与北京地区一年四季太阳升落时间同一时刻。升旗时,按动电钮的时刻遵照太阳上边缘与地平线相切的时刻,国旗升至旗杆顶端历时2分7秒,是太阳下边缘与地平线相切的时刻。国旗班从天文台要来北京地区一年365天太阳升、落时间表,并在每月上、中、下旬各定一个升旗时间。即使如此,还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
升旗流程
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一招一式欣赏性极强,人们概括有“五绝”。一绝:升旗。每一次,当擎旗手以优美的动作,在国歌奏响第一个音符时,将国旗展开抛出,到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终止,都是2分07秒,国旗也准时到达30米高的旗杆顶端;二绝:护旗。国旗护卫队从金水桥行到国旗杆基的围栏,走的正步是138步,落地都是同一个声音,丝毫不差;三绝:敬礼。随着一声“敬礼”的口令,升旗手按电钮,护卫队行持枪礼,军乐队奏国歌都是同一个节拍;四绝:礼毕。国旗升到旗杆顶端与“礼毕”口令,36名托
半自动步枪的卫士齐刷刷把枪放下,都是同一时刻。五绝:收旗。1990年通过的《
国旗法》规定,升旗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为此,国旗卫士们在降国旗时,练就了过硬的收旗动作,当国旗在2分07秒的时间内降到国旗杆底座时,一名卫士迅速用双手将国旗托住,而后另一名卫士将旗面均匀地打成折叠状,此动作精确在13把至15把之间。
国庆盛况
自从天安门广场有了升国旗仪式,当推1999年50周年国庆盛典的升旗仪式最不寻常。这一天升旗时间是上午10点,和以往从天安门城楼出发,过金水桥、越长安街的例行路线不同,这一天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平台出发,托枪走下23级台阶,绕过孙中山画像,在13米处沿广场中轴线踏着红色地毯正步走。在166米的距离上踢正步248步到达国旗基座,擎旗手从旗杆南侧走上基座。国旗护卫队也由平时的36名增至200名,在军乐队的随同下,迈着整齐而矫健的步伐,和着雄壮而激昂的《
歌唱祖国》的节拍,向天安门广场走来。场面蔚为壮观,大长国威和军威。
硬功夫
走功
走功,最能展示国旗护卫队的风采。32人组成的护旗方队,要横成行,纵成列,步幅一致,摆臂一致,目光一致。从金水桥到国旗杆下138步,每步都要走得威武雄壮,铿锵有力,走出军威、国威来。为过好这一关,官兵们白天绑沙袋练踢腿,用尺子量步幅,用秒表卡步速,一踢就是成百次、上千次;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又拉到广场上一遍遍地实地演练。每逢刮风、下雨、降雪天,练了一遍又一遍,保证刮风走得直,下雨走得慢,降雪走得稳,动作不走样、不变形。
持枪功
持枪功,最能体现国旗卫士的威武和祖国的尊严。护旗兵用的是镀铬礼宾枪,夏天手出汗容易滑脱,冬季冰冷的手握不住枪。为了达到操枪一个声音、一条直线,他们就在枪托下吊上砖头练臂力,腋下夹上石子练定位,直到手掌拍肿了,虎口震裂了,右肩磕紫了,才能闯过这道关。
眼功
眼功,是国旗卫士内在神韵与外在仪表的双重体现。只要你看到国旗护卫队每一个战士执勤时的眼神,你就会对“炯炯有神”这个成语有更深切的理解。为了具备这样一双眼睛,官兵们在风沙弥漫的环境里磨练沙打不眯的本领,在人困马乏的夜色中保持全神贯注。
展旗收旗
展旗、收旗功,是展示有中国特色升旗仪式的“专利”。国旗挂上旗杆升动时,旗手迅速将17平方米的国旗,向空中甩出个扇形,此为“展旗”;当国旗降至杆底的一刹那,旗手迅速将国旗收拢成一个锥形,此为“收旗”。一展一收,如行云流水,是力与美的杰作。为了让“展旗”的动作洒脱有力,旗手们每天练展臂,手臂肿胀,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起来。“收旗”时为了准确无误用手臂将飘荡不定的国旗握住,旗手便堆起一堆沙子,每天坚持手掌用力往沙堆里插,往复无数次,常常练到手指流血。
总结
在过关的日子里,每个人都要经受超越生理极限的艰苦磨练,但每一位官兵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却还要言谢。为啥?战士翟永亮、贾伟告诉记者,要不是当时的“魔鬼训练”打下了基础,我们现在“冬不穿棉夏不穿单”、“雕塑般站岗”就会苦不堪言,更何况从入队那一天起,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展示国旗的风采,展示祖国的尊严,这点苦与累又何妨。